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夫(924)
荣安微微蹙眉,听出了明思言外似有他话,却又不解,“可是出了什么事儿?”
明思轻轻抬首,大大的眼中还有些水光,咬了咬唇,垂眸轻声,“昨日王一针王老大夫替明思诊了脉。明思前日冰窖受寒激发旧症,已伤了根本。日后非但难有子嗣,且两三年内,只怕便会缠绵病榻不起。”
荣安闻言神情一震,这个消息他的确是意外的,皱了皱眉,“这般严重?”
“王一针是京城医中宿老,多年前便替明思看诊数次。”明思低声道,“皇上若不信,可请宫中御医一试。明思自己也不想这是真的。”
荣安沉吟了片刻,深深看了明思一眼,“那你今日是还有别的事?”
明思抬首望着荣安,眼圈有些发红,“明思确有事想请皇上恩典。”
“说吧。”荣安点了点头。
明思吸了一口气,“明思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皇上恕罪。”
荣安未有言语,只看着她。
明思垂了垂眼帘,唇畔显出一抹柔弱而又带了一丝凄然的笑意,缓缓低声,“明思是真心赞同这胡汉一家的。因为明思明白,大胡若要兴旺,要成就一个盛世,这胡汉一家便是必行之策。这不仅是对胡人好,也是对汉人的好。所以,明思明白皇上的苦心。这睿亲王府的门槛,于明思而言,本是齐大非偶。可皇上对明思有天大的恩德,那明思也想做好这睿亲王妃。让天下人都知晓,胡人和汉人的确能亲如一家。可如今,明思——”停住片刻,明思用衣袖拭去眼角的泪意,“明思原本寒症,却极喜欢孩子。回京后,明思认下了师傅收养的那个孩子做义子。可没想到,却被人劫了那孩子来威胁于明思。怎么说,那也是一条性命,稚子无辜,又是受了明思的牵连,明思自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好在天见可怜,孩子被救了回来。可明思心里却是极怕……这回是这个孩子,也万幸没有连累到。可若是再有下回呢?明思若是孤身一人,也就罢了。这条性命原本也就不值什么。可明思只担心——”
第五百四十七章博取同情(二更LJ盟主灵宠缘+3)
明思倏地跪了下来,伏地若忍泪,“明思自个儿如何都可无谓,但若因明思连累的家中亲人,那便是明思的大不孝大不义。往昔种种,日后种种,明思皆可一力承担。明思今日斗胆只求一句,明思的亲人如今也是皇上的子民,若明思的亲人能安分守己,还请皇上格外施恩!“说完,明思伏地不起。御书房内,只闻微微哽咽声。
这番情绪虽有酝酿刻意,但也有几成是真。故而明思这番话说起来,此刻听着也是十足的情致殷殷,哀怜恳切。
入宫觐见元帝,这是昨日王老御医离去后便做下的决定。
荣安是聪明人,有些话也不用说尽,说到此处,也就差不多了。
荣安静默了片刻。
明思也不再出声。
半晌之后,荣安开口,“起来吧。”
明思依言起身,垂首而立。
荣安目光锐利地在明思半垂的面容上梭巡了须臾,起身走了出来,负手踱了几步,面色沉吟。
少顷,他顿步抬首,“你五哥纳兰笙为何没参加此番的甄选?”
明思心中蓦地一跳,抬首似有些发愣,好像不明白荣安此问何意。
当然,她并不是真的不明白,可荣安既然问了,这个问题她怎么答也会是错,只能装傻充愣了。想来,荣安此际问话的目的也不是想听她的答案,应是还有下文才对。
荣安若有深意的笑了笑,“朕可以给你一个机会,也给纳兰府一个机会。你当知道,你想护住纳兰府,即便能护住一时,也未必能护住一世。朕有九个皇子,朕如今正想替几个年幼的皇子寻一位师长。若是纳兰笙能胜此任,也肯为朕分忧,那你日后自不必替你那些个亲人担忧了。”
没想到荣安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明思的面上露出一丝惊异,遂面露难色,“皇上这番恩典明思本该感激不尽,可明思的五哥年纪尚轻,资历怕是不能服众。”
荣安忽然说出这番话,的确让她吃惊,在没有确定荣安真正意图之前,她不敢贸然应下。
荣安挑眉笑了笑,“朕也未说他一定有这资格。究竟可否,还要朕看过之后才能知晓。不过朕看中他的不是别的,而是朕听说,早前两年,他一直在各郡县勘察人文地形收集详细各种资料。而今,朕的这些皇子也该好好的了解了解这天下,熟悉各地风貌才是。这般看来,最好的人选还真是你那五哥了。”
明思明白了,一明白,心下便快速的计量开来。
荣安此举乃是一举三得。其一,他是想要纳兰笙手里收集的资料。其二,若纳兰笙真的入宫为皇子师,传出去便又是一面招牌。这其三,只怕是荣安对纳兰笙还有不放心处,用此举做一试探。
可荣安虽是有诸多用意用心也不乏利用,但此举无论对纳兰笙的将来,还是纳兰府,都是有深远之义的。
荣安提到的是几个年幼的皇子。其中五皇子和七皇子明思都是见过的,天性皆不错。尤其是七皇子,本身同明思便有几分亲近。其他的皇子明思虽是未见,但几次宗室相聚的情形看来,荣安的那些个皇子还真没看出太大的缺陷和恶劣处。说明在儿子的教育上,荣安还是做得不错的。
这样的话,纳兰笙若是做了皇子的师长,又是几位年幼的皇子,涉及皇权相争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来说,若是纳兰笙应下了,同这些年幼的皇子自幼年起便相交,多少也能累计一些情谊。对日后,不能不说是没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