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难公子的发家日常(339)
萧远之和赵慧静也不肯让步,他们跟那些姓萧的人,感情本来就不深,什么血缘,什么堂兄弟,真的倒灶了,都巴不得离得远远的。
所以最终,萧家的族谱上,萧远之一脉便断在了萧思谦这一代。
萧远之重新誊抄了他们这一脉,从此以后他们自己记家谱,家谱上只记自己家的人。
有木工厂这个养活着五百多号人的厂子,还有三家村唯一的学堂,村里的人倒是没有因此,对他们说三道四。
话说,李秉文觉得萧明允给赵旸的信,放在他身上不安全,便一个人快马加鞭,先行抵京了。
不料,京城那些消息灵通的贵族们,已经知道李秉文在卖夏凉箱和冬暖箱这种东西了。
给赵旸送完了信,李秉文顺便回了趟家,一回去就被各种人围着问东问西,真的这么神奇?还有吗?多少钱?
他原计划,先带着箱子去北地收集冷空气,在夏天到来之前,赶到南地开拓租赁市场的,先不对个人进行售卖。
除了赌坊,只有恒昌酒楼有冬暖箱和夏凉箱,酒楼因此获利不少。
如果可以的话,那么李秉文永远不想让它们普及,因为只有这样,他们家的酒楼才可以一直吃红利。
可是萧明允的意思,是想把这样的东西普及,那么迟早,所有的酒楼也都会有,虽然不大情愿,但李秉文也不想挡了萧明允的财路。
货运队抵京以后,借着王公贵族们潮水般的热情,李秉文亲自演示并卖掉了所有的箱子,不过,他留了个心眼。
京城的贵族们各自有什么产业,彼此之间都知道个大概,凡是有餐饮业的,李秉文一律不卖,这一波红利,他能吃多久就吃多久。
萧明允的定价是一千两银子一台,可是李秉文刚卖给赌坊老板不久,他们出价一万。
为了不让自己挨揍,也少受一些背后的咒骂,李秉文只好全部卖成了一万两,反正那些贵族们都不缺钱,萧明允总是心太软,心软怎么能发得了财?
一万两银子,换一辈子甚至是子孙后代的冬暖夏凉,换来面子上的光,他们可愿意了。
李秉文去三家村报喜的时候,萧明允和谢澄安还没有回来,他便把银子和新的订单都留给了项元齐,然后去各省巡查书局去了。
寻常人只是觉得,这个能够储存和释放冷暖空气的箱子太神奇了。
可是经历过离奇的事情,赵昂一下就看透了,箱子的功能是通过法阵实现的,制作箱子的人懂得修行之法。
赵昂还在天牢里,箱子的事是郝芹告诉他的,他知道赵昂一直在寻找其他会修行的人。
为了稳住赵昂,皇帝就没有禁止探望,同样是坐牢,赵昂锦衣玉食,样样不缺,正应了皇帝说的,赵昂坐牢他心疼,他是为了赵昂好。
皇家的父子之间究竟有多少信任?赵昂从不完全指望着皇帝,这些时日,他一直忙着打点,希望自己能从钱成显一案中全身而退。
突然得知萧明允真的会修行,赵昂立刻休书一封,让郝芹亲自去上一趟三家村,把信送到萧明允的手上。
诬陷萧思谦和赵升勾结的书信,是吴伯昌模仿的,是如意放在军营的,除了章飞炎,还有谁从中推波助澜,信中说的一清二楚。
但是赵昂说他这么做,全都是皇帝的意思,皇帝忌惮萧思谦,却没有合适的理由除掉他,说这件事情从头到尾都是皇帝的计划,赵昂只是被皇帝当枪使了。
说他也不想这么做,可是皇命难违,他如果能够继承大统,那么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萧思谦平反。
说他跟萧明允有着相同的目标,肯请萧明允助他一臂之力,可是赵昂恐怕忘了,他因为嫉妒,就断掉萧思谦手脚的事。
给卧房设置了保护禁制,谢澄安的镯子上也有禁制,给他们和爹娘的院子也都设了保护禁制,萧明允觉得他一定是患上了强迫症。
他在半路上截住了郝芹,说他去京城见赵昂,有话当面说。
第136章 萧明允给萧思谦报仇
李秉文之前预定的二十个夏凉箱,是打算用在恒昌酒楼的,按一千两银子一个计算。
另外的四十个,一半是夏凉箱,一半是冬暖箱,李秉文把冬暖箱全部留下自用,也按一千两银子一个计算。
剩下的二十个夏凉箱,按照一万两银子一个的价格,全部卖给了赌坊的老板和京城的贵族们,这一部分收入,萧明允和李秉文是八二分。
书局的分红一年计算一次,所以李秉文总共给萧明允送来了价值二十万两白银的银票。
销量这么好,甚至有很多人预定,李秉文当即就想带走这段时间里生产的所有箱子。
可是萧明允还没有给那些箱子设置法阵,它们还只是普通的箱子,项元齐就没有让他带。
产量跟不上,不见得是一件坏事,饥饿营销嘛,不知道萧明允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李秉文就只好去巡查书局了。
走的时候,李秉文特意交代项元齐,让木工厂抓紧时间生产冬暖箱。
经过这个夏天的使用,他们都知道箱子是真的有用了,今年冬天,冬暖箱一定能够大卖。
项元齐还有很多事情要汇报,但是郝芹已经快到三家村了,萧明允不想让那个讨厌的人的讨厌的属下,来打扰他的家人。
他叫项元齐陪着谢澄安看看账本,让谢澄安多了解一点自己的厂子。
看看平日里有哪些支出,哪里需要改进,其他产品如何合理的定价,夏凉箱和冬暖箱的收入,还要适当地分出一部分,给工人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