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难公子的发家日常(185)
不管萧思谦将来娶不娶妻,房间都得准备好,和萧父萧母还有萧思谦商量过,按照他们的需要做了修改,所以两座院子的格局不太一样。
萧明允解决了整个三家村的心头大患,听说他家要盖房子,很多人都愿意来帮忙。
收割的时候就要把下一季的水稻种上,忙完这些就是农闲。
砖、瓦、打地基用的岩石、粘合剂、木门、纱窗,等等,萧明允买的都是最好的。
有谢澄安和他爹盯着房子的进度,萧明允在一心一意地种植土豆,种在两亩贫地里。
萧家二公子头一回下田,还是在没有农活的时候,又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说风凉话的,萧明允并不理会,好奇的,他也不藏着掖着,只实话实说,他不确定这个好不好种,能不能吃,他只是在试验。
何娘子:“咋不种确定能吃的?”
孙莹:“田是人家的,人家想种什么种什么,哪怕人家种花儿呢。”
吴娘子:“地都糟蹋了。”
孙莹:“富家公子的想法你不懂,只要人家开心,那就不算糟蹋,人家又不缺钱,种着玩呗,哪懂咱们的艰苦?”
虽然大家都愿意来帮忙,但他们还是决定给大家发工钱,如此一来,大家伙干得更卖力了。
李秉文千里迢迢,找到三家村的时候,他们的新房已经盖好,并且请了客,新房要请人闹一闹才能住,住进去了。
破院也没有闲着,驴养在那儿,怕它孤单,萧明允还打了两只母羊,抓住母羊,小羊就会自己跟上来。
明年春天把母羊往山上一放,揣了崽以后再抓回来,这样他们就不愁羊肉,也不愁羊奶了。
萧明允还抓了一些鸡鸭鹅,吉祥负责照料一家人的食物们,每天一碗羊奶和两个鸡蛋,是谢澄安必须要吃的。
茅草变成青瓦,不怕被风吹跑了,泥墙变成砖墙,不怕被雨冲塌了。
窗纸变成纱厨,木板拼凑的漏风的门,变成了结实好看的黑漆大门,原本暗淡的山村一角,现在崭新光亮。
破烂的桌椅板凳,通通换成了紫檀木,萧明允还给谢澄安打了两组漂亮的药橱,不再见了,家徒四壁、风雨飘摇的日子。
萧明允送给谢澄安的桂花,种在了花盆里面,也搬进了新房。
新结了两个茄子都能成为新闻的三家村,盖房子这么大的事,当然会被热烈地讨论。
何娘子:“比你家的祖宅不差。”
吴娘子:“我瞧着,比你家还要气派。”
孙莹:“咱们小老百姓,怎么能跟御史大夫比?人家是监察百官的,逛青楼被撞见,塞一千;赌钱被撞见,塞两千;”
“强抢民女的、打死人的、塞上一万两万,便可以当做没看见,人家说句话、点个头,就能发了大财,咱们可比不了。”
魏姝姝:“萧家刚来的时候是什么境况,大家都看到了,你怎么睁着眼睛说瞎话?”
“分明是谢澄安进门以后,他们的日子才好起来的,这姻缘吶,适合的,就旺财,不合适的,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说魏家开始走下坡路了,可是孙莹的婆家,也是魏姝姝的娘家。
吊诡的地方在于,自从谢澄安把萧明允“冲活”,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以后,找魏姝姝保媒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俗话说得好,钱是人的胆,曾经一起说说笑笑、一起精打细算的姐妹,开始抬着下巴看人,请媒人要用银子请。
家具比房子还要贵,萧明允本来想留上一点银子做生意的,但是从小到大养成的消费习惯不好改。
萧明允什么都想要好的,差的看不到眼睛里,打虎的赏银,加上打野猪赚的二百多两,已经不剩什么了。
要不是卖人参还赚了二百多两,萧明允又要整夜整夜地抄书维持生计了。
好在郑、魏、萧三家,宗房的宅子也极好,否则他们就太扎眼了。
院子大了,能种的菜也多了,谢澄安正在给他的蔬菜宝宝们浇水,眼前却突然光线一暗。
一位珠光宝气的公子,扶着他们家的门,大口喘着粗气,说:“请、请问,萧、明允住这儿吗?”累得扇子都扇不动了,额头上的汗啪嗒啪嗒地往下掉。
萧明允说过,他有一位富二代朋友要来找他,难道就是这一位?
谢澄安点了点头:“你等一下。”哒哒哒地跑去了书房。
土豆的种植方法,是萧明允从科技界里学的,不一定完全适用于这个世界,萧明允正在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谢澄安给的意见,修改一些注意事项。
谢澄安趴在萧明允的耳边,还用手挡着,说:“有一位圆滚滚找你。”
圆滚滚?把胖说得这么可爱,小郎君该不会是在勾引他吧。
萧明允就笑了:“是李秉文。”
看见萧明允,李秉文先嚎了一嗓子:“你这住的什么、”
鬼地方三个字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因为萧明允一副看你怎么说的表情。
李秉文:“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好地方!”
李秉文笑嘻嘻的:“弟妹好啊。”
萧明允:“叫小郎君。”
李秉文:“小郎君好生俊俏。”
谢澄安的脸就红了:“我去沏茶。”
他一点也不担心萧明允和李秉文之间有什么了,因为李秉文确实有一些些胖,打眼一瞧,顶上三个他了。
李秉文小小声地说:“外面怎么种那么多韭菜?烂在地里不会臭吗?”
萧明允也小小声地说:“那是刚出苗的水稻。”
眼看着谢澄安端来了茶,李秉文话头一转,说:“够意思吗?从出生到现在,我就没有走过这么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