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人谋(135)+番外

作者: 于欢 阅读记录

“因为一个不喜欢且忌惮的皇子,楚皇被迫舍弃另外一个儿子,那么他的忌惮之心只会更重。”临沂公主继续说道,“楚国皇子的死,是一个开端,他会让楚国彻底陷入内乱,齐国要借此机会图强。”

※ ※ ※ ※ ※ ※ ※ ※ ----

——楚国·章华宫——

“齐国正使死在楚国,副使逃脱回到齐国,一口咬定是彭城王所为。”琦玉跟在平阳公主的身后,将近日得来的消息一一叙述,“朝中的大臣都在力保彭城王,陛下便派人暂时围了彭城王的府邸,并将其软禁了起来。”

“我说呢,那日击鞠怎么看着不对劲,与萧怀玉同批次的那个校尉,并不是简单之人。”平阳公主走到秋千旁坐下。

“他是南阳王友,这段时间一直陪在南阳王李隆身侧,公主是怀疑李隆所为?”琦玉问道。

“李隆没有这个胆量,也没有这般精明的头脑,但是却有着野心。”平阳公主道,“各国之间只是表面上的平静,齐国当然会借助此事,搅乱楚国的内政,大臣们不可能交出彭城王,即便就算真凶是他,也会拿其他人顶罪,更何况,李康根本就不会做出这种愚蠢之事。”

“不过也好。”平阳公主又道,“不管是否聪慧,是否得宠,在我眼里,都是阻碍。”

“公主。”一名宦官急匆匆的踏入庭院,叉手道:“前往调查案件的御史与廷尉将消息传回了,是秘密传回的。”

宦官的消息来自于宫中的眼线,他走近一步,“在齐国官员身上发现了一封与楚国官员来往的书信,那名官员是楚国皇子的属官,湘东王长史。”

平阳公主被这一消息惊住,“为何是湘东王李符?”

琦玉与宦官纷纷摇头,宦官便分析道:“对李隆最有威胁的,应该是李康才对,齐国延平侯的指控,是因刺客口中的话,为何搜出来的证据却不一样。”

平阳公主靠在木靠上,似乎明白了什么,“若是证据与指控吻合,便会加重疑点,楚国的贵族皆豢养死士,行事自有规矩,这样的暴露太过于刻意了。”

“可是李符没有理由这般做。”琦玉疑惑道,“栽赃李符,岂不是太明显了。”

“李符是没有刺杀齐使的理由。”平阳公主道,“可是他却有栽赃彭城王之理,诸王夺嫡,已非秘事,宗法之下,李符作为长子,只要除去了最有声望的皇子,便能顺理成章的获得群臣的拥戴。”

“好生高明。”琦玉与宦官纷纷惊叹道。

“且让他们争斗吧。”平阳公主说道,“和谈只是表面宁静,这个天下迟早要乱,也迟早要凝一。”

“公主,昭仪的忌辰,您还去桂阳郡么?”琦玉小心翼翼的问道。

平阳公主的生母薛氏,生前曾为昭仪,薛家祖地在桂阳郡,薛氏死后并未入皇陵,而是迁入了薛家祖地。

平阳公主叹了一口气,“薛家为楚国满门忠烈,最后却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我若不去,这世间还有谁记得呢。”

※ ※ ※ ※ ※ ※ ※ ※

——竟陵郡——

萧怀玉动身离开的消息,传到了竟陵县令以及竟陵郡守耳中。

竟陵郡守遂派人于中途将之拦下,并屈尊亲至,邀请萧怀玉入城赴宴。

“陛下应允校尉三日,只是回乡的三日,至于途中长短,全由校尉,如今大将军还在楚京,校尉不必如此着急。”竟陵郡守道。

这样耽误行程之事,萧怀玉显然有些不愿意。

竟陵郡守便将萧家的户籍之事抬了出来,“想当初竟陵县为流民添补户籍时,还是经我之手,萧校尉以农户出身,有此成就,着实令人惊讶。”

不会官场迎合的萧怀玉,三言两语就被竟陵郡守说得无法拒绝,只得应下,入城赴宴。

竟陵郡守之所以如此做,只因看好了萧怀玉往后的前途,故而想要拉拢。

恰逢郡中端午,不懂拒绝的萧怀玉,在盛情邀请之下只得留了下下。

第二日,萧怀玉便向郡守请辞,无论郡守如何挽留,萧怀玉都坚持要走。

“竟陵郡有朝廷分设的学府,每年都会向楚京送去人才,今年恰好有一些空缺的名额。”竟陵郡守意味深长的看着萧怀玉。

萧怀玉显然没有听懂,于是推辞道:“我已从军,并没有想入学堂的想法。”

竟陵郡守听后,表情僵硬的笑了笑,不由的直白说道:“萧校尉还真是风趣,我听竟陵县令说,令弟一直在读书。”

听到这儿,萧怀玉似乎懂了什么,她惊慌的说道:“我可以再留一日,等令爱回来与之相见,但是这入学一事,还请郡守无论如何都不要让我的弟弟进入竟陵郡的学府。”

楚国置十大学府于地方,其名额数量十分有限,进入学府,便有入京有做官的机会,天下学子无不向往,竟陵郡守对于萧怀玉的回答很是诧异,“萧校尉是不愿让令弟踏入官场?”

萧怀玉无法说出实情,于是说道:“官场险恶,他不懂人心,这个家中有我就足够了。”

“原来萧校尉是担忧弟弟的安危,当真是手足情深。”竟陵郡守对眼前这个敦厚的武将又增添了一丝好感,兄友弟恭,觉得是可以托付之人。

如此一来,萧怀玉的行程便再次耽搁,在竟陵郡停留两天之后才踏上返京的路程。

——楚京——

经过半天跋涉,萧怀玉快马加鞭回到了楚京,然而当他骑着青骢入城时,却发现城门口多了盘查的禁军。

萧怀玉拿出验明正身的东西,这才被放入城中。

上一篇: 她不可妻 下一篇: 重生后我再次翻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