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户之家(155)

作者:小树要长高 阅读记录

三牛临行前一天来明安街找江沛打声招呼,看看他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商铺置办好为了抢先机,得尽快建起来,可自己不能总是呆在那里,毕竟蒲阳城的生意才是根本。

“不知几年前给咱修酒楼的匠人们是否还在蒲阳,在的话,多出些银子让他们赶过去。依着洛安时下的情形,大亮哥估摸着也是忙碌的紧。”

江沛挺满意十里香的建筑构造,那是自己和工匠们共同设计的,他想以后江记的分号无论开在哪里,食客们一看建筑便知晓那是江家的酒楼,既然做,就要做出特色来。

再者洛安城郊大家都在红红火火的建房改院呢,眼下那些匠人很是抢手,为了挣银子,方大亮还不多接几家活计,即使再紧着他们,也得把手头上主家的事情忙完再来修酒楼。

与其多等几天,不如让城里的那帮人过去,到时让其把图纸留下来,以供将来使用。修庄子倒可以让方大亮他们来建。

“那帮匠人,都几年前的事……二哥,还真别说,我倒想起来了,今年三月,那个匠人头子来咱酒楼吃饭,同他聊了几句,听说清乐在做花木这一行,给介绍了几户人家,兴许清乐能找的到。明日,我同大山和清平说说这事,让他俩操心把这事给办了。”

三牛也对那帮人非常满意,既然他二哥有此意,那就还让他们接手,那些人已做过一次,再次修建工期应快上许多。

“好,带那么多银两,路上一定得小心着点,多带两人,真要遇到麻烦人是最重要的,银子没了再挣。”

这次三牛到洛安,少说得带一千两银子过去,这么大的数额真是让人不放心,时下又没有府城之间的汇兑业务。想起这个不由叹息,因种种事项的耽搁,有关银票的事情一直没合适的机会提。

当下商朝接二连三的修正税法以及一些经济措施的颁布,让商人们已应接不暇,此时再去提银票一事怕是不恰当。只能把这节骨眼过了,再上书此事吧。

…………

不知最后朝中大臣如何论策的,一个月后,重征广南府的关税以及设立蒲莱和广南两府为海上互市区的旨意颁布下来。至此商朝在对外贸易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团团,别带着弟弟妹妹走远,离爆竹远远的。暖暖,你是姐姐,不能领着弟弟们玩炮!”

时间的脚步拦都拦不住,转眼又到了年节。因今年江家格外的忙碌,老家建房子、庄子,洛安郡新建的酒楼已装潢好,等着过完年开张大吉,所以今年几家人又在一起过年节。

江沛交代完女儿后,步履轻快的转身进了酒楼。今年年节他心情格外的好,事业与生活越来越顺遂。派至蒲莱负责物流园建造的工部官员已于小年的前一天返回了蒲阳,物流集散地的整个工程已告竣,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第129章 标准

江家男人的职业比较特别, 为了让一家人吃顿可口的年夜饭,各家的厨娘们退居到打杂的位置, 帮他们洗菜择菜,而女主人们则是在一楼的厅堂里帮衬着丫鬟们准备左邻右舍亲戚朋友的节礼。

“眼瞅着外面要落雪了, 还让几个孩子瞎跑!”兰香正在分装明安街街坊们的拜年礼品, 笑瞪一眼带着一身寒意推门进来的江沛。

“家里哪里关的住那几个皮猴, 翻盆倒罐的添乱, 我让阿九在后面跟着呢, 出不什么事。”

数九寒天的, 江沛进门把手伸到火炉上烤了烤。

“娃子们爱热闹才好, 以前他们弟兄三临着放爆竹时, 跑的不着边, 你爹恨的没办法也没用。”儿孙绕膝的李氏,笑着觑了眼二儿媳妇,连忙接话道。

在厅堂坐着怪没意思的,有他在兰香她们也不好聊些闺房中的家常, 于是抬脚走向后厨。

“看什么那么入迷, 是不是你们的三叔在露拿手绝活呢?”

