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不了情(23)

作者: 一把青 阅读记录

四妹呢,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当时整个宿舍高考成绩她最高,每次期中期末考试学院前五名她都榜上有名。性格安安静静说起话来温温柔柔的,经常是未语先笑,典型的江南山水养出来的姑娘,不争锋芒,但有内秀。你绝对想不到这样一个文弱的女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经常和我一起在辩论队找学长学姐华山论剑,辩论场上口沫横飞,辩论场下笑的比我还人畜无害。

后来渐渐熟悉了,发现自己还是有点狗屎运的。

本就朋友不多的我,老天开眼,赐给我这么合得来的三个好姑娘。

以至于每一次我回到家,都无比想念寝室里三个女孩,除了和曾洺在一起的时候。

我打开笔记本,把毕业论文认真写完了结尾以后,再三检查后发给了我的教授。

总算是完成了一桩心事。

接下来就是该怎么跟曾洺说我根本就没打算考研这件事,他以为我在全力备考最近没给我打几个电话。

也好,反倒不叫我那么心慌。

可总不能这么拖着,他早晚会知道事情的真相,那时候的他,会怎么想我呢。

翻来覆去的实在不好受,我又抓起桌子上的药瓶往嘴里倒了倒,却发现什么都倒不出来,瓶子是空的。

我将瓶子扔到一边,又摸黑打开笔记本电脑写了几段稿子,约莫凌晨两点多了,打了几个哈欠总算爬上床睡着了。

一夜无梦。

一觉睡到上午十点,从床上爬起来感觉胃口有点难受,但实在吃不下去什么东西,索性喝了杯水。

我打开电脑把今天在出版社应该看的文件过完,就到下午两点多了。

室友们知道我吃饭不规律,有胃病,临走之前把没吃完的零食、速食什么的都一起放到一个大箱子里留给我了。

我上那个箱子里扒拉着,找出一个面包就这酸奶吃下去了。

正望着窗外发呆,电话铃响。

“喂?主任”

电话那头唐主任说让我下午六点去她办公室等她,她带我一起走。

我说好。

说实在的,我并不是非常期待这次晚宴。

去的基本上是唐主任业内人,参加的晚宴是孟老爷子回城的接风宴。

孟长江,我市前一届政协委员,党政机关部门的好干部。是书香门第,也是军旅世家。

大儿子孟长隆在军队当上尉,意气风发。二儿子孟长城身为孟氏集团两朝元老,现在和自己的一个儿子一个女儿把持着孟氏共 78%的股份,算得上本市首富。

而那个隐匿江湖的三女儿,我也是昨天才知道,或许真就是我那位不着调的老板。

孟家在我市算得上是一个老牌家族,军政商三界都有自己人,在社会上驰骋的开,难道孟晶是想跟自家人证明自己也可以做得很好,也能自食其力,所以才吃苦自己出去单干生意?

到了晚上我和唐主任一起前往恒林源餐厅,奉城最老式餐厅,一些 old money 喜欢在里面开宴会。

果然奉城首富就是不一般,门口豪车林立,从车上下来的一众男男女女身着华服,一眼看过去仿佛到了小时代电影拍摄现场,人来人往言笑晏晏,觥筹交错。

我跟在唐老师身后,显然刚刚的风情万种不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兜兜转转,我们进了另一个宴会厅。宴会厅里人们三五一群,在一起交谈着跟教育、文学有关的话题。

和刚才的氛围大不相同。

唐主任笑着和我说“看出来了吧,刚那个屋是孟老二的主场,全是商人,那才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儿。”她朝着里面扬了扬头,“这个包间是孟晶的场子,咱们今晚在这里。”

我略微点头。

我们往里面走着,时不时有几个人经过,主动和唐主任打招呼,她都一一颔首。

走到一张桌子前她领着我坐了下来,桌上四五个人和她关系好像很好,一口一个老唐。

说着把目光抛向我“这位是?”

“哦,看我这记性,这位是我学生,苏浔。今天把她带来跟各位老老师学习学习。”

“各位前辈们好,我是苏浔。”

我也冲大伙点了点头。

其中一位花白卷发戴着眼镜的老夫人笑着说“原来你就是苏浔姑娘啊,思云经常跟我提起你。我看过你年前发的那篇论文,很有深度啊孩子。”

“不敢不敢,都是老师指导有方。”

她看着我笑了笑。

“不过我听老唐说,你倒是不打算读研?”

“对。”

“以你的水平,往上再念一念,将来会有大能耐啊!”

桌上人一听往我们这边看了过来,“苏浔这个名字听着有点耳熟啊。”

那位白头发女士怼了怼他“之前在业界引起轰动的那篇论文,这姑娘写的。”

“诶呦,后生可畏啊真是”

“苏浔,这位是张逸老师,刚从 B 大文学研究院退休”

唐主任给我指了指那位头发花白的老师。

“这位是毛阳先生,就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位。”

毛阳先生我知道,他经常受邀参加各种古籍保护活动。

正说着,包间周边的墙都降了下去,三大包间连在一块,一边是西装革履,灯红酒绿。一边是清一色的军大衣,解放军军服,白色的海军军服,还有公安局警服。另一边就是我们这里,人不多,茶颜悦色,比起其他两个场子自在非常。

场厅中央,一行人走了过来。

是孟家人。

“轮椅上坐着的是孟老爷子”,唐主任伏在我耳边小声说,“推他的那位是孟家长子孟长隆,身边跟着的是他的妻子和孩子。”

上一篇: 他的金丝雀 下一篇: 为我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