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落难公子的发家日常(398)

作者:微生恒绍 阅读记录

他才三天不在,这孙忠全都敢断凶杀案了?是不是早就看上了知府的位子?

孙忠全连忙弓着腰,一脸无奈地说道:“知府大人,下官自然知道,这件案子不应该由下官来断,下官也不会断啊,下官是想压着的,可是您猜谁找来了?”

张楚君:“谁啊?”

孙忠全皱着的脸都快哭了:“永安王!”

张楚君:“哦?”

孙忠全:“死的是筑阳县的师爷张文通,现场抓获了一个嫌疑人,是康宁堂的谢大夫。”

“小大夫直喊冤枉,我寻思着,他也不像是会杀人的,就先关了起来,想着等您空下来了,自然能够还他清白。”

“可是下官才刚回到家,就像您这般想喝口茶,突然有个高大威猛,青面獠牙的陌生男子出现在下官面前!”

“下官还没来得及喊呢,那人就亮出了他的腰牌,那腰牌金灿灿的,上面赫然刻着三个大字:永!安!王!”

孙忠全一副要哭不哭的样子,说:“下官可是第一次见皇家的人,虽然问心无愧,但是也直冒冷汗,下官的腿都软了,扑通一声赶紧跪下,问人家有何贵干。”

张楚君突然客气了起来,说:“站那儿干啥,快,坐下来慢慢说。”

孙忠全咽了下口水,哆哆嗦嗦地坐了下来,他左右看了看,确定周围没有别人,才继续说道:

“那个人说,钱成显获罪是萧明允提供的线索,昌平王余党为了报复,就想用一场凶杀案,除掉谢澄安!”

张楚君:……

孙忠全:“他说他是追着昌平王余党,追到淮安府的,让下官赶紧结案,他要带走真凶。”

张楚君:“真凶?”

孙忠全:“案发当日,孙蓝他们在巡逻的时候,发现了一位可疑的黑衣男子,不等他们盘问,黑衣男子直接就说张文通是他杀的。”

“可是没等他们把人带回来,一柄小刀突然从几百米之外飞了过来,正中黑衣男子的胸口!他!当场就死了!”

“永安王的手下说,那个人就是昌平王余党之一,让下官赶紧结案,他要带走尸首。”

“人家张开闭口不离永安王,下官实在是不敢违抗,这才找急忙慌地把案子给判了。”

孙忠全说着,还用右手的手背拍了一下左手的手掌,把无可奈何诠释得淋漓尽致。

好像他从来没有想过利用这件案子,得到京官的赏识一样。

孙忠全:“下官听说,萧明允与永安王,自幼交好,这次又助永安王、”除掉昌平王这种话,心知肚明就行了,可千万不能说出来。

孙忠全:“真凶突然自首,八成就是永安王在背后施压了,为了还谢澄安清白,所以才叫下官按照流程,把案子审了。”

孙忠全把卷宗放在了桌子上,还往张楚君面前推了推,恭敬又不失分寸。

原告,被告,证人的口供,事情的经过,全都写得一清二楚。

谢澄安和张文通的过节,张文通和朱小雨的过节,都不重要,只要朱小雨的作案动机听上去合情合理就行。

张楚君:“案情清晰,办的不错。”

刚才还对孙忠全越权一事感到不满,想了一百种给下属穿小鞋的法子呢。

张楚君:“永安王还有其他示意吗?”

成功过了这一关的孙忠全,从皱着整张脸,变成了只皱着眉头,说:“案子结了以后,下官就再也没有见着人。”

张楚君:“看来,昌平王余党在淮安府没有什么大动作,那么你我,就都不会受到牵连了。”

张楚君说孙忠全辛苦了,孙忠全说张楚君不在,府衙都没个主心骨,乡试结束了,府衙终于有人坐镇了。

两个人虚情假意了一番,孙忠全出了张府的门,哼了一嗓子。

外县的秀才都还没有离开淮安府,他们要等放完榜以后,再决定是回家还是留在淮安府,最好能够进入鹿鸣书院学习。

皇帝也在等各州府新晋举人的名单,所以主考官们马不停蹄,三天就阅完了卷。

由于皇帝语录这一题,没有作答,所以萧明允得了第二,第一是筑阳县的温如玉,第三是丰泉县的左敬山。

萧明允没有去看榜,也没有派人去看,他在家里就能看得到。

自从家里获了罪,萧明允就没有交际过,也没有念过书塾。

可是他连着中了县案首,府案首,和院案首,乡试又是第二,这么好的成绩,早就引起了学子们的注意,有很多人都想看看萧明允到底是何方神圣。

马上就是中秋节了,鹿鸣书院每年都要举办诗会,文人墨客结交的大好时机。

苏文景已经邀请过了,可是萧明允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就不去了。

东城区比较偏远,也比较落后,这里的人口相对固定,流动性也很小。

谢澄安卷进一场凶杀案的事情,暂时还没有传到中心城区,知识分子的群体。

不停地有其他的学子,给谢宅里递拜帖,可是萧明允实在没有时间和兴趣结交新的朋友,便叫小厮们回绝了,就说他去义山县管理厂子去了。

恭恭敬敬地送走了主考官,张楚君终于放松了下来,衙门的各项运作也都恢复了正常。

官兵们该值夜班的值夜班,该值白班的值白班,也都不用那么累了。

人多的地方,冲突就比较多,比如早市,孙蓝正在早市上巡逻,却突然听见有人在喊:“杀人啦!”

乡下来的蔬菜贩子孙二黑跌坐在地上,面色惊恐地指着巷子。

百姓比官兵更快地围了过来,只见巷子里面躺着个中等身材、浑身是血的男子,旁边还坐着个同样是中等身材,一脸惊恐的男子二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