关灯
护眼
字体:

嫁夫(639)

作者: 灏漫 阅读记录

话虽是质问的口气,但话声并未带有怒气。显然,此刻他的心情极是不错。

这两制之事已经两月未有决议,作为一个深谋远略的帝王,他的目光自然不会只看眼前。明思之言,不少都是他也想到过的。甚至有一些言论,连他也只影影绰绰有些模糊之念,但眼前女子却是深入浅出,再加上形象生动的比拟――他如何看不出,这殿中大半臣子都已被眼前女子说动改观。

这些道理他虽懂,可是作为他的身份却不好明言强加。

何况,说实话,对于这个女子的聪慧和能言善辩,即便是他,此刻在心底,也是自叹弗如的。

先动之以情,用一根分不清原身的腿骨化解胡人对汉人的怨气。再用那矛盾之喻,晓之以理,言明厉害。

这个女子,着实不凡!

荣安又看了一眼面色依然沉静的荣烈,心中暗道:老十七向来眼高于顶,可若是这般的女子,说老十七看上了,也不足为奇……

先前他是不大信的。可此刻,他有些拿不定了。

看了荣烈一眼,他又噙笑看向明思。他倒要看看,这女子还能如何巧舌以辨?

说实话,那几人生死于他而言,实是无关轻重。不过今日听这女子说话,他还真真是觉得有趣。

此番问话,心下也带了几分好奇。倒是有些期待,想看看这女子还能说出什么惊人之语。

只见明思微微而笑,朝他轻轻颔首致意,又在那匣子拿出一物。

这一下,却是连荣安的面色也是一变!

右柱国刚察海坐在荣烈下首,离明思极近,目光在明思手上一落,倏地厉声,“大胆――”

周遭臣子此刻神情本已缓和,此时见明思拿出之物。也全然变色,面上浮怒。

荣烈的目光也跟着一落。唇角却是勾起。

明思这回拿出的是一具小小的紫檀木棺材――极普通的制式,并未花俏,也不见精致。

听得刚察海的怒喝,明思柔柔一笑,将那棺木用双手托起,“这位大人请息怒――”

虽不识得,但看刚察海的座次和身上那朝服制式。明思便知此人官职不小,多半不是左柱国就是右柱国。

既然官职高,明思反倒不攀亲近叫“大叔”。只称之为“大人”。

刚察海性格粗直,极是忠心,虽听明思软语,但黑黑的脸膛上却仍是怒色,瞪着一双铜铃眼,乌鸦般的粗黑眉毛竖起,“你这女子,这是何意?你若不说个清楚,就算你是女子,本柱国也绝不轻饶!”

明思笑了笑,不以为意,看了一眼手中的棺材,柔声道,“大人息怒――这世间之物并无好坏,端看咱们怎么看!譬如小女子手中这棺材,大多人以为不详。可小女子却知,有些地方官员赴任,还会特意带上这么一口棺材上路。”

“带棺材赴任?”刚察海一愣,蓦地又吹胡子瞪眼,“谁会带棺材上任,你这是胡扯――好好的,没事儿谁带棺材子上路!这不脑子被马粪塞了么?”

这刚察海性子粗豪,英姿郡主刚察明珠便是十足像了这个爹,两父女都是喜武不喜文。

右柱国的脾性,这些臣子,包括元帝在内,都是极清楚,此刻见他口出粗言,也丝毫不觉有异。

平素上朝,一旦急了,再粗鲁的话,他也是说过的。

这“马粪”之言,还真是不算什么。

他这一说话,明思对他的身份还真是猜到了几分。

无他,此人发怒时,那竖眉毛的动作,同那英姿郡主如出一辙。

明思抿唇一笑,摇了摇首,语声娇柔清脆,“这位大人,非也!人家带的不是棺材――乃是升官发财!“

刚察海一滞,一时未反应过来,神情有些不明。

周遭却有不少人忍不住笑出了声。

臣子们笑得还算含蓄,高台上的荣安却是哈哈大笑,“升官发财!有意思!”笑过之后,噙笑看向明思,神情兴味,“莫非你也是给朕送这升官发财来的?”

第三百八十章 盖棺定论 (一更奉上)

明思很认真地摇了摇首,“回陛下,民女手中拿的并非是‘升官发财’,而是——”一顿,微微一笑,极清晰的吐出四字,“盖棺定论!”

众人怔住。

荣安眼底一抹异色久久不褪,定定地看着明思,少顷,同样是清晰沉声的两字,“说来!”

明思敛起笑容,神色诚恳,“自古以来,臣民参拜君王皆道‘万岁、万寿无疆”——”

荣安微微颔首。

“可是,自开天辟地以来,却没有一人能真正与天地同寿。”明思眸若静湖,语声沉缓,“今日,因为是陛下,小女子才敢斗胆进言,也才敢说这不敬却真心的实话。无论何人,皆终有百年尽头的那一日。世事多变,人生无常。如何看一件事,如何定论一个人,并非当时就能断言。有些事,或许当日是一番影响,但这是会变的。只有真正尘埃落定之后,才能分出利弊好坏。于人,也是一般!”明思沉了口气,同荣安深沉的眸光相对,“譬如此刻,胡人对汉人心有怨气,而汉人对胡人也心有戒备,这些都属正常。民女之父兄也是同理。所谓食君之禄,为君之忧。民女知道陛下同在座的各位皆认为他们是大逆不道。可于那一刻,他们的身份而言,他们却是忠义。”

停住,看了看四周有些不屑和不赞同的目光神情,明思淡淡一笑,“民女相信,若是换身处地,在座的各位也有不少会这般做。因为诸位敬重爱戴陛下,也因为诸位此刻的身份。民女之父兄也是一样,事物每一刻都是不同,诸位不能要求所有人即刻就接受身份的转换。也不能要求所有人在第一刻就能清楚明白的想清楚、看清楚所有的因果。每个人都需要时间来适应改变,来看清透彻。民女今日能有胆前来,一是因念亲心切,二却是因为陛下。因为陛下发了一道不可扰民的旨意,故而,让民女能对陛下有所认识。民女相信陛下会是一个心怀天下的明君,所以,民女来了。可是即便如此,民女心里也是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上一篇: 皇后驭夫有道 下一篇: 君本良人(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