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主她有靠山[快穿年代](107)

想到这里,燕荷不再酸溜溜,扭头自己躲屋里偷着乐去了。

在座的知道实情的有那么几个人, 都觉得燕家大闺女稳重, 妹妹燕荷就不行了,今天是她姐的大日子,燕荷不帮忙还躲起来, 不会办事。

别人不仅那燕荷和燕薇比, 还拿孟庆林和孟卫东比, 想想孟庆林当初送的礼,再看看孟卫东送的手表, 可见孟卫东有多看重燕薇了。

不止如此, 在孟家庄,自打孟卫东找到工作后, 也有人爱拿两人来比较。

比如孟庆林不是在供销社上班吗, 刚上班时, 便有街坊邻居让他捎日常用品回来, 开始孟庆林不好意思拒绝,就帮人捎东西,可是经常帮人捎东西后,有人竟然不给钱票,孟庆林当然给他妈说了,孟妈可不会让小儿子给人垫钱,有了开头,以后大家都要东西不要钱,她可不干。

于是孟妈找到那家不给钱的人家,讽刺人家买不起就别买,哪能让人帮忙还不给钱的,都让自家垫钱,自家也垫不起……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给人气得不行。

其实人家只是暂时没零钱给孟庆林,没打算赖账,打算换开钱再给送去的。不过家里有事耽搁了两天而已。

农家哪有秘密,孟妈去要钱,被别人看了热闹,人家当场找邻居换钱给钱,很快让人传了出去。

孟妈甚至在村里放话,让她小儿子捎东西可以,必须先给钱和票,不然不捎。打那,倒是打消了一部分人让孟庆林捎东西的念头。有人宁愿多跑几里路,也不愿再麻烦他家。

孟庆林倒是清闲了,可是免不了给人落下不好的印象,觉得他有了工作便看不起乡亲了,帮个小忙不想帮,这人不咋地。

到孟卫东这里,自打他上班后,跟随燕薇的步伐,基本都是两周回来一次。每次回来时,他偶尔会带些糖块分给村里小孩,还经常帮村里孤寡老人挑水送柴,谁家有点活喊他,也也很乐意帮忙。

当然,孟卫东也不是冤大头,谁都会帮,以前欺负他,对他有恶意的人家他才不会帮忙。他帮助的这些人,都是当年给过他吃的人,哪怕当初给的是一个地瓜,一块窝头。

两相比较,大多数乡亲当然是更喜欢孟卫东,都说他人好有出息。

孟庆林看不起人,可他爸妈哥嫂都在村里,人家当面不说孟庆林不好,背后嘀咕的不少,他自家人当然听过这种话。可是能咋样,他们又不能一一给人骂回去,毕竟得罪人太多了,在村里不好过。

孟庆林知道乡邻爱拿自己和孟卫东比较,还一副不屑的样子,对自家人说:“孟卫东也就是凭着好运气在医院找了个工作,他跟我能比吗?我可是自己考上的工作。再说我是高中毕业生,他就上过几天扫盲班,连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写得对不对,跟我比,他有啥可比的。”

孟妈附和:“就是,他哪能跟我小儿子比。别听他们说闲话,他们就是眼红你的工作,都想不花钱让你稍东西,想啥美事呢……”

孟爸教育小儿子:“也不能这么说,卫东别的比不过你,人缘比你好,你就得找找原因,看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再说,把乡亲们都得罪了,你们是闲日子太好过了?”

孟庆林还不服气:“我平时跟同事处得挺好,上级领导也很看重我。村里人讲究我,不过是看我不想给他们捎东西罢了。我上班是为了给他们捎东西的吗?再说了,自家亲戚让我帮忙买点残次品稀缺货,我不是能帮都帮了吗。”

孟爸自然知道这些,可他也知道,媳妇儿子不愿给乡亲们捎东西,得罪了不少人。不过他也觉得:这事儿不能全怪自家,谁让有人捎东西不想给钱呢。

孟卫东听到伙伴跟自己说这些事,都一笑而过,没当回事。人人心里有一杆秤,别人不会看你说了什么,只会看你做了什么。

冬去春来,按说是万物勃发的时节,无奈老天迟迟不下雨,地里将要面临干旱,父老乡亲们都着急起来。

燕薇跟孟卫东商量过这事儿,“系统还没恢复,咱们想在系统买粮帮大伙,暂时都帮不上忙。”

真到那份上,黑市都不好买粮,到时黑市粮价飞涨,他俩就是花上所有存款,也买不了多少粮。

孟卫东说:“你们村干部那里,我也说不上话,只能找我们村老支书透个底,看能不能想法子保住一些粮食,将来好救命。”

燕薇:“咱们还是去山里多开点荒,到时能帮一点是一点吧。”

两人来了大半年,早已把捡起的体术修炼到三级。他们这个级别,带着武器去深山老林也不会遇到太大危险。他俩知道未来三年光景不太好,已经在深山找了合适的山谷开地种田,种的地瓜和玉米,已经收获了一批粮食储存在某个山洞里。

干旱影响了今年夏收,幸好村里靠河,用河水浇地,干旱情况不算太严重。

交公粮前,孟卫东找到老支书说:“看今年的情况,说不定会继续旱下去,秋收还不知道能收多少粮,听说别的村干部说自己村里亩产几千斤,甚至上万斤,那都是说瞎话。万一按照他们提供的产量交公粮,到时村里留下的口粮可就不多了,万一再干旱,没粮就没活路。老支书,您得心里有个数,咱村交公粮可得悠着点。”

“还有,如果继续旱下去,咱村最好多种抗旱和产量大的庄稼,地瓜就是很好的选择。”

老支书磕磕他的烟袋头,想了会儿才说:“你说的对,咱得早做准备,不能等着吃不上饭再想法子,那就晚了。”

上一篇: 奴妻要翻身 下一篇: 炮灰扮演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