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为爽文女主的绿茶妹妹(259)
吴皇后和太子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魏文帝已然给他们定了罪,杀心已起。
前有魏文帝举刀屠戮, 后有康王和华贵妃步步紧逼,已是无路可走,唯有先发制人。
逼宫当日,吴皇后就逼得华贵妃自缢身亡。
若非太子需要魏文帝的禅让诏书洗刷污名,魏文帝怕早就被枕边皇后弄死了。
然而,等司马睿辞别顾九卿,马不停蹄地赶回燕京城,沿途手持尚方宝剑集结了三万勤王兵马,却得知齐王司马贤先他一步赶回京师。
齐王力挽狂澜,成功救出魏文帝,拨乱反正。太子和皇后等人尽数被抓捕下诏狱,等着魏文帝裁决论罪。
司马睿带着大军抵达城外,遥望着风平浪静的燕京城,有些不敢相信道:
“齐王带了多少兵马?”
刘尚上前禀告:“两万。”
方诸摸了摸下巴,沉思道:“殿下,总感觉哪里不对。”
司马睿震惊道:“先生的意思,莫不是齐王也趁此机会带兵叛乱?”
回京的路上,司马睿已经得知齐王腿疾治愈的消息。
一个康健的齐王,自也有了夺嫡的可能。
“齐王该不会也要同我争抢顾九卿?”
原本有了雍州的功劳,司马睿有九成把握可以娶到顾九卿。如今,齐王有了更高的救驾平乱之功,父皇很可能让齐王与顾九卿缔结秦晋之好。
方诸:“……”
“殿下,我的意思是……”
方诸凑近司马睿,低声耳语了几句什么,司马睿听罢,立即皱起眉头。
魏文帝身边的亲侍大监出现在城门口,带着魏文帝的手令,宣六皇子司马睿即刻入宫觐见。
司马睿眼眸余光瞥了一眼方诸,见方诸没说话,便跟着大监入城进宫。
三万兵马就近驻扎在城外,无令不得入城。
大监微微诧异地看了一眼司马睿,引着司马睿上了宫中的马车。
“殿下不怕其中有诈?”
司马睿道:“大监从小伴父皇长大,几十年的情分,如果连你都能背叛,父皇身边又有几人可信重?”
……
寝宫。
魏文帝虚弱地躺在龙榻,面色青白而憔悴,精神明显不济,看着仿佛比司马睿离京时苍老了好几岁。
曾经凶残无情的猛虎在岁月的侵蚀下,显露出垂垂老矣的弱态。
魏文帝是满手沾血的帝王,将挡在他前面的嫡兄侄儿以及无数追随者屠戮殆尽,方登上至高帝位。他不惧人命,自古成王败寇,皇位本就由累累白骨堆砌而成。
但是,当他的儿子将屠刀对准他时,那种震怒与痛愤不亚于当年他将屠刀对准他的嫡兄……
嫡兄是和光同尘的怀仁太子,而他只是势微只能躲在阴暗处的魏王,无论是父皇还是朝臣,都看不见他。
就连他初次心动的姑娘,也看不见他的存在,眼里心里只有他的嫡兄,为嫡兄繁育子嗣。
瞧。
后来,他便以强势的姿态让朝臣百姓只能对他俯首,世间再无怀仁太子。
魏文帝从未如此清晰地想起当年旧事旧人,往事历历在目。
下一瞬,浑浊深凹的眼睛陡然一狠。
不过是个孽种,算得上哪门子弑父。
魏文帝抬头看向入殿的司马睿,敛去眼中的狠色,衰颓的脸上露出一抹亲和的笑容:
“我儿,回来了。”
司马睿向来被无视惯了,哪怕今时不同往日,得魏文帝重视,但也从未对他展露过父子亲和。
司马睿心中忐忑,跪在地上,重重磕头道:“父皇,儿臣救驾来迟,还请父皇降罪!万幸齐王比儿臣先至,扶危扶颠,让父皇转危为安,儿臣自愧不如。”
魏文帝并未让司马睿起身:“齐王只比你早到两日。”
两日?
泼天的荣耀和富贵就砸不到他头上了。
司马睿心中惴惴,有心探究太子造反的内幕,几次话到嘴边,又被他吞了回去。
看着他这副欲言又止的模样,魏文帝皱眉:“吞吐迟疑,成何体统?想说便说,难不成朕还会吃了你不成?”
司马睿自是不敢当着魏文帝质疑太子的血脉身份,只能委婉道:“父皇,儿臣总觉得太子不应该反,莫不是受人蛊惑构陷?”
魏文帝冷笑道:“提这个弑父的畜生做什么?狼心狗肺的东西,不是朕的儿子,也不是你们的皇兄。罢了,与朕说说雍州的情况。”
雍州的情况,魏文帝大致明了于心,只是仍想听听司马睿的说辞。
“是,父皇。”
司马睿挑着重要的几件事禀于圣听,并不为自己揽功,也不为顾九卿邀功。
事关顾九卿暗中为他所做之事,更是一件未提。
魏文帝道:“雍州事,你倒是让朕对你刮目相看。”
如果六皇子没能力解决雍州乱局,魏文帝的后手便是派军队直接镇压,但免不了朝廷与叛军一战。
司马睿道:“为君效力,是儿臣的职责,是儿臣应该做的事。”
顿了顿,魏文帝又道:“适龄皇子中,就你与齐王未成婚,不知你有心仪的对象?”
司马睿的心疾驰不休,差点就脱口而出,他心悦顾九卿。
他道:“儿臣婚事,全凭父皇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