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落难公子的发家日常(311)

作者:微生恒绍 阅读记录

这可是扳倒昌平王的绝佳时机,贪墨数额巨大,只一条包庇罪,就够昌平王受的。

可若是昌平王即位,那么他就不能查得太仔细,若是永安王即位,那他最好还是跟永安王一起查,把功劳分一些给他,可是皇帝让他保密。

薛元彤摇了摇头:“一入夏,天气就变幻莫测,既要仔细暴雨,”薛元彤比了个三:“又要防着干旱,”薛元彤比了个四:“做人难啊。”

萧明允:……

三和四已经是大庆通用的手势了吗?

皇帝有把柄在赵昂的手里,可是既然来查,那为什么要防着赵升?做皇帝当真要谨慎至此?

谢澄安:“沧州当真是富庶,就连寻常百姓家的宅子都是红墙绿瓦。”

薛元彤:“要不怎么叫人间天堂呢,物价也快上天了。”

萧明允:“薛伯伯刚来,就知道物价了?”

薛元彤:“路过凌桥县的时候,买了一些瓜果蔬菜,花了一百万两,白菜十五文一斤,京城才卖五文,苹果更是卖到了五十文,你说高不高?”

萧明允:“沧州城的物价确实是这个水平,可是周边的村县却没有这么离谱。”

“是钱成显跟凌桥县的县令打过招呼了,那些钱,县令自己留下一成。”

“剩下的九成,县令会以各种方式孝敬给钱成显,钱成显再抽出一部分,以各种方式孝敬给昌平王。”

薛元彤:“你怎么知道?”

萧明允:“我比薛伯伯早来半个月,该查的早就查清楚了。”

薛元彤用怀疑的目光看了看谢澄安,谢澄安撸着小黑球,点了点头。

薛元彤:……

就说这小子不会安安分分地做木工。

输的人必须对赢的人坦诚,但萧明允是赢的一方,所以他不必对薛元彤也坦诚。

萧明允:“薛伯伯,钱成显与地方官员,和朝中大臣银钱往来的账本,都在魏姨娘的娘家,康宁街清柳巷十五号。”

皇帝派薛元彤来赈灾,赵昂以防万一,早就八百里加急,将消息告知给了钱成显,还交代他把该藏的都藏好。

可惜赵昂的情报组织再庞大,也没有料到萧明允会突然出现在沧州,而任何事物在天眼之下都无所遁形。

账本上面记着别人求钱成显办事的时候,送过的礼,同一件事情可能有很多人求,他要对比礼的厚薄,来决定帮谁,更要避免把自己的钱搭进去。

还记着他求别人办事的时候,给别人送过的礼,送了多少,事情办了没有,心里都要有个数。

做沧州知府的十来年,钱成显靠着洪灾贪来的银钱,更得记录仔细,凡是经过手的人都得确定打点好了。

银钱往来错综复杂,一个不到位,就有可能遭人记恨,次数太多了,靠脑子是真的记不清,所以钱成显记了账本,这个贪污受贿最有力的证据。

对钱成显来说,账本上面的数字就像是战场上的捷报一样,能给他带来无与伦比的成就感。

可是只要拿到那些账本,和钱成显有不正当的银钱往来的人,一个都逃不过,包括赵昂。

沧州,城门外。

略掉虚假的、悲喜交加的迎接,和冠冕堂皇的拉扯,天色已晚,永安王一行人被带去钱府休息了,明日一早从钱府出发,去下游视察。

只是,为永安王接风洗尘的宴席,还不如钱成显的敖犬的吃食有油水,现在的沧州可是亟待救援的灾区,做戏得做全套。

好在赵升并不介意,茶壶里面装的究竟是茶还是水,陆青摇了摇头,意思是马车里面什么动静都没有。

陆青:“许是因为当初,薛大人不肯为他们求情,所以萧二公子心有芥蒂吧。”

萧明允设置了屏蔽术,所以暗卫们什么都没有听到。

赵升:“你也觉得,父皇要开始对付三哥了?”

陆青:“属下不敢。”

赵升:“可是本王并不想让他这么快就退出。”

没了赵昂,朝臣们的眼睛就会一刻不停地盯着赵升,到时候,他不管做什么都会束手束脚,至少,让赵昂撑过皇帝的六十大寿。

薛元彤想呈给皇帝的东西,还是等他腾出手以后,亲自呈给皇帝吧。

不过,他倒是很乐意利用这件事,给赵昂找一点麻烦,好打压一下赵昂日渐嚣张的气焰。

赵升:“看见那座塔了吗?那是三哥为父皇精心准备的寿礼,多漂亮啊,本王也想看看它建成以后的样子。”

宝华寺建在沧州城的制高点,大体已经建成,只剩下那座七层的宝塔,还有两层才能封顶。

整个沧州城,不论从哪个位置,都能仰视到那座尚未命名的塔。

宝塔通体镶金,里面的佛像也都是纯金打造的,点缀用的风铃都是玉石制作,是十二座寺庙里最奢华的一座。

就连黑黢黢的夜晚,也掩盖不住它的光芒,同样仰视着宝塔的,还有萧明允。

钱府,藏书阁,宜人的晚风吹过屋檐下精雕细琢的风铃,清脆婉转,悠然天成。

塔,寺庙,寿辰,兖州的饥荒,九江府的虎患,临安府的天花,沧州的洪灾。

二十星耀天下倾,萧明允觉得好像有什么东西串联了起来,却又不太明晰。

越往深处想,萧明允就越是难以分辨,原本清耳悦心的风铃声,究竟是歌颂着安详的乐章,还是催命的诅咒。

赵升:“明允,一直没有见你回席,没想到你正躲在这里,和钱大人说悄悄话。”

第124章 四皇子邀请萧明允欣赏宝塔

钱成显弯着腰,拱着手,带着笑,说:“下官正想挑一些能拿得出手的,给永安王送过去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