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谋(202)+番外
尽管他们的旗帜颜色不一,但作战时,各部都十分齐心。
胡人作战并没有规律,而他们的习俗也与汉人大不一样,此时正是日入,军中正在生火做饭。
或许是胡人的侦查兵看见了楚军大营的炊烟,面对敕勒族的突然进攻,萧怀玉没有丝毫慌张,因为她清楚胡人铁骑强悍,但不擅攻城,所以西北军能仅靠一万人马坚守至今。
然而郑珩得知胡人来攻,本就因为皇帝的敲打而憋着一股怨气,所以当即下令开城门,帅军出城作战。
原先的西北守将赶在大军出城前阻拦,“大将军,胡人的铁骑十分强悍,但他们不善于攻城,况且现在风沙太大,不利于楚军作战。”
“胡人不善于攻城,那么附近的村落怎么办?”郑珩假惺惺的关心起了西北的百姓,“就因为西北守军的畏缩,才让诸胡以为楚人好欺负,燕国能够主动出击,将他们赶出燕地,难道楚国就不能吗。”
“可是大将军,此次来犯的胡人,是敕勒族。”守将再次提醒道。
敕勒二字,让西北原守军纷纷恐慌,而郑珩却并没有放在心上,此刻他满脑子都只有立功,一雪在东境安州的耻辱,重新获得君王的信任,将功折过,“我曾听父亲说过,敕勒人的部落分散,每一个部落都有君长,但却没有统一的指挥,少时我也曾随父来到西北,击退过胡军,这样的敌人,又何惧之有?”
最终,城门还是被打开了,郑珩带着一万人马出城迎敌。
萧字营也赶到了城防地,王大武看着出城作战的主力军,“大哥,你不是说过,来到西北最要注意的是敕勒族吗。”
萧怀玉来到西北后就与麾下将士们分析了西北诸胡的情况。
当城楼上的守军发现是敕勒族,郑珩依然选择正面抵抗时,萧怀玉并没有出去阻拦。
除了她知道郑珩不会听从外,也从那阵烟尘中发现了敕勒族这次攻城的人数并不多,似乎是在试探。
“敕勒人在试探我们的兵力。”萧怀玉说道。“出城作战,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只不过…”
萧怀玉挑起眉头,“以郑珩的性格,难保他之后不会轻敌。”
萧怀玉握着腰间的佩剑,忽然在城楼下看到了正在布防的守城将领。
在他的记忆中,郑珩全军覆没逃走后,守将孤身一人带着残兵坚守了整整一天一夜,但因为没有援军,最终城陷身死。
他没有像郑珩一样逃走,这是西北军最后的骨气,也是萧怀玉能够打赢反击战的重要原因。
萧怀玉思索了一番后,决定找到守将达成合作。
第109章 郑皇后与薛妃
太康四年八月,秋
由于萧怀玉陈书自辩的血书是由廷尉呈上,故而并非密事。
在章华宫的平阳公主早就知晓郑珩借天灾弹劾萧怀玉一事,但却没有出手阻止,直到陈文泰派人抓回了郑珩的亲从,为萧怀玉洗脱了罪责。
萧怀玉被释放,那么郑珩诬陷朝廷命官之罪就会坐实,但皇帝并没有公开审理,也没有处置郑珩,只是派了心腹宦官前往西北,以示天子的宽容。
“当真是愚蠢至极。”平阳公主看着自己舅舅的做法,不但没有将人除去,还使得自己受到了皇帝的猜疑与敲打,“若不是他忌惮陈文泰与萧世隆,又怎会如此重用舅舅,替他掩盖罪行。”
“萧怀玉在西北狱中写了一封陈情表,陛下看了之后,就将他无罪释放了。”琦玉从旁说道。
“她连字都不识得,哪里会写什么陈情表。”平阳公主却很质疑道,“这恐怕又是陈氏父女所为。”
“公主,伪造这种东西可是欺君之罪,极易抓到把柄,公主说陈氏聪慧,应当不会如此。”琦玉分析道。
自从梦醒之后,平阳公主的心越来越乱,对于舅舅郑珩想要铲除萧怀玉的做法,她原先是想要制止的,但一想到萧怀玉不肯依附于她,平阳公主便压下了自己的好奇之心。
南阳王李隆死后,李康便从军中脱离出来,并除去了军职,削减了手中权力。
皇帝偏爱的儿子,便只剩下了竟陵王李宣,然而当皇帝提出让李宣出班外廷时,却遭到了李宣的拒绝。
“那信当真是从西北来的?”平阳公主并不确定,所以又问了一遍,因为她所知道与了解的萧怀玉,是从进入军营开始才识字的。
琦玉摇了摇头,“廷尉是如此说的。”
“他没有惩处舅舅,此书也必然不会公开。”平阳公主说道。
琦玉当即听懂了平阳公主的意思,“奴知道了。”
平阳公主旋即起身,“许久没有入宫,去探望一下母亲吧。”
“喏。”琦玉叉手道。
※ ※ ※ ※ ※ ※ ※ ※ -
“西北急报!”一匹快马自西北各个传舍相接,疾驰于楚京的官道上。
——楚宫·勤政殿——
皇帝处理朝后奏疏以及各地公文的大殿中,每日都有洒扫的宫人与内侍。
“陛下。”中侍中贾舟满脸欢喜的踏入大殿。
正在阅览地方奏报的皇帝抬起头,“何事如此惊慌?”
“西北军报,郑珩将军初到西北便斩杀了敕勒族一支人马,足足数百人。”贾舟将军报呈上。
盘踞西北的胡人困扰了楚国多年,如今大军出征首战告捷,无疑是给了内忧外患的楚国朝廷一颗定心丸。
“好啊,好啊。”皇帝连说了两个好字,并为自己秘密处理郑珩一事而感到庆幸,仅一战,他便重新信任起了郑珩。
皇帝旋即起身离开了勤政殿,“朕要好好嘉奖西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