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如冬阳/重生军婚:首长,早上好!(1668)
她不明白的是,看乔楠这身材,一米六出头,估计一百斤都不到吧。所以说,在乔楠这么小的身体里,能装一个多大的胃啊。还有,乔楠的胃是无底洞吗,吃下去的这些东西,都不见长肉的。想到自己现在才三十出头,为了保持身材,别说是这么特吃了,连油一点甜一点的东西,她根本都不敢碰。
哪怕这样,每次回娘家,她妈见到她的时候,都忍不住地说:“亚言啊,你最近是不是又胖了?你要知道,你现在已经是三十的女人了,又生过孩子,消耗变少了,吃多了,容易长肉的。王洋那么好的条件,长得又帅,你可千万别给别人可趁之机啊。以王洋的身份,不能搞婚外恋,可还是能够跟你离婚,再娶一个老婆的。”
李家因为王洋这个女婿,真的是全家都跟着享福发财了。面对这么好的女婿,李母怎么可能让女儿错过。外面难防,那么她只能让李亚言从自我做起。只有李亚言保持最佳的状态,才不容易给外面的女人机会。
李亚言要是都不注意自己的形象了,那么王洋老婆的位置,迟早也会是别的女人的。
经常听亲妈这么在自己的耳朵唠叨,作为一个不合格的吃货,李亚言依旧忍得非常辛苦。在李亚言的餐单里,自助餐永远都是被李亚言排除在外的。没办法,吃自助餐的时候,好吃的,自己喜欢吃的,选择太多了。一个没忍住,会控制不住自己嘴巴的。
就好比现在,李亚言这会儿陪着乔楠随便吃几口,已经超出她平时的进食量了。想到那可怕的卡路里,李亚言打了一个哆嗦,连忙放下了手中的叉子,擦擦手,停嘴了:“乔楠,你是不是那种天生怎么吃都吃不胖的体质啊。”
“嗯。”乔楠点了一下头,然后喝了一口水:“的确是这样的。”她爸说,她这个体质像爷爷家的人,乔子衿则像是外婆家的人。因为这个,乔子衿看她老不顺眼了。明知道她是吃不胖的体质,可乔子衿从小就喜欢在她妈的耳边瞎吹风,压根儿都不给她吃饱的机会。
李亚言羡慕地看着乔楠:“你这样的体质,真的是太幸福了。不论你想吃什么,哪怕是高热量的,你都不用担心。”
如果乔楠不是吃不胖体质的话,乔楠都年过四十,又才刚刚生完三胞胎,产后没几个月,这身材跟十八岁的小姑娘,没什么区别。如果她也有乔楠这样的体质,那该多完美:“不过,像你这样的情况,吃自助餐,真的是永远都不会吃亏的。”
想到乔楠要什么有什么,李亚言一时控制不住自己,说了一句酸话。
没办法,在没有认识乔楠之前,李亚言一直觉得自己的运气挺好的。他们李家的条件一般般,饿不死,但也富不到哪里去。当年,她嫁给王洋的时候,她的闺蜜、同学,多少人不眼红她嫁得这么好,竟然还能找到王洋这种条件的男人。
老公条件勉强可以跟王洋比的,不是年纪比王洋大,就是二婚还有拖油瓶,更重要的是,挺着的那个将军肚,太倒人胃口了。模样能跟王洋比的,那家里的条件,连给王洋提鞋都不配。所以,嫁给王洋的那一天,享受所有同性朋友妒忌到眼红的眼神,李亚言只觉得,自己是全天下最幸福的女人。
可遇到乔楠之后,李亚言这种想法通通都没有了。乔楠比她更幸运,乔楠也比她更幸福。乔楠跟她比吧,除了年纪之外,乔楠什么都比自己低。问题是,乔楠嫁得比自己好啊,连朱成祺这个舅舅的心都宁可偏向乔楠这个外人,也不愿意多照顾自己这个外甥媳妇一下。
这些都算了,现在还多了一样,乔楠吃不胖的体质,是李亚言怎么羡慕都羡慕不来的。
听出李亚言的话里有那么一点酸的味道,乔楠进食的动作并没有减慢。还真别说,李亚言说的最后一句话,乔楠不是第一次听说了。
以前乔子衿想要讽刺乔楠会吃的时候,也拿自助餐来说事儿,乔子衿说,乔楠是这世上最适合吃自助餐类型的人。别人吃自助餐,自助餐厅要发死,但让多一点乔楠这种人去吃自助餐,开自助餐的老板就等着关门大吉吧。
吃不胖,胃又大,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逆天的吗?
