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户之家(9)

作者: 小树要长高 阅读记录

作为现代人,他骨子里并没有古代严重的尊卑观念,不自觉的语气自然的与李明睿聊起天来,显得不卑不亢。

“恩,祖籍广陵现居长平,出来游历采风,刚好路过你们洛水镇,赶上朝廷加固堤坝,想来凑个热闹。”李明睿裤腿挽起,双脚泡在热水里,半真半假的对他说。

“万岁爷仁慈,修筑堤坝是惠之于民,功在千秋的大好事!”江沛听他说是从长平来的,又是读书人的语气,再加上衙役与伙夫对他不同寻常的态度,思维瞬间发散,他该不会是朝廷的官员吧,或者像明朝的锦衣卫一样?

他担心说了不该说的话,惹来杀头之罪,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赞扬皇帝肯定没有错。

李明睿见他刚才还落落大方,淡定自然,此时话风突转,没头没脑的来这一句,转念一想,瞬间明白了他的想法,似笑非笑的瞥他一眼。

“是啊,只盼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不再为疾苦所累!据传钦天监的人推测,近一年会有洪涝,因此圣上才再次修堤。”李明睿叹了一口气说道,游历了近一年,他觉得百姓才刚刚在修养生息中缓过劲,如果再经历自然灾害,那岂不是又要陷入困境之中。

而且蒲北平原已两个多月没下雨,目前还是干冷干冷的,丝毫没有下雨的迹象,如果干旱持续到明年春上,很可能会印证了钦天监官员的话,久旱之后必有大涝,但这些担忧,他不会与一个农家子深讲的,只是顺口提了句罢了。

江沛听了他的话,心里一凉。梁朝勉强算风调雨顺十多年,虽然钦天监玄乎其神,往往夸大其词,但作为一个现代人来说,天气预报还是有点靠谱的。

他不会这么倒霉吧,穿成这样苦逼的身份,还可能要经历自然灾害,古代的自然灾害是要死人的呀。

“两年前还不是一样有洪涝,多亏朝廷有先见之明,提前把蒲河大堤修好,才免于灾害。这次万岁爷又再次加固大堤,再大的洪水也能给挡回去!”

江沛一副全心依赖朝廷的样子,李明睿想想也是,现在没必要这样忧心忡忡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随后两人又聊些其它方面的,李明睿问了江沛的家里一些情况,田地经营如何等等,江沛寻着记忆,把知道的情况经过思索组织语言,一一答复。直到盆里水彻底凉了,两人才离开。

他们上了大堤后,李明睿有单独的帐篷,江沛则要回到十几人住的帐篷中,这时候大家都已睡着,十几个汉子发出的热量很可观的,比外面暖和很多,但味道很酸爽。

他本来要到河边趁着没人把脏衣服衣服换下的,结果遇到李明睿没换成。于是抹黑把中衣与内裤换下来,外衫与外裤没换,凑合着穿吧,这个时候没条件可挑剔。

江沛躺在床上,擦过身子换上干衣舒服多了,头挨着枕头眼睛一闭便陷入梦乡,没精力再去想其它事情。

第二天卯时天未亮,衙役已开始敲起床锣。真是残忍啊,江沛躺在床上,眼睛困的睁不开,真希望再一睡不醒穿回现代。

身旁的民夫都已打着呵欠起床,响起木板床唧唧的磨擦声,他咬牙坐起来穿衣,感觉身上比昨天更痛,但现在可不允许你起床困难症发作。

签到排队吃过饭后,他正准备到大堤上干活,这时一名衙役突然从身后喊住他,让他在下方装土,不用再上去。他听了惊喜万分,转过身来,发现这名衙役是昨晚在伙房见到的其中一位。

他感激的连连道谢,用铁锨在堤坝下挖土要比在大堤上拉土轻松很多,衙役也向他点点头,转身离开。

晚上下工后去水边洗涑时,江沛没再碰到李明睿,他没厚脸皮去伙房蹭热水,他知道衙役给他换工种,应该是看李明睿的面子,一面之缘换来这样的好处,他很知足。

几天后,他们的任务终于完成,预示着今年的徭役任务结束,前天朝廷官员下来验收后,点点头表示合格,完工的那一刻,大堤上都是农夫的欢呼声,江沛也喜不自禁,终于可以回家了。

