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女穿七零,虐渣搞钱嫁兵哥哥(411)+番外
于是,本来只是一个简单的拍摄任务,在唐村人的热情款待下,章舅舅他们自发自觉地剪辑成了高清大片,以至于很多年后,唐村这段纪录片,被收藏在了唐村博物馆里,每个来唐村参观的游客,都能欣赏到这段珍贵的录像。
一个星期后,章舅舅打电话过来,通知晚上九点半,省电视台频道会专门播放唐村这段纪录片,时长十五分钟。
“那个点有点晚了,但是单独给了你们一段时长,到时候你们记得看!”章舅舅笑道。
本来电视台是打算在新闻里插播一分钟的,但马主任还算仗义,给争取到了单独播放,九点半虽然不是黄金时间,但还是有不少人看的。
“谢谢,等去了省城,我请你们吃饭!”
唐念念很满足了,这个事上马主任肯定出了不少力,以后去省城,给马主任送点东西。
电视台这条线不能断,以后拍宣传广告肯定用得上,有马主任在省事许多。
这天晚上,唐村比过年还热闹,大家吃过了饭后,都朝唐家挤,唐老太也早早把电视机搬到了村口,那儿地方宽敞,以前城里下乡放电影,就是在这儿放的。
天线搭在老樟树上,唐建树调好频道,村里人都提着小板凳过来了,都在等待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平常八点不到,村民们都上床睡觉了,现在都精神抖擞,一点困意都没。
“别吵吵,开始了!”
大队长喝了声,喧哗声戛然而止,村民们炯炯有神地看向电视机。
音乐响起,然后播放起了唐村清晨的那一幕,村民们立刻激动了。
第357章 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大队长累断了老腰
“那个是我,我穿着花棉袄呢!”
“我也在,巧珍你那棒槌怎么把我的脸遮住了!”
“我的脸还被桃花的手挡住了呢,只拍到了头发!”
洗衣的几个妇人都懊恼极了,不过她们还是很开心,第一次上电视呢,过年回娘家她们能吹嘘几十遍了。
“我家大毛也上电视了,哈哈,这小崽子拍出来还挺好看!”
“我家九斤也上了,真俊啊!”徐金凤不甘示弱,一副引以为傲的模样。
电视里的画面不时变换,还有解说员浑厚的声音旁白,村民们连眼睛都不眨,紧紧盯着电视机,生怕错过了重要的画面。
放到唐老太了,她获得了两分钟的时长,当然还有黄招娣时不时地‘抢镜头’。
“二婶,你上电视怪好看的,脸上的褶子都没了。”
“招娣,你那身花袄子真好看,看着年轻了十几岁!”
大家都羡慕极了,不过又觉得理所当然,电视台能来采访,都是念丫头的功劳,让唐老太上电视是应该的。
唐老太和黄招娣嘴都合不拢了,坐得笔直,满脸骄傲。
等十五分钟放完,村民们意犹未尽,还想再看一遍,但这是不可能的,电视机没有回放功能。
“谁能想到唐村会有今天哪,居然上电视了,过年得和祖宗说一声,让祖宗也高兴!”一个老人感慨万千,眼睛也湿润了。
“念丫头的功劳最大,要不是她,我们还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呢!”有人大声道。
“没错,就是念丫头的功劳!”
其他人纷纷附和。
对于这句话,村民们都一致赞同,还有人出主意,让大队长给唐念念申报劳动模范,每个大队有资格推荐。
“还用得着你们说?我老早报上去了,明年开春结果就会下来!”
大队长得意极了,他上个月就报上去了,不过结果没下来,他谁都没说。
但他能有七八成把握,念丫头应该能选上。
唐老太嘴角都快咧到耳后根了,喜事真是一重接着一重啊,她张满月老了老了,不仅开了工资,还能上电视了。
唉,要是老头子能多活几年就好了,可怜的老头子,一点福都没享到!
唐老太并没难受太久,她是豁达的人,老头子现在说不定已经投胎去富贵人家,过好日子了呢。
这天晚上,唐村的人都睡得很迟,以至于第二天都集体起迟了,干活都没精神,不时打哈欠。
唐村上了电视的事,很快就传遍了全县城,其他村子都羡慕极了,这可是全县城第一个上电视的村子啊。
上电视的结果,就是其他大队都争先恐后地要来唐村参观,大队长盛情难却,只得安排。
这些事唐念念不管,但她只有一个要求:“不能影响车间生活,也不能搞排场。”
她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电影,本山大叔演的,乡村搞养殖经济有了起色,上面大大小小的干部成天来村里参观指导,今天来个主任,明天来个处长,后天来个科长,官不大,排场不小,都想吃饱喝足,还想兜着走。
结果不到半年,那个村子就被这些人搞垮了,养殖场的动物还不够这些人吃喝的呢。
所以,她得提前打预防针,不能步入后尘。
“那总得搞点像样的菜吧?来者是客,青菜萝卜招待也太寒酸了。”大队长征求意见。
“鸡鸭鱼肉都安排上?”唐念念反问。
大队长讪讪地笑了,他就是这样想的,来者是客,以前日子穷时,公社来人指导工作,他都会拿出最好的菜招待呢。
现在条件好了,肯定不能让客人吃得太寒酸。
“三伯,诸城有二十一个公社,一天来一个,就得排上大半月,还有其他兄弟县,省城,兄弟省,我们唐村现在上电视了,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来参观,你都安排山珍海味,咱们村几个厂都不够你安排吃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