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别样朱门(185)

听澜也笑,“听韵也不小了,五少夫人可以考虑考虑。北城是五少爷的人,想来配她是够得。”

“嗯。找个时间我和五少爷商量商量,也问问他们俩自己的意思。不过说来,听澜你比听韵也还大上几岁呢,可有喜欢的人?赵荣轩怎么样?”

闻言,听澜脸色尴尬了分,却又有点奇怪的颜色从眼中擦过,“五少夫人怎么突然提到他?”

温袅奇怪道,“怎么?我是瞧着之前他受伤的时候你时不时有去照顿他,还以为……”

“五少夫人想多了。”听澜截断她,低了眼道,“奴婢只是看着他没人帮忙换药,便去搭个手而已。”

温袅颔首,没再多问。

又过了一会儿,屋外传来通报声,“五少夫人,慕晴小姐来了。”

温袅挑了挑眉梢,眸中有些不明的清淡。而后她拂袖站起身来,一边吩咐听澜准备茶点,一边让屋外的人带沈慕晴进来。

温袅刚走到外间,就见一个袅娜身影从屋外走了进来。

来人穿了一身蜜合色绮罗金泥长裙,外面罩了件浅黄色薄纱短衫,端雅而不显沉重。一头长发挽做堕马髻,斜插了一支珠玉步摇,一旁还有花钿修饰,虽都不多,但样样却极为精致。单从衣着配饰看来,就已是秀媚动人。

“五嫂。”沈慕晴袅袅婷婷走到温袅面前,扬着唇唤了一声,声音清灵动人。

顺着声音看去,面前的人端的是眉目如画。娥眉淡扫,明眸善睐。唇色朱樱一点,微微一沟唇便似能动了你的心肠。俏生生往面前一站,宛若明珠生辉,美玉晕染,秀美至极。

温袅微微眯了眼,单看这张脸就能明白秦遇之为什么会动心了。

“是慕晴吧。”温袅轻轻扬了唇角,笑的一派春风,“早便听说你到了,只是碍于这天气没能去接你,还请勿要见怪。”

在温袅打量沈慕晴的时候,沈慕晴也在不着痕迹的打量着温袅。

这三年她留在江南家宅中替母亲守孝,脑中记得的却一直都是秦遇之含笑温柔的眼。哪怕听说秦遇之娶了妻子,听说他的妻子深的王嫣的喜欢,她也只是因为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他不得不听从的选择。

可是,真到了京城,到了秦府,她却听说温袅有了身孕。这一刻,她才怀疑,秦遇之是不是真的变了心。

这份复杂的情绪逼迫着她不得不来看一看秦遇之选中的人。她知道,自己就算这三年来从来没有出现在秦府,但当年秦遇之为她做了那么多,总会有人告诉温袅的。

她想知道,自己若是以秦遇之之前的恋人的身份出现在温袅面前,她是会惊慌失措,还是会敌意分明。

可是,她没想到,当她真的和温袅见面时,对方却笑的云淡风轻,眸中如秋水般清明。“慕晴”唤的如此熟稔,似乎自己对她来说,真的只是一个远房亲戚。

“五嫂有孕在身。本就不方便。只是老早便听说了五嫂,今天来怎么也是要见一见的。若是打扰了五嫂的休息,也请五嫂不要怪慕晴心急呢。”收起怅然的心绪,沈慕晴浅笑着看着温袅,态度朗朗。

两人说着时,听澜端了茶和点心过来,一一放置于桌面上,而后朝温袅和沈慕晴各行了一礼,道,“五少夫人、慕晴小姐清用茶。”

“慕晴坐吧。虽然你刚刚在大娘那里该是吃了不少茶点,但我们五房的花茶你一定是要尝尝的。听澜的手艺连老爷都称赞。”

温袅笑着领着沈慕晴在桌边坐下。沈慕晴闻言端了茶品了一口,唇齿留香,“嗯,五嫂说的是,这花茶果然香醇可口。”

温袅也端着茶喝了一口,而后问到,“那院子可还住得惯?前几天刚整理出来的,原先是华二哥住所,听说三年前你也是住在那儿的,所以大娘便没再另寻去处。若是有什么缺的尽管提出来,我让人给你去置办。”

听着温袅一副当家的语气,而似又对她三年前的事很是了解,沈慕晴一时不知道什么心情,便微微笑了笑,道,“都很好。谢五嫂关心了。”

两个人各有心思的随意扯了些来聊,只是因为彼此本就不熟悉,又夹了个秦遇之在中间,透聊也不会聊的多么融洽,无非都是些表面而已。故而沈慕晴坐了片刻便起身要回房,温袅没有留她,反正一会儿晚饭要在主院吃的,总会再看见。

将沈慕晴送出了门,温袅一眼便看见躲在走廊边窃窃私语的听韵和听澜,当下挑了唇道,“在那儿做什么呢?跟做贼似的。”

听韵连连跑来,先是够着脖子看了沈慕晴离开的方向一眼,而后吐了吐舌头对温袅道,“奴婢和听澜是怕那慕晴小姐对五少夫人有什么不利呢。”

温袅觉得好笑,“光天化日之下,有什么不利的?你这脑袋想的什么。与其花心思担心我,还不如想想北城呢。”

话音一落,温袅果然看见听韵红了脸,当下心情爽快起来。

别样朱门 「合」 第二章 沈慕晴(二)

到了晚饭时间,秦府全家上下都到了主院吃饭,难得的齐聚一堂,也算是为沈慕晴接风洗尘了。

因着夏天晚上本就暗的晚,所以吃饭的时候天空还是亮堂的很,连蜡烛都省了。

沈慕晴因为是客,便坐在王嫣身旁,而温袅和秦遇之便刚好坐在了他们对面。

今日有客,秦邺没再摆着一脸沉冷,而是面色松缓和众人一同谈笑,甚至在宴席中途还和秦遇之、秦晏之开起玩笑来。

虽然在聊天,但秦遇之对身旁的温袅却是照顾的无微不至。连吃虾都亲自剥了壳放到她碗里,更别说提醒她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了,简直比温袅还了解。

上一篇: 中宫有喜 下一篇: 嫡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