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难公子的发家日常(366)
以前,谢澄安只有每天上午坐堂,下午让吉祥看着店,他不是去杂货铺找苏时景,就是去糕点铺找王信开。
回来的时候,还能给萧明允买点好吃的,做一顿称心的晚饭。
可是现在,谢澄安每天直到天黑才能回来,萧明允看着康宁堂里,那副金灿灿的小对联,好几次都想劈了它。
他们一直住在恒昌酒楼,新宅是最后装修的,才装好,工人倒是好找,钱也有,就是监工的吉祥只有一个。
萧明允捂着谢澄安的眼睛,直到家门口才放开,谢澄安在心里吐槽道,他又不是没见过,翻新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还神神秘秘的。
谢澄安一抬头,发现牌匾上面题着谢宅。
谢澄安:“我们走错了吧,不是萧宅吗?”
萧明允:“就是这儿,我们的新家。”
萧明允从来没有对谢澄安说过很爱很爱,可是他一直在拼尽全力,让谢澄安知道。
今天晚上是谢澄安主动要的,一个月太久了,算了,好在谢澄安明天还要去医馆,萧明允没有太过分。
萧明允总是喜欢从李秉文家挖人,可是李秉文家真的挖不出人了,他雇了四个小厮,事先用天眼观察过他们,确定人品是可靠的。
小厮们负责打扫院子,整理客房,等等杂事,萧明允另外雇了一位做饭的大娘。
选了个良辰吉日,请了三五好友来捧场,新宅要请人闹一闹,他们便正式地住了进来。
修行功法和百工图全都没有送出去,萧明允又开始继续研究游戏机了,一步一步来吧。
两个人各忙各的,很快就是春节,为了能让大家好好的过个年,萧明允计划十一月就开始结算,年底之前分红。
以后每年的盈亏,也都是从上一年的十一月,核算到今年的十一月。
糕点铺的账最简单了,利润他们和王信开对半分,再给伙计们发点年终福利,就行了。
杂货铺就复杂了,不同的产品,各自销了多少件,分别得到了多少收入,都得计算出来,还得和总收入对上。
再除去各项成本,算出盈利,苏时景要将盈利的数字告诉给项元齐。
项元齐要给根据做工的数量,给每一位工人计算分红,好在他们在这方面很擅长。
有很多人想要加盟神奇糕点铺,萧明允便抽空定好了规则。
每个想学习制作神奇糕点的人,都得给王信开交二十两银子的束修。
王信开会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也不用洗衣做饭、敲敲打打等方式考验他们的心性,就是真心实意地让他们学。
不管是在淮安府还是其他州府,铺子的选址和装修都是萧明允决定,铺子和其他所有的固定资产,也都是萧明允出资。
加盟人只需要出力,严格来说,这不算是加盟,而是萧明允开了分店,又雇了他们做糕点。
跟王信开不同的是,分店的利润,萧明允跟他们七三分。
可是不用投资,只用干活,就可以拿到三成的利润,这已经是大庆所有的合伙方式里,风险最小,收益却最大的一种了。
这个分成特别可观,且永久,所以需要他们自己掏钱学。
王信开是谢澄安的朋友,萧明允可以免费向他提供配方,但是其他人,总不能真的什么都不用付出。
很多人都能同意这个方案,不接受的,就很抱歉没有办法合作了。
萧明允这么做,绝对不是在搞慈善,而是想把糕点铺的话语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
不是所有的商人都有良心,一开始,为了把名声打出去,为了吸引顾客,瓜分市场,他们当然很注重质量。
可是时间一久,他们就开始琢磨着,怎么能把分量减少一点,看上去还不太明显?
哪种更加廉价的原材料,也能够做出相似的味道,却不在意它的质量过不过关。
这么做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利润,可实际上,砸的却是自己的招牌,也就是神奇糕点铺的招牌。
招牌一旦倒了,便很难重新赢得顾客的信任,所以萧明允必须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条款中还有一项,就是如果产质量量不过关,那么萧明允可以单方面的解除雇佣关系。
萧明允暂时不打算把糕点铺开到县里,只计划在每个州府的府城各开两家,先到先学,晚了就没有名额了。
过完年,萧明允去了趟义山县,买了地,地契上同样只写了谢澄安一个人的名字。
工厂的图纸已经设计好了,等魏知田到了就开始盖,第一次带着那么多银子出远门,魏知田还挺担心的,好在一切顺利,工厂正在建设。
跟魏知田一起来的,还有十个人,算是神奇二厂的小队长。
义山县的百姓,家里面就有做木工的工具,不需要工厂提供,他们也习惯了在自己的家里做。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木料必须用工厂统一购买的,工人们领了木料回家做,更得把账记清楚。
交回来的产品也得称重,除去损耗,重量必须够数,拿工厂的木料做私活,不被允许。
工钱已经商量好了,跟神奇一厂的工人一样,产品卖出去以后,会给他们分红。
游戏机的图样是萧明允用通信木牌发给魏知田的,尺寸和样式,各做多少个,都写的很清楚了,还有最后的拼接图纸。
拿着图纸研究了半天,魏知田也没有研究出来,他们做的到底是什么。
罢了,神奇一厂也是在杂货铺开张的时候,才知道他们做的东西竟然那么厉害。
二厂步入正轨以后,魏知田在当年的七月份,把郑晓晓和他们的孩子接到了义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