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难公子的发家日常(12)
富贵公子狎弄侍女的故事,就是孙莹灵机一动现编的,她没有见过任何一个昏迷不醒、活不过三个月的。
张娘子:“人家做过宫女,从京里回来的,听的见的不比咱们多?”
张铁牛:“她是知道的多,但你从她嘴里听过一件好事没有?”
“小产的、一尸两命的、被毒死的、被推下荷花池的、照她这么说,京里没一个活人了。”
张娘子:……
倒也是。
谢澄安的嫂子是孙莹的小姑子,媒人是孙莹的大姑子,真像她说的那么可怕,她们就不会和萧家牵扯到一块了。
散播谣言的人不知那是谣言?天知道,但只有“信了”靠近萧家者杀无赦,他们对萧家的避之若浼才能多一份心安理得,对合伙占萧家便宜才能多一份理直气壮,倘若日后萧家起来了……
薄田两亩,破房一间,一家子老弱病残,他们不觉得萧家能起来。
张铁牛:“娘为啥不让你和孙莹打交道?就是因为她太爱编瞎话,你还不听,嫌娘挑你毛病,自己动动脑子。”
张娘子筷子一摔:“我没脑子?我也是为了一家老小着想!”
张铁牛:……
两人开始了一个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了,一个觉得自己委屈得不行的别扭模式。
张铁牛万不该觉着媳妇把话听进去,就飘了,话说多了迟早犯错。
张娘子已经被张铁牛说服,正觉着从前轻信孙莹有些没脸,那句动动脑子就撞到了枪口上,她也是要面子的。
谢澄安来取笋的时候,张铁牛刚把自己媳妇哄好,谢澄安挑了三颗水分充足的笋,放在桌子上:
“立春前后的笋口感最好,给嫂嫂和小侄子尝尝鲜。”
呃,谢澄安刚到门口就听见里面在吵架,便假装路过,在土坡上看了会儿风景,还捡到一块好看的石头。
白白的,明明很漂亮,可是他们总是说他幼稚,谢澄安四下看了看,发现没有人注意这边,便把小石头抹干净了,揣在了兜里。
等会儿再去,事情解决了当然最好,若没有解决,就是一时半刻解决不了,这时候有客,还能让他们冷静一下。
这笋虽然不掏钱,但进山的路并不好走,挖起来也很费力,张娘子不好意思收:“这怎么行,你快拿回去。”
谢澄安:“张大哥经常教我爹种田,我们早该来谢了,是我们来迟了,嫂嫂收下吧,我还有很多呢。”
张铁牛送谢澄安出门:“怎么没拦着?”
谢澄安:“总得试一试。”
张铁牛:“行,要帮忙的话吭气。”
谢澄安:“诶,谢谢张大哥。”
谢澄安有些犹豫要不要跟他公公一起去,不是不想为萧家出头,是出头太多了,村里人会看不起他公公婆婆的,想获得尊重,就不能永远缩在后头。
公公的样子像是气急了,加上他科普的家长里短,这次若能把钱要回来,就能告诉所有人他们并非软弱可欺。
谢澄安正犹豫,魏家二房的大孙女魏翠翠远远地就喊了好几声澄安哥哥,萧远之便主动松口让谢澄安去玩。
谢澄安才不想和魏翠翠玩,她是除郑丰收之外第二个爱黏他的人,便别了魏翠翠,绕道张铁牛家取笋,若洗完笋他公公还不回来,他就加入战局。
但谢澄安总觉着自己忘了什么事儿,洗笋都洗得心神不宁,嘶,水真凉。
第5章 他是怕家里遭贼
萧母赵慧静是荣国公嫡女,荣国公府虽没落了,但萧母出阁以前被父母兄长宠,出阁以后被丈夫儿子宠。
正是传闻中的十指不沾阳春水,一点儿家务没干过,洗衣做饭还是跟着谢澄安学的。
他们不能像从前那样,衣裳破了就换新的,买成衣太太太贵,萧母便找到周素云,跟她学些缝缝补补的活。
缝缝补补谢澄安也会,但他上山采药、处理药材、去县城卖,每天都很辛苦。
这又是萧家唯一的经济来源,萧母怎么好意思让谢澄安教她这些?
多数时候是萧母去周素云家,但周素云偶尔也会去萧家,但在极个别人嘴里,就成了周素云天天往萧家跑。
孙莹:“潘寡妇不也是?天天往周贵家跑,说是和周大娘一起纳鞋底,纳着纳着把肚子纳大了。”
“还有姓郝的,知道自己没人要,成天里不是送鞋就是送饭,就差把想男人写在脸上了。”
孙莹是魏家大房的大媳妇,郝箐是魏家六房的二媳妇。
何娘子:“呦,周素云每回去萧家也都拿着鞋底呢。”
有唱戏的就有捧场的。
吴娘子眼睛一亮:“也不知道她和萧家老大进行到哪一步了?”
孙莹:“面儿上越老实,背地里越是想不出的孟浪,瞧那勤快劲儿,怕不是玉蕊凝花露,但凭蛟龙入。”
何娘子崇拜道:“嫂子还会作诗?”
孙莹唇角一勾,下巴一扬,脑袋往左倒,变成往右倒,眼睛始终盯着手里的鞋底,把自大和谦虚同时挂在了脸上。
孙莹:“你们是没见过京里的,那才叫厉害,今天勾搭这个,明天勾搭那个,哄得多少男人给她们花钱,不然孤儿寡母的,日子是怎么过起来的?”
周贵娶了潘兰,村里带孩子的寡妇只有周素云,倒不如直接说,你们猜猜周素云总共勾搭过多少男人?
孙莹点到为止,但是用不了几天,这个话题就会发散到离谱的程度,作为三家村舆论界的“先知”,她很骄傲。
何娘子:“你们别说,潘兰和周贵一个寡妇一个鳏夫,还挺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