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落难公子的发家日常(131)

作者:微生恒绍 阅读记录

介绍费从郑丰年这儿出,田款从魏、萧两家,当初进了谁家,就从谁家出。

端不到台面上的买卖,只有当家的人知道,他们是这样想的,每一代都只有大房能继承宗房,二三四五渐渐都变成了远房。

下一代也是大房继承宗房,二三四五渐渐变成远房,再下一代还是,只要宗房兴盛,家族就不会衰落。

人多了,不可能每一房都顾及到,即便是一家子,当家的人也真的有不喜欢的兄弟和子侄。

田地买卖这么有油水的事,他们当然只会说给下一任的当家人知道。

如今爆了出来,别说那些外来人了,本家人也惊的说不出话来,分给他们的田地那么差,每次议事都点名批评,说他们不用心、不勤快。

原来是当家的把良田卖了,还把钱装进了自己的口袋,心里那个寒啊。

虽然是上几代的问题,但是他们难免对这一代的当家人失望,县令一走,郑魏两家就开始闹分家,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魏家的当家是魏庭风的爹,魏庭风夫妇是下一任,但是老爷子还在,所以明面上还是老爷子当家,萧家是萧明允这一脉的一位爷爷,萧明允不熟。

他们在家中都是说一不二的,本来不想服软露怯,可是他们一表现出不想认账的意思,王家四个就会突然站起来,直勾勾地盯着他们,弄得他们也没有办法。

不可能自己揭发自己,郑丰年一直不说话,那就让他背了吧,说他们不了解政策,地契是郑丰年办的,他们不懂。

买卖田地不需要公证人,衙门就是最权威的,魏多田是郑丰年编来,蒙骗不懂的百姓的。

他也没得多少银子,只是郑丰年经常请他吃饭,郑丰年不告发,他同样可以全身而退。

郑丰年记账本是为了方便管理,田地太多了,时间久了,他也会忘记哪块田地卖给了谁。

没有合法的地契,所以不能闹到衙门,田地上的纠纷,全凭郑丰年从中调解。

调解得倒是公正,所以这么多年了,一直没有人因为田地纠纷而告官,一直没有人发现他们的地契是假的。

郝英一直不知道郑丰年私造官印,官印的用处大着呢,比私自进行田地买卖的罪,重很多,贪墨数额巨大,也是死罪。

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也会被套上枷锁,郑丰年顺从地伸出手去,死都要死了,也不在意所谓的面子了。

看着从前争先恐后地巴结他的那一张张脸,郑丰年还能想起来他们吹捧过他的话。

这个求过他,那个也求过他,那个也……郑丰年苦笑了一声,因为认命而变得麻木的眼神,却突然变得犀利,他看到了一个本该死去的人,萧明允,为什么?

衙役推搡着郑丰年,他永远都不会明白了,他看到的大火,只是一场障眼法。

他感受到的灼热,是萧明允用法术,让他周遭的气温,变得相对更热了而已。

萧明允搂着谢澄安,把谢澄安的脸转向了自己,不管郑丰年是有不解,还是有怨、有恨,通通冲着他来。

郝英正在按照账本上面的顺序,挨个处理,可惜有的人已经不在了。

该退的钱退了,该办的地契办了,该收的钱,也得从三大家族收回来,无主地的田款归衙门,衙门要上交朝廷,还有税收。

你情我愿的事,衙门不管,明确知道价格和田地的质量,还愿意出钱买的,这部分银子不退还给百姓,只作为田款收回衙门,无主地的田款,本就归衙门。

这一次,老百姓是占理了,但是一位成熟的县令,不可能听他们说多少,就是多少。

这不,有自以为聪明的,说郑丰年问他要了二两银子的手续费,实际上只有二百文,想通过这件事情发财?

郝英还是按着账本来,不管怎么说,没有证据不行。

领到手续费和田款的,也得摁个手印,证明他们领了,将来顶头要是查,每一文钱的去向都是清楚的。

认真起来,效率倒是蛮高的,核实信息,分发银钱,收回银钱,郝英在三家村待了五天,就全部处理完了,三十位衙役轮流守夜,倒是没有失窃。

这五天,郝英和吴仲平是住在郑丰年家的,郑丰年被押去了大牢,他家空着。

近距离接触人类的第一百三十六天,小天爷又有了新的领悟。

怪不得萧明允说,王叶子的尸体还有用,社会的进步要看整体,不能执着于个体的得失,如果无法避免牺牲,那就让牺牲变得有意义。

作为掌管三千世界的老天爷的分.身,这样的领悟让小天爷升了一级,它可以离开萧明允的识海了,不用附在某种生物身上,赶紧跟它最熟悉的人,分享一下这个好消息!

萧明允一秒没有犹豫,就把眼前的水球捏爆了,漂浮在半空中的会动的水球?别人会以为他是妖精的。

小天爷哇的一声就哭了。

萧明允:……

萧明允:“对不起。”

小·委屈极了·天爷:“我不可爱吗?”

萧明允:“我、没有细看。”

小天爷哭得更响亮了。

郑丰年的三个孩子跟着王文娟住了五天,王文娟没有一天睡得着。

她实在忍不了,便一手抱着半岁的男娃,一手抱着两岁的女娃,还有一个五岁的女娃,拽着她的衣角自己走,她来给魏五婶送孩子来了。

这三个孩子都是魏五婶带的,郑丰年每个月给她二两银子呢,魏家五房的大门,却怎么敲都敲不开。

僵尸上门的时候,魏五婶只是害怕,但是她没说什么,也没动过手,后来的事情也不知道,应该赖不着她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