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法医狂妃/禁爱:霸道王爷情挑法医妃(986)

作者:谁家MM 阅读记录

老夫人闻言,面色大震!

杨嬷嬷很慌:“当时,当时另一个孩子已经死了,老奴本是想把死婴抱给您看的,但二老爷来了,说是死婴他会处置,又说老夫人您因大老爷之事,伤了心肝,不宜受惊,便不许老奴告知,待两日后,那死婴便下葬了。二老爷千叮万嘱,不许老奴再提这件事,就说……就说权当大夫人只生了一个,且二老爷将大小姐过到了名下,让大小姐能光明正大的长大,老奴怎知,怎知那死婴……竟然没死……”

老夫人没想到,当年,竟还有这番变故。

想到方才所见的那青年,又想到柳城的殷勤之举,老夫人脸色当即难看,气恼的对杨嬷嬷道:“当年之事,还不一五一十交待出来!”

杨嬷嬷不敢大意,忙道:“当年大夫人生产突然,原本不是算好的日子,府里自是没有安置稳婆,还是老奴派人,从外面找来的,那稳婆来了,说是情况紧急,要叫大夫,否则大小怕是都要不保,老奴正要通禀老夫人您,二老爷那会就来了,说是这点小事,不得惊扰老夫人,便命老奴传他之令,去太医院请值夜太医,太医来时,稳婆已经在里面忙了许久,大夫人也在里面叫了许久,老奴本想进去帮忙,太医却拦了老奴,说是人多,碍手碍脚,就吩咐老奴去准备艾草,用艾草催产。”

柳陌以身份成谜,就算时隔多年,杨嬷嬷也不得不努力将当年的细枝末节都回忆个一清二楚。

那一夜,一切皆在意料之外,大夫人难产,在房间里哭疼不止,做奴婢的在外面守候,自是也急得团团转。

老夫人身子不适,又是半夜三更,不宜惊扰,二老爷出现主持大局,正是杨嬷嬷求之不得。

而在足有两个时辰的催产后,房间归于平静,杨嬷嬷徘徊担忧着,里头传来一阵婴孩啼哭声。

杨嬷嬷一阵激动,在外面问了一句道:“生了小姐还是公子?”

半晌后,房门打开。

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却是一死一生。

稳婆叹息着道,难产时间太久,长女顺利出生,次子,却憋死了。

杨嬷嬷吓了一大跳。

最后经太医确定,那男婴的确回天乏术,杨嬷嬷心头一荡,忙不迭的就要去孝慈院。

可还未出院子大门,二老爷又来了,看到杨嬷嬷怀中死婴,皱眉半晌,要了过去。

杨嬷嬷吓坏了,但也思考,这男婴……怕是,要交上去复命。

大老爷死后,大夫人和肚子里的孩子,一直都是个尴尬的存在。

圣上,对柳家有看法,交上这对母子,或许能保柳府一条活路。

二老爷吩咐杨嬷嬷不要多嘴。

大夫人生了双生子,此事,除了当夜看守下人与稳婆太医知晓,还有没有其他人知晓,杨嬷嬷并不知道。

只是这件事,却从此之后,再无人提起。

杨嬷嬷一个下人,也不敢操这个心。

第865章 纪夏秋,说不定也来了

时隔多年,杨嬷嬷也不知二老爷当年将死婴带走,是真的回皇宫复命了,还是使了掉包之际,又将那孩子救活了。

这里头,莫非另有隐情?

杨嬷嬷将自己知道的,知无不言的全都道尽。

老夫人听完,沉默了许久,咬牙提着一口气,怒拍桌子:“欺上瞒下!你,该死!”

杨嬷嬷立即垂首,颤声认错。

但老夫人也就是嘴上说说,多年老仆,不会当真狠心责罚。

只是再一番回忆,老夫人却也心有期待。

如果,方才那青年真是当年的男婴,那……那大房便没有绝后,柳蔚,也还有一个亲弟。

想到这里,老夫人手指颤抖起来,心跳也加快了不少。

柳城追出去后,便一直没有回来。

老夫人等了又等,好不容易将人等回来了,直接就拉着儿子,问道:“怎么样?”

柳城拍拍老母亲的手背,叹了口气:“他,不愿与我多说,走了。”

老夫人皱眉,又看了眼杨嬷嬷。

杨嬷嬷识趣的出了屋子,去外面看守。

等到房间只剩老夫人与柳城母子二人,老夫人才道;“杨嬷嬷已将你大嫂生产那夜之事道明,当年,究竟有何变故,你切莫再瞒我,那死婴,是否……是否当真得救……”

“母亲。”柳城打断母亲的猜测,垂下眸子,低低的摇头:“那孩子回天乏术,到我手时,已绝了生机,根本不可能活,之后,儿子将死婴送入皇宫,皇上见明,确定是死了后,将其归还,我便为那孩子立了碑铭,就葬在观缘寺后的墓陵里。”

“观缘寺?”老夫人想到自己多年常去观缘寺焚香祈祷,却不知,那里还埋着自己一个亲生孙儿。

老人一下子有些恍惚,险些站不住。

柳城赶紧扶住母亲,又道:“当年大哥身亡,儿子便是怕母亲难以承受这双重打击,才将此事瞒了过去,只是后来,儿子听到一个消息。”

老夫人又看向儿子。

柳城目光深沉的道:“是宫里听出来的消息,儿子曾经也算皇上眼前的红人,虽然这红,是用大哥的性命换来的,但我柳家忠心可鉴,渐渐的,皇上对儿子的确少有防备。那个消息,是儿子一日求见御书房所听闻的,当日雷鸣大作,狂风呼啸,是京都难得一见的暴雷雨天,儿子本是进宫递折子,不想却被大雨拦阻,便绕道去了御书房,打算与皇上商谈国事,但天气太差,御书房外守门太监又少,皇上要喝莲子甜汤,戚福带了人亲自去御膳房端,儿子当时与皇上谈的兴起,不想外头突然有人禀报,皇上听了那人奏报,便遣儿子先于侧厅稍后,儿子去了,可等了半个时辰,还未听皇上再召,便出厅查看,这一看,却见御书房外空无一人,甚至一个看守之人都没有,儿子以为皇上回寝宫了,忘了还有一臣等候,便想走近看看御书房内是否还有人,这一靠近,便听到了一不知真假的消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