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137)
恰在此时,张道然竟叫人送来了一封信。
瞧着内容应是写给慕玄云的,张道然已经到了安全的地方,将地址写在了心中,若是慕玄云需要他便可随时去找他。
阮瑾玉默念了几遍那信上的地址,是吴国边界的一个偏远城县。
她并不知晓慕玄云这次的失踪是不是和他背后的势力有关,可是既然张道然还有人照拂,或许张道然的身边也会有慕玄云的信息。
她将那封信塞进怀中,简单收拾了一下行囊,便出门上马。
走时是清晨,浑圆的太阳正从东边的天际线升起,阮瑾玉望着这座小木屋,心中思绪万千,迎着朝阳,她勒马挥缰,往吴国边界奔去。
*
程墨儒将手中的东西放下,转头望向李明义的方向。
窗边的李明义垂头看着手中被批驳回的奏折,不言不语。
这已经不知多少次了,凡是集思广益的事情,李明义的奏折总是被批驳回来,程墨儒回回都能看到他拿着奏折不发一言,但谁能知道他心中是否是波涛汹涌的呢?
思及此,程墨儒起身走到他身边。
“明义啊。”
李明义将手中的奏折本子收起来,抬头露出一个恭敬的微笑,闪身往里面让出一个位置,程墨儒便顺势走进去坐下。
程墨儒还没想好怎么开口,李明义先叹了一口气
“哎,你瞧。”
他拿出在墨台下压着的几本奏折,都是他被驳回的奏折“都快赶上本书了。”
看着李明义勉强的苦笑,程墨儒心中也很不是滋味,他抬手摸上那沓奏折“你的想法我是觉得不错的,人字形的疏浚口,配合两旁水渠,既可防洪又可灌溉。”
他抬手挠挠胡子“圣上不采用。只能说明人外有人,朝中还是卧虎藏龙啊。”
李明义蹙眉思索一番,颇为认同的缓缓点头“我亦是这样想。我在朝中的时间本就不长,朝中很多能人还需我去请教学习。”
程墨儒见他并没有丧气,才在心里松下一口气,抬头看了眼窗外的日光,才发觉已经要入夜,只是他干活慢,相必还要再值会,便起身去书房外给油灯添油。
刚踏出书房便见大敞的直房门口踏进来一个人。
“方公公。”他弯腰行礼。
方公公弯眼笑着,将手中的含着金箔的宣纸递到程墨儒手中,程墨儒见状便知这是要起草圣旨,撩袍跪在地上接过。
“起身吧。”方公公笑吟吟地看着程墨儒站起身,又开口“你先看看这里面写的是什么。”
程墨儒虽是纳闷为何要现在就看,他依言展开宣纸卷,徐徐将上面写的东西反复看了两遍,心情逐渐沉下来。
“上面写的什么啊?”
“回公公,是疏浚洪水之事···圣上已经有了决断?”程墨儒蹙眉问,却不由得将声音压低了几分,走上前几步将方
公公往外引了几步。
方公公随着他往外走“是,这份起草你来就可以,不要让其他人知道。”
程墨儒咽了一口口水,恭敬称是,心中却是有几分惋惜。这张宣纸上写的正是李明义上奏的法子,圣上明明驳回了李明义的奏折,却依旧用他的方法。
这便说明了,李明义的不顺利,并非他自己造成的,而是圣上有意打压,打压的是李明义身后代表的李家。
吱呀——
二人齐齐转头看去,推开门的李明义脸上有几分惊愕,连忙对着方公公拱手行礼。
方公公微微挑起眉头,不动声色地瞥了眼程墨儒,然后对着李明义笑眯眯道“李大人也在啊?”
方公公来了中书直房意味着什么是每个中书当差的都知道的事情,李明义回“是,今日想起来有事务没处理,便来了一趟。”
他清清嗓子,将隐约还可听出的低落情绪清理出去。
“圣上可是有什么旨意?”
程墨儒早就将那张金箔宣纸藏在袖口,方公公道“嗨,咱就是路过这边,看到中书的直房灯火通明的,便进来看一眼是谁在当值。”
他将臂弯中的拂尘一扬“呦,时间不早了,咱就先走了。”
第163章 不想了
“方公公慢走。”李明义和程墨儒齐声道。
望着方公公离去的身影,程墨儒将门关上,一言不发地端起一旁架子上的油壶,往油灯里添油。
李明义已经将东西收拾妥当,准备离开时跟程墨儒告别,程墨儒却背对着他并不理睬。
程墨儒的背影让李明义觉得莫名其妙“程大人?程大人?”
程墨儒转过头来,脸色极为不悦,李明义回想着,定是方公公来了之后说了什么话,才让程墨儒这样的态度。
“方公公说什么了?”
程墨儒抬眼盯着他一会,将油壶放在一边“你今日上奏的奏折,可有叫其他人看过?”
“并未。”听闻似乎是和自己相关的,李明义不由有些心慌“难不成是我的奏折出了问题?”
面前的程墨儒神色只闪过一瞬挣扎,抬手在袖中抽出来一张金箔宣纸,李明义认识这是什么东西,蹙眉接过来。
皇宫里的夜风将纸窗吹地哗哗作响,李明义指尖发凉,这上面的内容是如此熟悉,却是越看越不懂,眼前方正的字体变成了一个个蚂蚁在他心上爬着,叫他心乱如麻。
缓缓放下纸,李明义明白过来了程墨儒的意思,也明白了圣上的意思。
“明义,张道然的事情还未完全平息,不如现下先收敛锋芒。”
李明义弯唇冷笑一声。
“原来不是我自己能力的问题,而是我的出身。便只能框死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