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难公子的发家日常(138)
粘度不高容易散,不耐高温容易糊,这个泥行不行,他们也是在试验。
硬了不好刻字,软了还没烧,就塌架了,还好谢澄安很会和面,制作泥丁也不是很难,耐心一些,长宽高都量对就行。
先烧两个泥丁试试,失败了,换一种泥,还是失败,再换一种,终于成功了。
萧明允捏着两个小泥丁:“安郎!安郎你快看!”全身上下都写着他太开心了。
付出得到了回报,谢澄安当然也开心,但不至于开心成这样,比起烧制成功,他的开心,更多的是被萧明允影响的。
萧明允:“有心心!”
谢澄安:“有什么?”
阴差阳错的,那两个泥丁上,印上了他们的指纹,阴差阳错的,是心形。
真心实意的笑,最能感染人了,谢澄安心中升起一阵暖意。
谢澄安:“喜欢的话,就把它们留下吧。”
萧明允:“嗯!”
尾巴摇得贼啦欢。
反着刻字的过程不太容易,泥丁干了就不好刻了,萧明允便把他哥拉了过来。
都能做了袖箭,肯定也能刻了字,这个世界上,好像没有能难倒萧思谦的事。
三个小的参与着伟大的搬运工作,萧远之眼红的不行,一会儿就要过去转一圈,还时不时地咳嗽一声,我也想试试?怎么说得出口嘛?
萧明允:“爹,你要是不累的话,帮我们刻几个?”
萧远之一点也不累。
萧明允:……
他就知道。
批量生产的东西倒不必(很难)像手写那么惊艳,工整就行,父子三个的字各有千秋,但都很工整就是了。
之、乎、者、也、等常用字多刻几个,按韵分开,三千多个字模,没几天就刻完了,字模完全干透才能烤,否则会裂。
用不着盘窑,在灶台里烤就行,有萧明允用法术辅助,火候非常到位。
看着一个个可爱的小字丁,萧母再次开启鼓励模式:“我儿子就是聪明。”此处省略两千字。
萧明允:“你儿子拜过一个师父,叫毕升。”
他“师父”的生平五百字,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过程五百字,意义五百字。
萧母:“我儿子就是有眼光,能拜着这么厉害的师父。”亲娘滤镜两万米。
字模不用的时候,放入木盒保存,排版的时候,便要用到铁盘了,在铁盘的底部铺满白蜡和松膏,加热至融化以后,洒上纸灰。
将字模按版排列其中,等到白蜡和松膏冷却凝固,字模就会固定在铁盘之内,压平字模、刷墨、放纸、按压,整个印刷过程就结束了。
印刷结束,再次加热铁盘,白蜡松膏一融化,字模就会脱落,将字模清洗干净,放入木盒保存,或者排另一版,都很方便。
字模、木盒、铁盘,都做两套,一套印刷,另一套排版,非常节省时间。
没有合适的工具,木盒和铁盘没办法自己做,只能找县里的木匠和铁匠定做,木盒按韵分格,铁盘的大小和书页差不多。
交代好样式和尺寸,萧明允打算带谢澄安逛一逛,这一逛,还遇上了一桩大买卖。
九江府辖区内的安吉县安吉村,出现了一只吊睛白额大虫,咬死牲畜无数,食人数十。
县令组织了三十人的队伍进山捉虫,可是一个多月过去,都没有看见大虫的影子。
想来那大虫定是狡猾至极,聪明至极,人一多就藏了起来,县衙解决不了,只好上报到了府衙。
九江府便发布了悬赏令:不论方式,猎杀大虫者,赏银五十两。
去了十个人,只回来一个人,还是重伤,赏银提到一百两,去了二十个人,只回来三个人,一个重伤,另外两个人把他抬回来的。
赏银提到二百两,去了四个,都没有回来,三百两,没有人去,六百两,还是没有人去,九江府知府无法,将赏银提到了一千两,相邻州府都发了告示。
夏季山里不缺食物,老虎怎么会袭击村庄?搞不明白,去看看就知道了。
因为萧明允曾经把谢澄安放在过熊洞门口,所以谢澄安坚决不肯让他单独去。
萧明允的箭法虽然精湛,但是缺乏常识,在山里,每一个错误的判断都有可能致命。
九江府与淮安府相邻,气候十分接近,野生动物的习性应该也差不多。
跟谢澄安同去,萧明允确实更踏实一些,他也想带着谢澄安出去逛一逛,筑阳县早就逛够了。
事不宜迟,第二天就出发,走官道绕来绕去的,太慢了,萧明允带着谢澄安翻山,先办完正事,回来的路上再慢慢逛。
谢澄安:“还是租车吧,你省着点力气进山用。”
萧明允:“我力气大的很,放心,足够你用。”
谢澄安:“你确定?”
萧明允:“试试看?”
谢澄安:……
树震啊,不要这么刺激吧。
他们正坐在一棵大树上休息,没等谢澄安继续往歪处想,萧明允便把他提溜着,眨眼之间,又翻过了一个山头。
谢澄安:……
萧明允真是越来越厉害了呢。
谢澄安:“你知道方向吗?”
萧明允:“听说在东边。”
谢澄安:“东到哪?太阳升起来的地方?”那啥生活不和.谐,戾气有点重。
精神力不够从三家村看到九江府,萧明允便凭着感觉,一直在往东走。
东到哪儿?总有一天能看见九江府三个大字,可是现在,他有一点怀疑了。
东南西北全都是山,万一他们一直在往大山的深处走,那真的有可能看不到九江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