他们这些农夫一锨土一锨土,把这宏伟的蒲河大堤给修筑起来,流血流汗又流泪,江沛瞬间觉得古代民夫真伟大!想起李明睿说的这次加固,是为了防止洪涝灾害,希望这蒲河大堤真能挡住肆虐的洪水,佑一方百姓平安。

“二牛,快点收拾别磨磨唧唧,回去还能赶上晚饭!”李大康背着行李,站在江沛的帐篷外等着他一起回,江沛担心换洗的衣服不容易干,把家里的薄衣全都带到工地上当里衣穿,再加上两双棉被,行李还是有点多。

“大康,急着赶回去是想抱媳妇吧!”江沛帐篷里的人都在收拾东西,杏花村的村民认得李大康,现在徭役结束,大家都有了精气神,嘻嘻哈哈的开起玩笑。

“谁不想抱着婆娘睡啊,你们不想啊?”李大康背着行李也不嫌累,跳起脚扯着嗓子喊。

“哈哈……想,老婆孩子热炕头,谁愿意睡这冷帐篷啊?”

“不知道我家二狗子会叫爹了不?”

“二牛!咋不吭气,是不是想你的兰香妹子啊,你小子走了什么狗屎运,娶这么俊的媳妇!到时候席面可要办好点!”

……

江沛刚开始不太适应这些农家汉子粗鄙的谈话内容,不过听多了便慢慢适应了,他们性格大大咧咧,没什么心眼,打起交道不累,不像上辈子的工作,一个小小的办公室,却时时上演现实版的甄嬛传,说句话还要绕几道弯。

背着行李走那么长的路,即使快要立冬,江沛还是出一身汗,一路上他也加入大家的谈话中,兴致颇高的聊起家常。

到村口时,天色已黑,江沛与众人道别后,熟门熟路的往家赶,原本寂静的村庄因他们的说话声,响起此起彼伏的狗吠声。

“爹,娘,我回来啦!”他拍着院门大声喊。

“二牛回来啦?”

“二叔!”

“二牛回来啦,刚好正吃饭呢?咱娘算着这两天你该回来了!”江大牛给江沛开了门,接过他背上的行李,高兴的说。

江沛把包裹交给大牛,弯下腰去摸平儿的小脸,江沛挖土挖的手上起了一层薄茧硬硬的,平儿觉的硌脸,笑嘻嘻的避过去。

“二哥,洗洗手!”

这里冬天饭烧好后盛出来,会立即把锅给刷干净,倒入冷水就着热灶把水温着,江沛回来后,江家的饭刚盛上桌,灶房里亮起微弱的灯光,不时的还炸着灯花。

“春枝,和面糊给二牛摊个鸡蛋饼,这才去几天看把人给瘦的!”李氏把江沛拉到油灯边,仔细打量着,见他比去时瘦了一大圈,心疼坏了。

“哎,二哥你先喝碗稀饭,我很快就好!”江春枝把脸盆放下后,手脚麻利的拿面瓢舀面粉和面糊给江沛煎饼,李氏走到灶旁坐下帮她烧火,小李氏见她们娘俩这样为老二忙活,撇撇嘴。

江沛想说不用忙活,被李氏瞪了一眼,只好挠挠头,坐在饭桌上与江父和江大牛聊起服役时发生的事情。

第7章 修院分家

很快李氏端着半碗热腾腾的煎饼放到江沛面前,让他赶紧趁热吃,由于每次做饭都是定量的,他们不知道今晚江沛回来,因此没蒸他的馒头。

江沛见平儿望着他的馋嘻嘻的小眼神,笑着给他一块,根本没看小李氏的脸色。

“趁着你们兄弟都在,从明儿起咱们把院墙给垒起来,还有那两座土坯房子也给修修,再找个时间把三牛叫回来,咱们把家给分了。”

江父饭吃的差不多,拿起他的旱烟管,塞满粗烟丝开始抽起来,屋里烟雾缭绕,烟味冲鼻,古代可没有抽烟有害健康这一说法。

他原本打算是等到二牛成亲后再分家的,可是当他与素日交好的老友们聊起这个话题时,他们都劝他要分就趁早分。

现在老二老三媳妇还没进门,没人吹枕边风,暂时还没小心思,还听他们老两口的话,如果等媳妇过门再分家,两个媳妇一比较家产,肯定要闹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