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落难公子的发家日常(260)

作者:微生恒绍 阅读记录

神奇木工厂投入生产已有一月,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普通木材和名贵木材都还处在切割、刨料、和风干的阶段。

谢澄安只管出钱,萧明允只管做工和制定任务,其他的事情都是曲令仪在管,他们在不在,对工厂其实没有什么影响。

生产线照常运作,工钱照常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话,工厂是没有办法建立威信的。

尺寸都交代好了,第一批各做几个,也定了,花样让老木匠看着设计,精美的卖贵一些,朴素的卖便宜一些就是了。

如果他们三五个月都回不来,那么老木匠就正常赶进度,新手什么时候可以开榫和雕刻,得通过萧明允的考核才行。

但也不是没活儿干,当然了,想休息的人可以选择休息。

想继续干的,可以把边角料做成长宽高均为一公分、顶端突起、底部掏空、四面开凹槽的颗粒,形状大小全部一致,一斤工钱三十文。

另有一些不适合做成颗粒的边角料,可以做成长和宽均为十公分的正方形薄板,工钱同上。

给曲令仪留下足够的备用金,木工厂老板谢澄安和他的长工萧明允,放心地去了临安。

天花没有蔓延到永谷县,段双喜的家人只是在忙春耕,昌化县那么危险的地方,没有船家愿意渡江。

段双喜把自己的船给了他们,对,是给了,他怀疑他们还能不能活着回来,就算能回来,这船也不想要了。

离开三家村的时候,谢澄安编了一本食谱,一日三餐都不同,十五天一轮,还有消渴症病人不能食用的东西。

他写了整整二十页纸,连同药方,一起交给了王文娟,离开永谷县的时候,也给了段双喜一份。

萧明允拎着药箱,吉祥和如意每人挑着两个担子,担子的两头是小号的神奇食盒,里面装着给谢澄安的羊奶。

此去临安,不是三五日的事,不能叫小郎君断了奶,天花可以通过器具传播,所以萧明允不放心临安府里的东西。

临安府有五十八个县,九百多个村子,以村或者县为单位,感染天花的人集中隔离在一处,没有感染的人不许出门。

除了官兵,街道上一个人都没有,一行五人带着面衣,他们要等官兵通报过县令以后,才能进城。

不巧县令感染了天花,不能见客,是朝廷分派的太医王曼才,接待的他们。

昌化县是最初爆发天花的地方,体质好的已经痊愈,但是死亡的人数已经上万,他们正在被官兵集中统一焚烧,气味算不上好。

昌化县。

病房。

梁大夫:“在外面等着。”

谢澄安:“师父!不是说好我去么?”

梁大夫:“谁跟你说好了,你把我灌醉的事,回去我再好好收拾你!”

在来的路上,梁知水就已经把他的打算,告诉了谢澄安。

天花不是新鲜事了,每过几年它就会爆发一次,患者往往是突发高烧、寒颤、头疼、关节疼。

两三天以后,身上开始长红疹,红疹会迅速扩散至全身,大约十天以后结痂脱落,留下永久性的疤痕。

这是有幸能够活下来的,但是很大一部分人,会因为内出血而死去。

起初还有人认为,幸存者是吃对了药,但是多次爆发天花的经验说明,目前,还没有能够治愈天花的方子。

抵抗力强,或者感染的病毒弱,就能活下来,抵抗力弱,或者感染的病毒强,就会死。

大庆朝有记载的天花不下二十次,没有因为天花灭国,是因为每次爆发的规模都不大。

大庆的交通并不发达,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乡,人口流动性小,就不会造成大规模的流行。

虽然这么做并不仁义,但是每当天花出现,朝廷就会立刻把那个地方封死,并且派遣最出色的医师前往救治。

即便如此,每一次爆发天花,人口的死亡率都高的吓人,但也不是没有好消息。

明明没有对症的药,却有一部分人能够活下来,并且,得过天花的人不会再得。

自建朝以来,大庆医术精湛者不在少数,却迟迟未能研制出治愈天花的方子,那么不如反其道而行之。

不治了,让所有的人都得一遍,说不定这样一来,反而可以真正地解决天花的威胁。

此举看似疯狂,实际上是目前为止,最有希望遏止天花的办法。

如果所有人都得一遍的结果,是多数人因此丧命,那他们还是别忙活了。

为了减少死亡,梁知水打算挑选一些体质本来就差、同时症状还很轻微的患者,在他们康复以前,收集他们身上未脱落的疮痂。

体质本来就差,症状还轻微,那就说明他们感染的天花是比较弱的类型。

把疮痂碾成细粉,让没有得过的人,吸入适量的疮粉,感染上天花,却不会太严重,那么康复以后,这个人就不会再得了。

谢澄安赞同梁大夫,但是把粉末吸入鼻腔,可能会引起不适,任何一个小小的问题,都有可能让原本敢尝试的人,变得不敢尝试。

天花可以通过水进行传播,所以谢澄安提议,可以用清水稀释痂粉。

将棉花揉成球,沾取适量的疮粉溶液,塞入鼻腔,这样安全性更高,在体感上也会更舒适一些。

他们的目的是让人感染,如果稀释得太过,感染不上,那么也是白搭,稀释的不够,病得太严重,也不行。

哪种方法的成功率更高,如何把握吸入的量,都需要试验,他们现在要做的是第一步,挑选并收集合适的疮痂。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