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春赋(32)
凝重的语气,听得人揪心。
“哦,知道了。”陌鸢其实不太懂,为什么一个六岁的孩子一定要学这些。
但她能察觉出砚憬琛给她的这句话,已是极限,再多的话他也不会同她说,那自然就没有问的意义。
回头看了眼更漏,已经亥时,陌鸢迫不及待地想试试新枕头,能不能助眠。
脱口而出:“砚相,亥时了,该就寝了。”
起初说的时候,还不觉得有什么。但看到砚憬琛阴转晴的眉眼,和若有似无勾起的唇角,就忽然觉得这话好似在邀请,听起来分外旖旎。
陌鸢咬唇,抢先一步道:“我就是想试试新枕头,没别的意思,你别想多了。”
“我还没开始想呢,郡主,怕我想什么?”修长的手指撑着额角,眼神晦谟地看向陌鸢。
“什么也别想,更深露重,想多了容易伤身。”陌鸢提起裙摆,逃也似的躲到屏风后面,褪下重重叠叠的衣衫,换上轻便舒适的寝衣。
砚憬琛瞧着屏风后玲珑有致的倩影,手指轻轻叩着桌面。
可是,光看,更伤身……
陌鸢跪坐在榻上,两只圆润皙白的脚丫撇在床沿外,将枕头放在鼻下嗅了嗅,鼻间满是好闻的清香。
铺好枕头,陌鸢信心满满地躺下,柔荑拨开床幔一角,露出一张芙蓉般清丽的笑颜:“砚相,冉伊给我做了有助于安睡的新枕头,今晚不用点穴了。”
砚憬琛点点头,眉眼间染着几分笑。
恍然间,好像又看到两年前,洛水河畔那个言笑晏晏的她。
若人生只如初见,他希望陌鸢能永远这般纯稚欢喜。
***
红烛燃尽,一夜好眠,陌鸢甚至都不知道砚憬琛几时躺下的。
青霄看着在小厨房中忙碌的陌鸢,心中阵阵诧异。
原以为仙姿玉容的小郡主,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娇女,却不成想她能熟练地揉面团。
“青霄,你帮我生一下火。”
青霄回过神儿来,赶忙将柴火放进灶台。
陌鸢将剥好的板栗碾碎,再塞进一个一个小面团中。
“哦对了,青霄。我为什么之前没在竹苑见过青云呢?”陌鸢好奇地问,手中的活儿却没停下。
“回郡主,之前青云在调查张家的事,还跟着张昭去了东州,故而现在才回来。”青霄添着柴火,火势渐旺。
“原来是这样。”陌鸢将捏好的面团整齐地放在案板上。
许是同陌鸢熟络了,又或许是陌鸢本就亲和,青霄很愿意同她说话。
于是,青霄笑着问:“郡主能看出我和青云是亲兄弟吗?”
陌鸢诧异地瞪大了眼睛,甚至放下手中面团,仔细地端详了半天。
怎么说呢?不是看不出来的问题,而是想都想不到。
可以说,两个人长得毫无关系。
但陌鸢还是礼貌地弯起唇角,淡淡一笑:“你说完之后,仔细一看确实有点像。青霄你比你弟弟青云黑一些,其他地方还是有相似之处的。”
“青云比我大。”青霄闷声道。
“啊?啊!哈!你这么一说,还真是你看着年轻些。”陌鸢瞬间变幻了数个表情,脑中飞快组织着话语。
青霄自然发现陌鸢是一样都没看出来,却还极力想着不伤害他的话。
而且郡主的喜怒哀乐,每一个表情都清晰地摆在脸上,根本不需要费力去猜。
如此简单又温暖的人,确实让人愿意接近。
生完火,青霄又洗了手,帮陌鸢把团好的面团摆进蒸笼。
不多时,袅袅炊烟中,弥漫开诱人的栗子香。
***
青霄提着装满栗子糕的食盒引路在前,陌鸢跟在他身后,走向砚锦的院子——临苑。
阳光正暖,溶溶投在窗前低头写字的砚锦身上。
“锦儿。”
砚锦抬起头,瞧见是陌鸢,扬起小小的嘴巴,开心地笑了:“鸢姐姐。”
陌鸢接过青霄手中食盒,放在桌上,掀开盖子,溢出香甜的栗子味,取出一枚栗子糕递到砚锦手里。
砚锦尝了一口,眼睛一亮,赞道:“很好吃啊!”
“你喜欢的话,下次再给你做。或者你喜欢吃什么,告诉我也行,我做给你吃。”瞧砚锦吃得高兴,陌鸢亦是心情愉悦。
砚锦晃着小腿,美滋滋地点点头。
自从鸢姐姐入了相府,憬琛哥哥来检查他课业的时候,态度都比以往温和了许多,往日冰冷的相府,也多了些烟火气。
趁砚锦吃栗子糕的时候,陌鸢随手帮他整理书案。
目光落在砚锦临摹的字上,脸色随即一变。
怎么会是他的字?
第29章 贵妃毒计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需生入关。
莫遣只轮回海窟,仍留一箭在天山。”
熟悉的诗句,遒劲的字迹,久违的记忆,纷至沓来。
第一次看到这首诗,是在父亲的书房。那时陌鸢见父亲极为喜爱这首诗,便时常照着临摹。
后来,父亲告诉她,卷上的字为太子叶牧云所撰。
笔锋行云流水,如宝剑出鞘,凌厉果断;笔落云烟处,似金石相击,气势恢宏。
然而,自从五年前太子及其家眷全部被诛,关于叶牧云的一切都成了大邺讳莫至深的禁忌,无论是先皇还是当朝天子都不许人们提及和碰触。
陌鸢抬眸幽幽望着砚锦。
锦儿怎么会临摹太子的笔墨?
是砚憬琛给他的吗?
陌鸢心惊地思索着,难道砚憬琛和太子之间有关系?
隐约间,一个朦胧的念头,窜入脑中,可还没来得细想,就被房门的突然来报所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