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难公子的发家日常(4)
反正根本没有人在意他,越是平日里相熟的,今日就越是不敢看他,正好方便他搞小动作。
“那丰年哥可得好好谢谢大家,大侄子的满月酒还没定吧,”谢澄安高声道:“大家觉着今日的酒水如何?”
远处的人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听见有人问酒水如何,便一个劲儿地说好,有机灵的便趁机说了一句:
“郑兄,就定了筑阳酒楼的吧!”
“筑阳县就属筑阳酒楼的酒最好!”
“郑大哥,大侄子的满月酒,可不能比他罪臣娶媳妇的差!”
好家伙,这又是哪张三年不洗口的臭嘴?谢澄安一记眼刀甩过去。
原是有着貌比潘安之美名的萧正洋,萧明允的同辈,呃,乌鸦屁股上插了两根毛就以为自己是锦鸡,真难为潘安。
气氛到了,再精明的人为了面子也得应,郑丰年红着脸,晃着,说:“诸位放心,郑某一定让乡亲们吃好喝好!”
谢澄安却眉头一皱,说:“你们怎能趁丰年哥喝醉了,就骗他好酒?酒后言语算不得数,丰年哥别理他们。”
“谢小大夫此言差矣!”郑丰年单手指天,道:“我郑某人从来说话算话!犬子的满月酒就按烧尾宴的规制办!”
烧尾宴又称金榜题名宴,一般在登科或升迁时举办,一桌五十八道菜。
三家村常规的流水席只有八菜一汤,差别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有钱人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旁人也管不着不是?
没有人把郑丰年的话放在心上,除了天真无邪的孩子。
他们总是把大人的每一个承诺都当真,比如谢澄安:“王掌柜!丰年哥说要定你家的酒呢!”
第2章 死鬼,生得还挺俊
王掌柜当即掏出了算盘,说:“郑大公子,您在县里的朋友少说也有二百,加上嫂子的娘家、令尊的好友……”
三家村是个大村子,原住民郑、魏、萧三家占一少半,朝廷零零散散安置来的灾民占一多半,人口虽多,但地形闭塞,迟迟没有发展成县。
人多了,并不是每个人都相熟,平日不来往的,红白事是不请的。
今日来了大半个村子,别说萧父萧母,谢澄安也只认得一半。
喜事么,不是不让乡亲们来,没人来才着急呢,气得是那伙管事不让萧父萧母出面。
三家村往常的席面,二十文一坛就算好酒,郑丰年欺萧父萧母人生地不熟,直接定了一两银子一坛的,花别人的钱壮自己的脸,怎能不礼尚往来?
谢澄安说百家衣,哄得郑丰年宴请全村,又激得他定了五十坛酒,不知道村长会不会把他的屁股打开花,定金不退,还摁了手印。
郑丰年摇摇晃晃就是不倒,为了帮他一把,谢澄安趁着众人哄闹另一位管事,别了他的凳子一脚:呵,世界上第二憨的人就是在酒场上逞英雄的人。
郑·世界第二憨·丰年顺着桌子滚到地上,不知是摔晕了还是喝醉了。
这些管事,都是酒场上的老手,酒量一个比一个好,也知道喝醉了容易出事,所以他们很少喝醉,更多的是劝别人喝,看别人的笑话。
今日这般没轻没重,是因为他们也少有机会,能喝到这么好的酒,一两银子一坛,三家村九成的家庭一年都花不了一两,不要钱的好酒,可不得多往自己的肚子里灌吗?
看笑话的继续吃喝,心思单纯的期待着两个月后丰盛的满月宴,只有少数机灵的看出来谢澄安在坑郑丰年,可这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当年落户三家村,被郑丰年坑了二两,二两银子够他们两年的开销了,不得趁着机会、拖家带口地吃回来?
看着被抬走的郑丰年,二老心里的那口恶气忽然就疏解了,他们还要在这里生活,今日挺不住,往后只会更难。
越是小地方,越不能关起门来过日子,他们要拿出主人的款儿来,不能叫小郎君一个人忙活。
没有什么比看到怂恿自己花钱的人,花了比自己更多的钱更开心的事。
浑身上下都写着畅快的谢澄安,端了碟点心凑到王掌柜跟前:“王叔叔,介绍生意都有一成辛苦钱,我不要那么多,能不能把我师父欠的酒钱……”
天真无邪桃花眼。
人畜无害勾唇笑。
啧……
王掌柜从票据本里扯出一张一两银子的欠条:“你个小机灵鬼儿。”
谢澄安笑笑的说:“谢谢王叔,祝王叔财运亨通、财源滚滚、蒸蒸日上……”
说着,把欠条撕了个粉碎,如果撕讨厌的人也能像撕纸条一样容易就好了,该去看看那倒灶鬼了,不知他生得俊不俊?
拜完堂,管事们就去吃席了,连个理他的人都没有,三家村自助洞房第一人:谢澄安。
想来老天爷也知道谢澄安这洞房是洞不成的,不如给他安排些有实际意义的事,这不,账房先生睡着了。
这怎么行?账房先生是要守着他们的份子钱的!
迎着谢澄安一分关切、一分乖巧、八分担心的目光,李秀才把账本递给了他,说:“总共也没二百文,没人惦记。”不然他为什么会睡着?
谢澄安识字不多,大都和医药相关,虽然只有稀稀拉拉几个人,但谢澄安真不认得:“李爷爷,劳烦您帮我念一念。”说着,给李秀才倒了杯茶。
李秀才:“郑丰收五十文、”
谢澄安:亲兄弟!
李大毛和王黑娃各五十。
李秀才:“张铁牛十文、”
谢澄安:是个好人!
李秀才:“周素云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