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奶奶这么一做广告,围观的众人都开始抢着买包子,你买三个,我他买五个,包子一会儿下去不少。还有人看着麻辣烫新鲜,是种没吃过的小食,闻着味道又香,也买了点回去尝尝。
燕薇怕食客接受不了太辣的味道,特意弄的微辣微麻,只要不是一点辣不吃,一般人都能接受这个麻辣度。如果有特别嗜辣的,可以另外加她帮忙调制的麻辣料。想吃多辣就可以加多少料,不限量。
有人特别喜欢吃麻辣烫,买了点回去尝尝没吃够,又特意拿着大碗回来买了,他不光买串串,还要了些汤。客人自己说:“精华都在汤里,汤的味道超级好,太好喝了,特别适合我的口味。”
听他这么一说,有人也跟风买了点儿,打算回去尝尝,如果好吃下次再多买点。
因为是第一天出摊,三个人做的包子和麻辣烫都不是很多,他们怕卖不完。尤其是麻辣烫,卖了十几份就没了,就是剩了些八宝饭。
包子是主食,卖的比较好。麻辣烫量少一点,也早早卖完了。三人看着空空的簸萝和盛麻辣烫的小锅,都傻乎乎的笑了。
“竟然这么快就卖完了,我还以为得卖好长时间呢。”
“我也寻思得卖到中午呢。”
“我看主要是咱包子味道好,他们尝了尝都觉得好吃,还有人买了第二次,所以卖的快一些。”
“还有人劝我第二天接着卖呢,咱们哪有功夫呢?人家给出主意说,让咱家里人出来卖。”
燕国伟立马说:“那不行,这可是燕薇给的秘方,不能随便给人。”
方向阳翻了个白眼儿,说:“知道知道,就是因为有秘方,咱包子才卖的好。我能因为人家想吃,就把秘方随便给家里吗,那不可能。你们还不知道我吗?我可不是那种不讲义气的人。”
三人开始收拾摊位,还有人跑来买包子。“卖光了,要是想吃,你等下星期天早晨再来买,记得来早一点,来晚了可能又没有了。”
“你们这卖包子的真有意思,一周才卖一次。”
孟磊一本正经地纠正:“大叔,我们这是搞社会实践,我还我们还是学生呢,没时间天天卖包子,你想吃下周早来吧。”
“知道了,下次我早点来我得多买几个尝尝,看味道是不是像他们说的那么好吃。”
几人收拾摊位回去后就开始算账,算算卖了多少钱,投入多少钱。
“咱还买蒸笼了呢,花了不少钱,这次卖的钱都没把本钱收回来。”
“主要是这次卖的量有点少,下次咱们多整点包子,多挣点钱,争取早点回本。”
到了第二周,方向阳和燕国伟刚把桌子抬出来,就有人围上来买包子。
“小伙子,我可是等了一星期了,就等着今天吃你们的包子你们一星期才卖一次,可馋死我了,今天我得多买点。”
“我也得多买点。”
大家都想多买点回去存着,都是十个八个买,这就导致他们比上一次卖完包子的时间还早。
“这包子咋卖这么好快呢?又没有了。”
“咱们一周才卖一次,人家可不惦记着多买点 。”
燕国伟和方向阳这么起早贪黑地折腾,肯定瞒不住家里人,这事儿也瞒不住,如果早起缺一直不说,家里会一直追问的。
他们只能实话实说了。
“什么,周末你在卖包子,你说你上次拿包子回来是自己包的?”
“你现在是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你卖包子干嘛?能有什么出息?”
“我们卖包子主要是为了社会实践,顺便赚点钱,实现财务自由。”
“你还实现财务自由,你们赚了多少钱啊?分钱了吗?”
“我们就周末这一天卖,卖的量不多,赚的当然不多,还没把成本捞回来呢。等放假了我们天天卖,赚的钱就多了。”
对于方向阳和燕国伟卖包子这事,家里人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而且都是当妈的反对,觉得卖包子没出息。当爸的都觉得没什么,男孩子吗?,在外边历练一下,吃点苦头,更有利于将来他们融入社会。
到最后当妈的反对也没用。方向阳和燕国伟一门心思赚钱,哪能听话不干了。孟磊倒是没这方面的顾虑,孤家寡人吗,没人管他,比较自由。
等他们赚够了成本,第一次分钱的时候,拿到的钱虽然不多,但是都特别兴奋,觉得未来钱途光明。
因为体会到自己赚钱不容易,他们也舍不得花分到的钱,都攒了起来。方向阳和燕国伟怕妈妈收他们的钱,把自己的存钱罐都在家里搬了来,让孟卫东帮忙管钱。
孟卫东哪会操这种闲心,给他们一人分了一个带锁的抽屉,让他们自己管钱。
燕国芳一直比较关注孟磊的事,也知道了几人合伙卖包子的事。她太纳闷了,上辈子没听说过孟磊卖包子,不知道继续这样下去,还能不能回归正轨?这样孟磊以后会有出息吗?还值得一直关注他吗?
燕国芳一边关注孟磊,一边纠结这事儿。她。她觉得孟磊他们卖包子应该有燕薇帮忙,后来发现也确实是如此。
此外,燕国芳还发现他们几人偶尔会去最近比较火的那家卤肉店帮忙,不像是客人,倒像是主人。难道这是他们开的店?
不对,应该不是孟磊开的店,要是他有店面,哪用得着摆摊卖包子。可能是孟卫东的店,燕薇应该也有份儿。
因为卤肉店里传出的香味,特别像燕薇在家卤肉时的香味。
燕国芳不愧是活过一辈子的人,很快想清楚了这点事。为此,她又开始怀疑燕薇是不是穿越的。因为上辈子这个堂妹没活着来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