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夫(731)
荣安垂眸须臾,又在屋中踱了几步,忽道,“你真觉着那司马陵未死?”
荣烈唇角微勾,“此事皇兄心里已有计较,何必还问臣弟?”又笑了笑,放下茶盏,抱臂而靠,“建熙身有痼疾,命不久矣,能带走那传国玉玺之人除了司马陵那小儿,还能有谁?自尽了还要放一把火,岂不是画蛇添足?”
荣安若非认定司马陵未死,又岂会在赐婚后,下那道密诏给他。
听得荣烈的分析,荣安噙笑颔了颔首。
不得不说,这世上最能同他想到一块儿的,便是这老十七。这几点疑虑,也正是他一直怀疑的根本。
笑了片刻,他将笑意收起,脸色一整,看向荣烈,“宝光郡主一事,你说的不无道理。可莫族长向来珍宠宝光,朕若要强下这道婚旨,只怕会惹得莫氏心生不满。”说罢一停,眼底眸光微微一闪,带了些意味深长,“你也知,如今大局初定,咱们这内里定是不能乱的。若那司马陵未死,再加上个秋池,稍有不慎,便是天大的麻烦。”
“一个莫氏罢了!”荣烈轻轻笑了笑,挑了挑眉,“不及刚察氏同温氏三分之一,皇兄有刚察氏同温氏这两大臂膀,小小一个莫氏,又能挑起多大风浪?此事本就是宝光有错在先,即便不明了皇兄的计划,可这婚旨乃是皇兄亲口赐下。而今,又是这胡汉一家新策即定之初,她这般行事,只顾私欲,本就有藐视之嫌。皇兄未曾责罚,已算是宽宏。将她赐婚于洛河郡王,也算是恩典。莫氏若心怀怨忿,才是真正不明是非大义,罔顾圣恩。”
在荣烈开口说到第二句话时,荣安的眸色便是一颤。极快地闪过一抹讶色后,转瞬便恢复如常,看似平静的面容下,心中却是惊异费解。
一直等荣烈将话说完,他才深深地看了荣烈一眼,转身不疾不徐地朝书案行去。
在书案后落坐,他垂眸复抬起,定定地看向荣烈,“刚察氏向来算得是忠心,可这温氏……”顿住口,未说下去,只看着荣烈,茶色双眸间,眸色却是有些含义未明。
荣烈轻声一笑,回看了荣安一眼,懒洋洋地伸手端起茶盏,“这有何难?父皇纳了刚察家的女儿,皇兄大不了把温家的也纳了——温多尔就这一个女儿,皇兄做了温家的女婿,温氏还能不向着皇兄?”
说完,施施然的端起茶盏饮了一口,唇边笑意明显有些调侃打趣儿之意。
“胡闹!”荣安板起脸,可看着荣烈那明显没个正经的模样,却是并未真个生出怒气。
他心里极明白,老十七既然主动提起这个话头,那便是告诉自己,他是不会同温家联姻的。脸虽板着做出一副薄责神情,心里却是喜色。
可此事,只是老十七这般说,他还是不能全然放心。温家那丫头,在老十七身上的心思只怕不必宝光用得少!
荣烈心中也是分寸清晰,见得荣安板脸斥言,也不以为杵。
“皇兄若是不想纳,那便替俊儿纳了吧。”荣烈笑了笑,“以太子妃之位相赐,左柱国大人想必定会感沐皇兄圣恩的。”
先前不过是玩笑,这句才是真意。
左右柱国非一般臣子可比,未有两人同意,即便是荣安也不能随意强迫下旨赐婚。
太子荣俊年届二十二,还未立正妃。
荣烈心里清楚之极。
皇兄同皇后两人心里都是属意温娜儿的。只因温多尔一直态度暧昧,才一直未提上台面。毕竟,此事不比其他,一旦提出,若是不成,反倒是伤颜面。
“哦?”荣安眸光一闪,“你说他也属意太子?”
荣烈懒懒而笑,“俊儿一表人才,且不说身份,论才干论脾性,那也是一等一的。他岂会不愿?”
“好!”荣安蓦地一声赞,又重新站了起来,走出来两步,似思量须臾,“若是这般的话,那你这做皇叔就替太子走上一趟,去替太子保这大媒——如何?”
说完,荣安定定看着荣烈,眼底似笑。
荣烈眸光垂了垂,心底淡淡一笑,面上却不露。唇角微微一勾,懒散地将茶盏往茶案上一放,长腿一收便长身而起,语似随意,“既是皇兄的吩咐,臣弟岂有不从之意?何况也是美事一桩,那臣弟这个做叔叔的便替俊儿跑这一遭儿吧。”懒懒散散的说完,“皇兄可还有事?若是无事,臣弟就先告退了。”
荣安轻声一笑,一面朝书案行去,一面朝他挥了挥手,“下去吧。”
荣烈方行到门前,身后突地又传来荣安的声音,“那纳兰家的身有寒症之事,你该是知晓的吧?”
语声平静似家常闲聊,却隐隐带了几分深意。
只见荣烈身形微顿,下一瞬,转身过来,面上笑意中似有讶异,“皇兄怎想起说这个?”
荣安未有回答,深深看他一眼,“若昨日那假秋池真个得逞了,你待如何?”
两人聊了许久,荣烈入宫时,晨光方初亮。而此际,窗外却已是日高起,明媚生辉。
一抹金色从南面窗缝泻入,正正落在荣烈足上,在他金线绣纹的黑云靴的靴头涂上了一道醒目的金色。
听得荣安的问话,他很是随意的先低头望了一眼,才抬首起来,唇边淡笑,似漫不经心,“皇兄想多了——她是成过亲的人,原本就非处子。”
荣安望了他一眼,噙笑微顿首,“行了,去吧。”说了这句,又添了一句,“他**若看上了别家的,只要合适,我便替你做主。”
这一回,却未有称那“朕”字。
荣烈唇角挑了挑,未置可否,只噙笑颔了颔首,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