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嫁夫(789)

作者: 灏漫 阅读记录

动心之后,也不客套,遂颔首,‘好。‘

荣烈既然说有藏书,那应该也是有些资本的。

到了书房,明思才发现这‘资本‘的数量是远远超过她的预计。

荣烈的书房足足有一百平方往上,其中四分之三都是书架。一共两列九排,全密密排满。天文地理、经略史记。音律曲谱……分门别类,摆放齐整。

书本虽维护得当,明思随意抽了几本,皆有翻阅过的痕迹。有些,还有一些眉批页注。字迹或新或旧,虽有不同,但看得出来是同一人不同时期的手笔。

明思翻到一本颇为老旧的前朝史记,心情顿喜。这本史记并非正传,乃是一民间无名人士所作。记录风格很是不羁,在当时也算新奇轰动。但因年代久远,流传下来的都是抄本,而且多有不全。明思在四老爷书房中看了一段抄本,很喜欢那行文风格,故而寻求多时,却是未得。没想到荣烈这里竟然能有全本,明思喜不自胜。

看明思眉宇间露出喜色,荣烈站在她身后目光在书上一扫而过,“你喜欢看史论?”

明思点了点头,又摇了摇首,转首见荣烈眸中的不解,却是一笑,“不能用喜不喜欢来说,不过是喜欢猜罢了。”

眼前瓷玉般的小脸上笑意盈盈,眉眼也分外柔和秀美,荣烈只觉自己一颗心,不觉也跟着柔软下来,眸光温润的注视着,“猜什么?”

明思偏首扬起手中的书册,黑葡萄般的眸中笑意俏皮,“你不也一样在猜么?——阳琛忠乎?李书明有勇有谋?异之!”

阳琛乃是此书中提到的前朝以谋乱处死的重臣,而李书明却是前朝声名显赫的大将军,在其他的正史中,多有褒誉之词。在这本无名氏记录的类似野史的书册中,却只简略记录了他的生平言行,未有提及其他。荣烈在那一页写了六字,正是“有勇有谋?异之!”显然是持偏于怀疑否定的态度。

荣烈瞟了一眼明思扬起的书册,垂眸笑了笑,复抬起,看向那黑亮清透的一双带笑眸子,微微颔首,语声轻缓,“嗯,我也爱猜。”

明思抿唇一笑,将书册翻到最前面,亮开那最稚嫩的字迹,“多少岁?”

荣烈轻笑勾唇,俊颜上眉眼莹亮,“你猜?”

明思低头端详了那字迹,“十岁?”

荣烈含笑摇首。

明思眨了眨眼,偏首打量他,“十一岁?”

荣烈呵地低笑,继续摇首。

明思蹙起眉头,定定看了他一眼,“我猜大了,是不?”

荣烈轻声而笑,望着她的眸光亮泽而清润,“八岁。”

虽有些预计,但真实听到答案,明思还是有些无语。

八岁?

八岁就开始看史记,思考问题,而且当时的结论同她这样一个研究历史的人,思考方向结论几乎完全一致!

这,这,这还是正常人么?

“你为何会猜十岁?”没等明思无语过,荣烈如是问。语声中显然有一抹很大的好奇。

“我是看你的字——”明思老老实实的指着上面的字迹,“一般有些天赋的孩童,大约十二三岁能写出这样的字。你比旁人要聪慧,所以我就猜小了些。”

明思这一说,荣烈却是无语了。

他拾到那河灯之时,若是没计算错,她应也是十岁……当时,布罗还说河灯上的字儿可能是一个老头子写的。

若不知晓她的这点底细,荣烈还能将明思方才之言当做夸赞。可是,他却是极肯定那字定是出自明思之手……

看着荣烈眸中奇异的类似噎住的神情,明思不解望着他,“怎么了?我说错了?”

明思如何能知荣烈早在八年前就见过她的字迹。她是用正常标准来衡量的,她自己自不能算在其中。用正常的眼光来看,无路书法还是智慧,这书中的字迹对于一个八岁的孩童而言,这几乎完全可以用“天才”一词来形容了。

看着明思眼中毫不作伪的神情,荣烈轻咳一声,“没有。”顿了顿,“你是几岁开始习字的?”

明思将这本史记放在一旁,挪步,目光继续在书架上浏览,“三岁吧。”

“那画画呢?”荣烈跟在她身后,脚步不闻。

“五岁。”明思的注意力在书架上,闻言答得随意。答完了才觉不对,蓦地停住脚步,垂了垂眸光,转首看向荣烈,“怎突然问起这个?”

即便是方世玉,也只有书法之名。她擅画艺这件事,并无公诸于世。而荣烈此问,显然不仅仅是问会不会画的意思。

荣烈没有躲避她的目光,深深地看着她,“我在司马陵的书房看到一幅未有落款的苍鹰图,还有一幅推松小令。那小令上的字迹同一月半之前,你在殿上呈上的那胡汉一家四字字迹如出一辙。”

明思一怔!

自己还真把这个给忘了!

她虽对颜体柳体都有习练,但偏好上来说,她更喜欢柳体的飘逸潇洒。故而,不用簪花小楷时,她总是习惯性的会选择柳体。

虽然字画都未落款,但很明显,荣烈看出了那推松令的字迹,也猜疑了那画的出处。

转回首,明思从书架中抽出一本游记,“那是我送给五哥的。后来,被他拿走了。”

果然是她所画!

这样说,她在画上的造诣,还不在她的书法造诣之下!

荣烈心中一震!

他同司马陵一样,在书画上都有偏好。也同样有天赋。可他心里清楚,自己的书法之艺或许能超过司马陵,但画艺上却是不及。但无论是他还是司马陵,于此两道,都差明思不止一筹!

上一篇: 皇后驭夫有道 下一篇: 君本良人(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