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落难公子的发家日常(305)

作者:微生恒绍 阅读记录

取字这么大的事,得谨慎,萧明允只好带着王黑娃,去找他爹了。

萧远之捋了捋胡子,说:“王信开如何?”

做生意,诚信为本,他们卖的东西又是之前没有的,神奇糕点铺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

王·还不识字·黑娃笑得合不拢嘴:“行,就叫这个!”比黑娃强多了。

王黑娃不识字,所以萧明允从恒昌酒楼里借了两位伙计,一位收钱记账,一位招待客人。

为了不拖后腿,王黑娃还单独给伙计加了一份工钱,让伙计每天打烊以后教他写字,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谢石头不叫谢石头就算了,王黑娃也不叫王黑娃了,李大毛便叫萧伯伯给他也取一个。

木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大了,为了方便管理,老木匠带领着几名精锐,专门生产冬暖箱和夏凉箱,被归为了轻奢部。

主打产品洗衣箱和洗碗箱,是为了解放妇人的双手,热水壶等,也都是为了方便生活,所以其他的产品通通被归为了便利部。

一位小队长负责三十个工人,项元齐提拔了李大毛,做便利部的总管。

别人问起来,神奇木工厂里便利部的总管叫什么?李大毛?一听就觉着那个厂子不怎么样。

萧远之捋了捋胡子,说:“认真曰严,公正曰严,做了总管,更要一丝不茍,同时又要学会变通,不可死板教条,李严通,你觉得如何?”

李大毛也不懂得太多,只要比大毛好听,就足够他开心了。

有了新名字的两个人,高高兴兴地回到家,却被各自的爹娘骂了,哪儿有上下嘴皮子一碰,就叫人家先生给取字的?太不懂事了。

李叔叔和李婶婶,王叔叔和王婶婶,买了一些酒、茶、鸡蛋,还拎了一篮子白面馍馍,带着各自不懂事的儿子,来萧远之家亲自拜谢了。

自此,王黑娃正式改名为王信开,李大毛正式改名为李严通。

萧明允原计划,让项元齐继续管理木工厂,杂货铺交给吉祥经营。

他还有很多东西想研究,比如水陆空三栖的交通工具,还有像通讯木牌一样便携的百科全书,等等,可是吉祥想学医。

跟了谢澄安那么久,常见药材的生长习性、功效用法、如何炮制,吉祥全都学会了。

常见的病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吃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吉祥也都了解了,只是还没有亲自把过脉。

谢·高兴极了·澄安:“你真的想学医?”

吉祥:“嗯!”

谢澄安挡着吉祥,说:“吉祥现在是我的人了,你不能和我抢!”

萧·委屈·明允:“我很民主的好嘛。”

杂货铺的掌柜,比他们的小厮,社会地位要高出许多,也能名正言顺的给吉祥分红。

有了名,也有了钱,再说个好人家的闺女,娶妻生子,也不用怕被老丈人为难,这辈子就不愁什么了,可是学医,三年五载不一定能出来。

罢了,有他们在,不会让吉祥没有着落,萧明允尊重他的选择,可是杂货铺没有人管了。

梁大夫有欺君之罪,怕被朝廷察觉,所以不想离开临溪村,谢澄安又舍不得梁大夫,萧明允又舍不得谢澄安。

临时工、长工、加上做饭的阿姨,木工厂现在已经有五百多号人了,小队长可以看个人的手艺提拔,可是涉及到银钱,除了项元齐,没有第二个人能接手。

纺织厂初具规模,进料、发放、验货、发钱,虽然有萧思谦做辅助,但主要的还是曲令仪在操心,等孩子出生,她就更分不出精力去照看木工厂了。

杂货铺必须交给信得过的人,得会写字,会算账,还得会和权贵打交道,思来想去,萧明允也没有想到合适的人选。

萧明允:“要是元威还在,就好了。”

谢澄安:……

项元威是项元齐的哥哥,死于临安府那场人为扩散的天花。

谢澄安:“书局有我们的技术,但是李秉文在经营,糕点铺也有我们的技术和投资,可是实际经营的人是信开,杂货铺,咱们自己经营吧,我陪你去。”

萧明允:“可是梁大夫,对你很重要。”

谢澄安:“杂货铺对我也很重要啊。”

时间、精力、金钱、脑细胞,萧明允为神奇杂货铺,投入了很多。

而且厂子里面的工人,还等着杂货铺盈了利,给他们分钱呢,不能因为没有合适的掌柜,就踟蹰不前。

谢澄安:“咱们先自己经营,慢慢地,从伙计里面选一个品性和能力都好的,提拔为掌柜,一年或者两年,步入正轨以后就能交出去了。”

“你不是会飞吗,如果我们想师父或者爹娘了,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地飞回来。”

“还有呀,师父看上了小豆丁,要收他做徒弟呢,元齐已经准了,不用怕他寂寞。”

项元齐没有时间接送,叫张嫲嫲去了,张嫲嫲已经不在工厂里做饭了,她负责梁大夫和小豆丁的饮食和衣裳。

梁大夫家的杂事,不用谢澄安和吉祥干了,谢澄安隔三差五地去看一看,送一些炮制好的药材,不用每天都去。

张嫲嫲原来是李秉文家管打扫的,可是她觉着三家村这边,差事轻松不说,给的工钱却不少。

没有太多的规矩,说话做事也都自在,张嫲嫲便把自己的丈夫挖了过来。

她丈夫在李家也是做粗活的,虽然李家夫妇也是宅心仁厚的主儿,可是做粗活,到底不如学木工有前途。

王嫲嫲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便把她的丈夫也挖了过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