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难公子的发家日常(179)
萧明允:……
白眼都快翻上了天。
二十?一百?多少银子才算够?他们会不会因此变得不勤俭?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倘若在这些银子花完的时候,他们仍未找到生存之法,又会发生什么?
萧明允不了解他们的品性,也不了解他们的周围,都是一些怎么样的人。
孤儿寡母突然得到了一笔巨款,他们守得住吗?有没有人眼红?会不会发生偷盗、抢夺、谋财害命之类的事?这些,谁都没有办法保证。
这些话是冠冕堂皇了些,雨季很快就要到了,他承诺给谢澄安的新房,得赶紧张罗了。
开书局的事,不知道李秉文有没有兴趣,他还要留着银子搞投资呢。
像小天爷这样下凡玩耍的活菩萨,大概是不知道吧,他们人类,通常是先付出努力,然后才会有收获,这份收获,完完全全属于付出努力的人本身。
萧明允:“你把自己烤成豹子干,给别人补肾益气的时候就懂了。”
小天爷连忙夹紧了尾巴,躲在了鱼篓的角落。
安吉县县令是否真的仁民爱物,郝英永远不会去求证,他只需要按照萧明允的意思传达,给温家送大雁的,除了萧明允,就只有一个人,所以不难打听。
将婚书收进精心挑选的紫檀雕花锦盒,车轮碾过泥土的声音,都变成了婉转的音符。
红霞满天的傍晚,随风招展的草木,娓娓动听的鸟鸣,翩翩起舞的蝴蝶,都在恭贺佳偶天成。
新结了两个茄子都能成为新闻的三家村,买驴这么大的事,一下就能轰动全村。
更别说,他们还带回来一位陌生的男子,陌生男子对他们还那么恭敬。
不等萧父和萧母迎接他们的儿子和儿媳,也不等众人将他们围起来,问东问西,张铁牛和冯竹子先急冲冲地迎了上来。
张铁牛:“萧家二哥!澄安!你们可算回来了,我们都快撑不住了!”
冯竹子:“澄安!你快去看看吧,有好多人都受伤了,梁大夫都发脾气了。”
第71章 萧明允第一次下田
收获的季节本该喜气洋洋,可是山脚下的村庄,每年都要面临一个天大的问题——野猪。
别的季节野猪不下山,它们只在秋收的时候,闻着味儿往下冲。
代理村长魏雨顺,带领着一众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在山下守了半个多月了,野猪有时候来,有时候也不来。
前两日,众人合力猎杀了一头,就有五个人受伤,不成想今日未到天黑,野猪群就冲了下来。
虽然最终把它们赶走了,但是受伤者有十余人,没有人不思念萧明允。
梁大夫脾气不好,他一边处理伤口,一边骂骂咧咧,弄得人疼了都不敢哼一声,没有人不思念小大夫谢澄安。
听说他们回来了,所有人的眼里都冒光,但又很快面面相觑。
他们曾经对萧家避如蛇蝎,如今有事相求了,怎么好意思开口?
他们肯帮吗?众人一合计,决定让跟他们关系好的张铁牛和冯竹子来请。
打野猪是整个村子的大事,但是田地距离山脚有近有远,距离近的成日里提心吊胆,整夜整夜地不睡觉,拿着火把守在田边。
距离远的就不是很上心,每家出一个人,过来转上一圈,就算应付了差事。
萧明允家的贫地和良田,离山脚都挺远的,人家愿意实打实地出力吗?
两个月没在家,有些药材恐怕已经发霉了,谢澄安在心里筛选着还能用的。
谢澄安:“爹!娘!大哥!我们回来啦!”
赵慧静一把握住谢澄安的手,说:“好孩子,终于回来了,这一路可辛苦?”
谢澄安笑笑地说:“不辛苦。”
萧远之:“慧静吶,田那边着急,先叫孩子们去忙,有话回来再说。”
赵慧静瞪了萧远之一眼,她当然知道孰轻孰重,但是两个月没在跟前,都不让她仔细瞧瞧?
谢澄安十分利落地把纱布放进了药箱,发现没有一味药材发霉,一定是大哥时时翻晒,被家人在乎的感觉,也很好。
谢澄安:“谢谢大哥!”
萧思谦点了点头。
慌慌张张地回来,又慌慌张张地走了,天色已暗,萧父和萧母都没认出来吉祥,只当是哪个不熟悉的村里人。
两位肋骨摔断的,已经被抬回去躺着了,两位胳膊脱臼的,没等他们嚎出来,已经被梁大夫接上了。
相比之下,外伤才是最需要小心处理、也是最危险的,受了伤哪有不疼的?疼了就忍不住哎呦哎呦。
梁知水:“我年纪大了受不得聒噪,你一嚎,我手一抖,把口子再撕大一点,你这胳膊以后就不必受累了!”
那个人冷汗直冒,却不敢再哼一声,在梁大夫的训练下,每一位伤者都将成为不畏流血、不惧牺牲的勇士。
田边围着栅栏,所谓栅栏,就是胳膊粗的树枝削尖了,深深地钉在地里,再横着钉了两圈。
即便如此,还是挡不住野猪,有一半栅栏已经被野猪撞倒了,里面的稻子也被踩烂了。
他们在距离田地较远的地方挖了陷阱,但是野猪不一定会从那个方向下山,目前为止,还没有野猪掉进去过。
有人提议,在整个三家村田地的外围,挖上一圈陷阱,这个提议被否决了,掉进去的人绝对比野猪多。
对付野猪,最主要方法还是铁锹,削尖了的粗壮的树枝,还有弓箭。
三家村和临溪村所有会打猎的人,没有一个能像萧明允一样百发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