乔楠吃饱之后,忍不住打了一个饱嗝:“的确,我这种人来自助餐厅吃饭是最合适的。不,应该说,是最经济的。”这家餐厅的味道的确不错,至少李亚言没有给她介绍错地方。
李亚言眼底闪过慌张,她真的是昏了头了,她是来跟乔楠交好的,好不容易两人聊上了,她怎么会说这么蠢的话,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乔楠,你别误会啊,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单纯地觉得,你来吃自助餐是真的挺划算,不亏,不是……”
越着急,话越乱,话越乱,就越容易出错。
看着李亚言紧张地都要冒汗了,乔楠笑着给李亚言递了一张纸巾:“没想到这家餐厅的暖气,开得这么足。”
“可不是吗,你看,我都流汗了。”李亚言说完就后悔了,真提哪壶不开提哪壶。
早先,李亚言一直觉得自己只是缺少一个跟乔楠认识的机会。她一个堂堂二本学校毕业的大学生,怎么可能对付不了一个初中毕业生。只要给她这么一个机会,跟乔楠交上朋友,让乔楠视自己为知己,对自己掏心掏肺的好,那不过就是眨眨眼的事儿,既轻松又容易。
所以,有了这个机会,李亚言一直觉得原本要给乔子衿的那五百万,是最好赚的不过了。
正文 第2254章真会教
但这会儿,李亚言这样的想法不像之前那么坚定。也不知道乔楠是不是借了翟家的底怕了,明明就是一个初中生,可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这么能够稳得住场子。反倒是自己在乔楠的面前,显得跟个初出茅庐的黄毛丫头一样,手忙脚乱不说,还总说错话,白白矮了乔楠一截。
李亚言不断告诉自己,要冷静,不要着急,开头开得不好没有关系,只要在过程的时候,把所有的情况都拉回原来的轨道,她弟娶老婆的钱就到手了。
“没事,你别紧张。”在乔楠的眼里,李亚言可不就是黄毛吗?乔楠一直把梦里发生的一切,当作是自己另一世的经验。乔楠两世加在一起的年纪,都快超过亲爸亲妈了:“喝点饮料吧,味道不错,不是特别甜,你不用担心胖的问题。”
看了看手表,离下午上课还有一个小时呢,所以乔楠觉得,自己的时间充裕,完全可以再看看,李亚言到底还想要说做什么,做什么。
“谢、谢谢。”尴尬得不行的李亚言并没有拒绝这杯饮料,捧起来之后,“咕咚咕咚”地喝了半杯子,才觉得自己冷静一点,放下杯子来:“乔楠,我有跟你说过吗,其实我不是首都人。”
女人的友谊往往是从聊八卦的时候建立起来的,而且,这种时候,大家聊聊自己的经验,也能更加增进感情。
“是吗,这么巧,我也不是地道的首都人。”只是嫁给翟升之后,她把户口迁到了首都。
“真的吗?”李亚言知道什么叫作适可而止。老乡见老乡,固然是两眼泪汪汪,但这会儿还不是她表明自己是平城人的最佳时机:“那你是不是跟我一样,来到首都之后,发现想交一个朋友,特别困难。我挺不明白的,大家不都是中国人吗?为什么我不是地道的首都人,有些人知道之后,看我的目光和说话的语气都不一样起来。哪怕那些人还愿意跟我交往,可我心里不舒服,都拒绝了。说到这事儿,我是真的难受。”
李亚言也不完全说谎,如果真的半点都没有这种地域性的歧视的话,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把本地人、外地人挂在嘴边。偏偏这种情况,换到国人和老外的情况,又恰恰相反,就像老外有多稀罕,比国人牛逼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