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风月佳时(30)

作者: 吴轻言 阅读记录

为何偏偏是景萃院里头…… 不仅是觉得陆长风难伺候,方才听了李训家的一番话,她深知这景萃院绝不是什么岁月静好的太平之地。

怕是整个陆府最复杂也最腌脏之处。

不仅景萃院中的,甚至陆老夫人院子里,还有这外院诸如下人房等地,也是一样的削尖了脑袋往里面钻,想尽了手段引起陆长风的注意。

尽管据说这个陆四公子每年只在江陵住一两个月,也挡不住那些丫鬟们的蠢蠢欲动。

而现在,陆长风刚刚好,不早不晚地,来了江陵。

可以想见,稍稍有些姿色的丫鬟,一个个估计绞尽了脑汁在想法子能一朝飞上枝头,没那个容貌的,也如李训家的一般,四处拿眼窥视,谁瞧着有那个福分,可以押宝赌一把,买定离手,亏了也与她们不相干。

此时去景萃院,她怕不是要被人活吞了吧? “怎么样?写了吗?” 蒋佳月点点头,“写了。”

看样子李婶是识字的,李家在陆府也有头有脸,怎么会娶了一个不认字的儿媳妇?难道不打算把这门营生做下去了? 她脑海里闪过乱七八糟的想头,居然还冒出这么一个疑惑来。

“写了什么?”李训家的急切道。

“我也没读过书,只是跟着弟弟学了自己的名字,实在认不全的,嫂子别笑话我。”

蒋佳月并不想此时就叫她知晓,那必然又会说许多不三不四的话与自己听,索性露出个不好意思的笑来。

李训家的脸色这才换了回来,笑的亲切,“女子无才便是德,学的多了心思就多了,你这样的最好,嫂子怎么会笑话你呢!” “对了。”

蒋佳月合上簿子,“我娘嘱咐我带了东西给她以前的姐妹,谁知我与嫂子投缘,坐了这么久倒把这事给忘了,正好李婶不在,今日还能躲会子懒,以后怕是没什么空闲了,不如……” 她站起身,局促地看着李训家的。

“这有什么,什么东西等二丫回来叫她去送就得了,晌午就在嫂子这里吃饭!” “不不不,既然是长辈,合该我亲自去拜见的,否则叫我娘知道了还不知怎么训我呢!” 蒋佳月伸手去拿行李。

她倒不是故意编了诓人,若香怕女儿进了陆府无依无靠被人欺负,昨儿夜里告诉她,有什么事不懂的尽可去寻自己当初在府里时结交的一个小姐妹,还特意拿了两双不曾用过的鞋垫子叫她带着去。

这是她们家如今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那……要不要我带你过去?”李训家的就道。

蒋佳月摆摆手,“哪能劳烦嫂子,我娘说那人在针线房里头当差,嫂子只管告诉我怎么走便得了。”

“针线房啊,你从来时的路出去,沿着大路走,在第三个岔路那里左拐应该就是了,若记不清,路上遇着人问一声也行的。”

正是日头大起来的时候,李训家的也不过是嘴上客套一句,听她说不用,就拿手左右比划了几下。

蒋佳月道了谢,便出了下人房,往她指着的路走了。

李训家的眼见着她走的远了,小姑娘背影纤细,虽不似旁人那般款摆腰肢,却也十分耐看。

她咂咂嘴,哼起了小调儿来。

又随手办了几样事,吃过晌午饭,便大半个身子窝进了椅子里,搬了个小桌子,上头摆了茶水等物,对着门外嗑着瓜子儿。

先前那些人儿便一溜儿地过来跟她打听。

“啧啧,这小姑娘长的水灵,我和你公婆做了这么些年邻居,怎么都没听说过?” 李训家的把人都让进来,一起磕着瓜子,嘴里冷哼了一声,不咸不淡地道:“哼,这事啊,她那可捂的死紧,一个字儿也不会往外蹦的。”

“为甚?”妇人脸颊上有两坨晒红,抓了一大把瓜子揣进兜里,问道。

李训家的小声道:“丢人呗!” “丢啥人?那你跟咱们说说?” “我?我啥也不知道,只听说有这么一门亲戚,人家找上门来了,能不赶紧招呼吗?” 李训家的也不傻,夜里听进耳朵的那些话是绝不能从她口里出来,否则公婆还不知道怎么拿捏自己。

