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内耗自救指南(59)
“炸酱面,来碗炸酱面。”王三平提议。
等上菜的闲暇,三人都有些拘束,仿佛到了必须要找点话题聊天的环节。
蒋云知道王希地的家乡在长江以南,他理解中的南方人。
从王三平和李玉蹩脚的普通话也能判断出大概的属地。
就从家乡菜聊起吧。
还没等蒋云张口,王三平率先发问:“小蒋是哪里人?”
“我是陕西人。”蒋云回答。
“陕西好啊,历史名城,有兵马俑。”王三平搜刮脑中对陕西的基本认识。
“陕西美食也特别多,有机会欢迎叔叔阿姨去陕西玩。”蒋云说。
随着上菜,边吃边聊,气氛也热烈了几分。
李玉和王三平还有很多想问的,多大岁数,干什么工作的,但想到王希地的告诫,又忍住了好奇,别像查户口一样招人厌烦。
虽然王三平和王希地话不投机,一说话就呛茬,但他还是了解女儿的脾性,更多是别给自己找麻烦,不如等王希地回来之后,让李玉盘问她。
蒋云也高估了自己面对长辈时的沟通能力,他其实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三人就埋头吃,填上嘴便能避免诸多尴尬。
第34章 明月照人
吃完饭后,王三平想要埋单,没想到蒋云已经提前把账结了。
王三平不好意思的说:“等希地回来,让她一定请你吃饭。”
回家的路上,蒋云问道:“叔叔阿姨这次来准备待多久啊?有计划去哪里玩吗?”
王三平欲言又止,似乎有难言之隐,含糊的说道:“等希地回来再定吧。”
蒋云自知不便多问,把他们送到家,自己没进门就回去了。
“叔叔阿姨您们早点休息,有什么事随时叫我,我就住对门。”
李玉拉着蒋云:“进来进来,我有事麻烦你。”
蒋云进了门,李玉拿出手机,说道:“小蒋,你帮阿姨在买菜软件上加上希地这的地址,我明天好买菜。”
蒋云笑道:“阿姨您还会网上订菜呢。”
“那有什么难的,现在什么不都是在网上买呀。”李玉不以为然。
“你阿姨走在前沿,我那个车,滴滴,都是你阿姨弄的。”王三平随声附和。
蒋云帮李玉填好收货地址,说道:“阿姨,咱们这边出了小区往东走几百米就是超市,还有菜市场,您要是找不到,明天我陪您去,没必要在网上买。”
“我怕耽误你们年轻人工作。”李玉解释。
“没事的阿姨,我最近……在休假。”蒋云说。
“那我有需要就找你了。”李玉见蒋云热情,便不再客气。
“没问题阿姨,咱俩也加个微信,方便联系。”蒋云掏出手机等待扫码。
蒋云走后,李玉和王三平堆笑讨论着:“这个小伙子真不错的。”李玉很满意,也很期待女儿和他的关系。
“啥都不知道呢,就开始惦记了。
就知道一个陕西的,离咱家太远了点。”王三平比李玉想得更远。
累了一天,李玉催着王三平去洗澡,王三平不想动弹,李玉提醒道:“这是在女儿家,个人卫生还是要讲究一点。”
王三平不情愿的进了浴室,两人一前一后的洗漱完毕后,早早地睡了。
虽然和王希地认识不久,不算熟悉,但有过最亲密的行为。
王希地还让他接她的父母,这算是对他很信任了。
蒋云默默地想着,心里不由地雀跃。
蒋云想要问王希地明天什么时间落地北京,又怕她嫌自己烦,忍了忍还是放弃了。
直到第二天傍晚,两人又在楼道里遇见。
王希地拖着行李风尘仆仆的回来,蒋云牵着梗梗下楼。
才过了没几天,仿佛过了很久。
大概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仅是蒋云的感觉,王希地似乎对他并没有想念。
“昨天谢谢你接我爸妈。”王希地当面道歉,开门回家。
“不谢。”
这边,李玉闻声开门:“希地回来了。”
“爸,妈。”王希地与父母打招呼,把行李放回卧室,换好衣服,又走到厨房,李玉正准备做饭,王三平坐在沙发无所适从。
“妈,您第一次来就知道菜市场在哪了?”王希地问。
“手机买菜呗,让小蒋给我设的地址。”李玉说。
做好饭后,一家三口围坐在一起吃饭。
一道腌笃鲜,汤白汁浓,肉质酥肥,笋香脆嫩,让王希地感到十分满足,这是她最爱吃的家乡特色。
这次来北京,是早就定好的时间,可王希地临时有工作安排,王三平又心疼退票的手续费,就按原定计划来了,所以赶在王希地出差的这几天,幸得蒋云帮忙。
“希地,你找时间请一下小蒋吃饭。”王三平命令般的说道。
“昨天不吃过了吗?怎么又吃,怎么是我朋友不是仆人。”王希地不耐烦。
“昨天吃饭人家结账的呀,礼尚往来也该咱们请回来了。”王三平说。
“不必了。”王希地一摆手,继续喝汤。
“你看这孩子,就不听话。”王三平看着李玉,求助的吐槽道。
李玉了解王希地,知道话说多了招人烦,即便王三平冲她使眼色,她也不说话,气得王三平吹胡子瞪眼。
“你们想去哪里玩?”王希地为缓解气氛问道。
“这大热天的,在哪都不如待在家里。
希地,你知道爸妈此行来的目的吗?”王三平语重心长说道。
“不是来玩吗?顺便体检。”王希地回答。
王三平叹了一口气,把碗筷一推,离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