走近时发现淘淘和清乐像门神一样立在灶房门口正当中,聚精会神的盯着里面。

“是三叔和大哥在较量谁切的豆腐丝细呢!”淘淘嘴上回着老爹的问话,眼睛却没离开两人的案板。

凭着身高优势江沛一眼瞧见三牛和清平并排躬身站在案板前,手中刀影闪闪正比赛切豆腐呢。

“好!平儿, 若胜过你三叔,二叔有奖赏!”灶房外的人不知里面的精彩好戏,听到他洪亮的喝彩声, 纷纷停下手中活计,也聚在门口凑热闹,不时发出叫好声。

“行啊,小子,刀工不赖,快超过三叔了!”两人各自切完手中的豆腐,用手拢进烧开的汤汁中,顿时豆腐丝在沸腾的高汤中如银丝般飘散。

“侄儿同三叔比起来还差的远呢!”江家的众人都在,尤其是江沛此时正饶有兴致的看着汤锅中的豆腐丝线,清平被夸的有些羞赧,忙谦虚道。

“何时又出的新菜样?”虽然江沛很少去十里香,可若酒楼里出个什么新菜,三牛都会让人送至府上尝尝鲜,故而才由此一问。

“真凑巧,咱们刚决意不去广陵,前几天城里一家新开的酒楼,听说酒楼的东家和里面的厨子都是从广陵过来的,有不少菜肴没见过。我和清平去了两次,饱了口福,算是稍稍弥补遗憾。别的菜式还好说,唯独这道汤尤其考验刀工。”

开年后洛安的分号要开张,为了能一炮打响有个好的开始,三牛和清平打算呆在那里两三个月,等培养的新人完全上手后,再回来,这样以来,原定的广陵之行被耽搁下来。

不过酒楼的分号大家都有红利分成,这比去广陵游玩更让人兴奋。

不只他们的生活繁忙,到时江沛必然也要忙翻天,物流园归属商朝国有产业,所得银两要入国库,正式运营前,需拟定一系列的资费标准,在进行当中,试情况还要做调整。

“遗憾只是暂时的,今后两年中总会去一趟的。”

既然今年去不了,那待两年后淘淘考过童生再一起去,江沛不想让他那么早下场考院试,沉淀两年再一鼓作气,往后考。

趁着年龄小,压力不是很大,出去见见世面,当时自己不就是同游学归来的李明睿在河堤碰到的吗。

“天不早了,下饺子吧,早点吃年夜饭了,免得雪落大了路不好走。”

“好咧,今年的铜钱放的多,大家都能吃到,沾沾财气。”

…………

冽冽寒冬一过,便是和风送暖的春天,江沛期盼已久的物流基地开始进入试营阶段。因方案最初是由他提议的,且又在蒲莱辖区,祁越除了让工部的官员拟定以后各地段的资费标准,还让江沛参与草拟一份。

物流嘛,他对这一块肯定比旁人要了解,资费的标准自然根据路程的远近、货物的载重量、还有路况来制定的。

在古代,这并不是个新兴的行业,随着航运的发展,相信过不久,除了他们朝廷的船队来做这方面的生意,紧跟着还有其它商贾看到里面的利润,纷纷加入进来想分这个大蛋糕,现代社会有点名气的快递公司都有好多家。

因而必须要有强大的竞争力才能脱颖而出,这点江沛还是有信心的。

首先朝廷的船只多,对于加急的物品可以做到专线专送,节省了岸边停靠的时间,提高主顾的满意度。

其次,在应对货物面临的风险方面,他们凭着整个商朝国库在后面撑腰,有着强大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因操作不当造成的翻船事故或物品丢失破损,给主顾们造成的损失,在原价赔偿的基础上还能承诺再加些务工补偿。

再者在盈利的基础上,朝廷的运输船队能保证不随意提价,以最高的性价比为主顾服务。待他们各种类型的船只性能改良后,更是如虎添翼,如果再与陆上的驿帮相结合,完全可以做到物流业的垄断。

不过江沛并不一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百家齐放,良性竞争,才能促使彼此不断进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