一个做奴才的,还寻思着给儿子纳小,也不怕笑掉旁人的大门牙! 她想起这件事就来气。

自己嫁进来才一年,肚子里没货怎么了?还不是她儿子不顶用,折腾不了两回就喘气…… 只是心气不顺归心气不顺,李训家的还是知道这里头的分寸的,自家的事胳膊折了也要往里塞,没有让外人看笑话的道理。

妇人见她不说,也没法子,转而问道:“那人家上门来做什么?” 其余人等也满面听风儿的竖着耳朵。

“做什么?做丫鬟来的。”

“哎呀……哪有这么大年纪还来做丫鬟的,你也不能拿人开涮呀!” 有人就不满地嘀咕。

这李家在府里很有些体面,寻常看人也有个眉高眼低,齐氏自觉在媳妇子里最得意,这李训家的也不遑多让,因此平时就有些不恭敬,别人嘴上不说,心里到底是生了嫌隙的。

只是李家手里有权,他们也奈何不得,也只有忍着。

但今儿来的都是和齐氏差不多年纪的,算不太正经的长辈,李训家的这般随意的口气自然叫人不快。

李训家的眼一瞥,“怎地,我还能骗人不成?” 齐氏一进远门,看见的便是这样一个情形,气的嘴都歪了。

“你个好吃懒做的败家娘儿们!”嘴里骂着就走过来,唬地李训家的一把搂过小桌上的瓜子,还从人手里拽出来几粒,赶忙装进了盘子里。

☆、第三十九章 好吃懒做(加更)

“娘,这么早就回来了?”李训家的就有些讪讪地。

“还不回来?勤等着你把这个家败完哪!” 齐氏剜她一眼,落在地上那一堆堆小山似的瓜子壳上,心疼的割肉一般。

李训家的一瞧,连忙问道:“小叔子可还好?都习惯吧?要是缺个什么针头线脑的,娘只管开口……” “哎呦我说桂花,你可真有福气,讨来一个这么勤快的儿媳妇呢!”方才偷偷揣了一把瓜子在兜里的妇人赶忙打了个圆场道。

“哼!”谁知齐氏冷哼一声,“有福气你也讨一个进门?” 那人一愣,脸色顿时紫涨起来。

她自打成了亲,一连生了五六个女儿,就是没得一个儿子,大半辈子都为这事矮了一头,往常众人互相顾忌着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也鲜少去提及。

哪知道齐氏今儿心气正不顺着,自然懒得去管她难堪不难堪,冲口就说了出来,当众给了她好大一个没脸。

妇人心里没底气,一声儿也不出,捂着脸转身快步就出了屋子,往家里头走去。

其他人见齐氏面色多有不善,亦都捂紧了手里的瓜子儿,纷纷客套两句走了。

齐氏见人都出去了,一转身就阴沉着脸看李训家的。

“趁我不在家,要翻天了是吧?你这好吃懒做的小蹄子!光吃不下的老母鸡!我让你吃!让你吃!我儿怎么就娶了你这么一个讨债的,连个蛋都生不出来,和你那死鬼娘一个德行!再过两天看你还吃不吃的下去!” 一行说,一行四处找东西要甩她两下。

李训家的睁大了眼,壮实的身子绷的死紧,眼底深处聚着一团光,是又惊又怕,又恨又怨。

她心知当初齐氏撺掇着要李训娶自己,不过是贪图自家没个姊妹,想要得了她爹娘老子一辈子存下的积蓄。

如今既进了门,银钱到手,齐氏反倒日日用这个拿捏她,还隔三差五惦记着给李训纳个小的进门。

“娘,娘!”她想起来便气的咬牙切齿,却不知齐氏在外头惹了什么不痛快,拿自己撒气是小,就怕她真一狠心给李训讨个小的回来,因而不得不开口。

眼看齐氏在墙角找了根鸡毛掸子,她忙道,“娘,那谁……姓蒋的今天来了!” 果见齐氏手底下一顿。

她将鸡毛掸子“啪”一声搁在桌子上,眼里的光比李训家的更盛,似乎是从牙齿缝儿里发出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