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甜妻小萌宝(176)

作者:七星草 阅读记录

上午爷爷买了羊排,菜园子里有鲜玉米,正好做个羊排玉米煲,这个可以放在陶罐炖着。

家里有鸡蛋,西红柿,土豆又可以做两道菜,西红柿炒蛋,酸辣土豆丝。

加上之前莫慧慧本来就要做的地三鲜,陈醋小花生,爽脆素三丝,凉拌黄瓜,炒小青菜,足足九个菜,加上妈妈刚才做的香酥肉饼,就十个菜了。

虽然没有酒店里做得那么好看,但味道很不错。

且说那边的周伟泉和莫相山聊黄金梨树的事情,莫相山的回答也很顺溜,毕竟之前他已经跟别人说了好多遍了。

从莫相山这里,更加坚定了周伟泉发展特色农业的想法。

吃了黄金梨,周伟泉赞不绝口。

聊天也很开心,周伟泉居然在不知不觉中聊了三个小时。

现在已经下午六点了,肚子有些饿了。

那边莫小米,莫慧慧已经做好饭了。

莫小米撤下果盘,端上来刚做好的菜,排满了一桌。

莫相山就贡献出他酿的老酒,准备和客人喝一杯。

即使客人不喝,周管家也很能喝嘛!

第三百一十三章 老百姓的祈盼

313

看到桌子上的菜,周伟泉算是真得相信,梨花湾的日子好过了。

这一桌菜,就是在县城请客,也不过如此。

“俺们老百姓,就是希望政策好点,其实就给我们修条路就行。”莫相山喝了酒之后,又打开了话匣子,“东西能卖出去,家里生活好了,孩子也能读书。”

“是啊,我看咱们梨花湾的日子就不错,这也是您老带来的致富啊。”周伟泉笑道,“只是这个黄金梨能推广到其他地方吗?”

莫相山摇摇头,道:“这个我不清楚,但我们梨花湾种不活其他的果树。可能是和当地的土质有关系。上次我在周老弟家里的电视里节目,那里的专家好像这么说的,所以我觉得是否推广还需要检查一些土壤,做一些实验再说。”

哎呀,这莫相山果真不简单啊,哪里像是一个农村老头啊。

就冲这觉悟,想法,比一些机关干部还高啊!

“对,还是要请专家来看看。”周伟泉道,他要联系农业大学的一些专家过来考验,调研,争取把郎峰县梨花湾这一带的的经济搞上来,如此才能更觉凸显出“想致富,先修路”的口号。

晚上,宾主尽欢。

顾言泽只是偶尔同莫小米说几句话,其他的时候,都在听二舅舅和莫爷爷讲话。

晚上回去的时候,周伟泉有些兴奋,拉着顾言泽说话,絮絮叨叨的,不像白天那样严肃。

这样顾言泽对这个舅舅多了一些了解。

第二天,周伟泉吃过早饭之后,就带着秘书回市区了。

他现在已经有了明确的思路,只要规划安排好,一定可以在任期内,发展好云市的经济。

周伟泉走了之后,莫小米忍不住跟爷爷说了快要修路的事情,让莫相山大喜过望。

“小米,这是真的吗?”莫相山激动,多少年了,他们盼望了无数年,都没有成功。

现在听到莫小米这么说,莫相山有些不相信。

“爷爷,反正小哥哥说过几天就有人来修路了,县里会来跟村支书说的,而且还会发动村民,去修路,有报酬的。”莫小米回答,“入冬前,就能修好!”

“哎,别说给酬劳了,不给我们也愿意修路啊。”莫相山激动道,有些忍不住了,“我得去跟村支书说说,让他早作准备。”

莫相山兴冲冲出了家门。

“以后有了路,咱们去县城也方便了。”莫慧慧感慨说道,“就是赶牛车,只需要三个小时了,如果开车,那就更快了。”

“是啊!”莫小米附和,只是他们家老弱妇孺,估计没人开车,只能继续牛车了。

无所谓了,反正他们也不经常去县城,牛车就足够她们用了。

果真,在半个月之后,县里负责交通的工作人员王干事来找莫向前,商量着修路的事情。

因为这条路,连接梨花小学附近五个村子,经过勘测总共四十五里公路。

不是说从梨花湾到三岔道口四十五里,主干道加上链接五个村子的路,加起来才四十五公里。有的地方,太过陡峭,必须要修成坡度,并且在边上装上防护措施。

第三百一十四章 通路,上贡

314

每个村子出五十个壮丁,一个人一天十块钱,包中午一顿饭。

现在还没没到秋收,所以村民有空,听说修路了,即使不给钱也愿意干。给工钱,那更乐意干了。

甚至那些上了年纪的,期盼了一辈子的公路,终于盼到了,在家里坐不住,也过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分文不要,自愿帮忙。

希望这条承载乡亲们无数希望的路,可以早日修好,通车。

有专业人士测绘指导,加上民夫的热情高涨,每天干活,特别卖力,像是用不完身上的力气一样。

金秋十月,到了一年中最重要秋收了。

修路的工作,只能有工程队的那几十个人干活,村民回家秋收了。

天公作美,半个月的秋收很顺利,把粮食收上来之后,男丁们又去修路,希望能在冬天之前把路修好。

莫相山上了年纪,不能去修路,但他比其他人更加激动。

几乎每个星期都去集市上买半头猪,一百多斤的肉,让负责做饭的人,做了给村民加菜。现在谁不知道莫相山的大名啊!

即使刘家村的村支书,也对莫相山大家称赞。

这条连接着郎峰县最偏僻,最贫困的一条路终于连上了三岔道口的路,成了名副其实的三岔道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