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落难公子的发家日常(43)

作者:微生恒绍 阅读记录

洗衣裳的时候明明挺小心的,风一吹范巧珍才发现,她的两条裤腿全都湿透了。

王大庆担了两桶水,正要往缸里倒,不知怎的胳膊一歪,竟然倒了范巧珍一头,她舀了点水,蹲在旁边刷鞋底的泥,王大庆没有看见她。

为虎作伥的小天爷:“行、行了吧?”

总算消气了萧明允:“这样简单务实的法术,我得多学几个。”

小天爷不懂,萧明允为什么既不聪慧,也不善良了?

就是苦了王大庆,被范巧珍指着鼻子骂了好一会儿,谁让他们指望着范巧珍哥哥的饭馆呢。

小天爷:“我会如实告诉老天爷的。”

心情好了萧明允:“随你。”

他要继续抄写给谢澄安的医书了。

笔墨纸砚贵得离谱,不可能贪书局的纸墨,领多少张,交多少张,扯了破了也得交,一块墨条出几张字也有定数。

萧明允也看不上那些纸墨就是了,至于砚台,他从曹润章那捡了块便宜的。

春风送暖,明月高悬,整个村庄都在酣睡,除了那位寒窗苦读的学子。

他心无旁骛,他目不转睛,他奋笔疾书,甚至来不及穿上外衣,挽住头发,如果学子们都像他一样勤勉,夫子们就能高枕而卧了。

这样的场景若被不知情的、没睡醒的谢澄安看到,定要惊叫一声、大喊有鬼!

热心村民小天爷:“小郎君要尿尿。”

萧明允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床上:“怎么醒了?”

谢澄安:“我想去茅房。”强制重启,声音带着浓浓的睡腔。

萧明允:“我去拿恭桶,你等一下。”啊啊啊!软软糯糯的小郎君,他可以!

天气暖和了,他们就不在屋里放恭桶了,谢澄安往常也不起夜,今日喝多了水,才在半夜醒了,至于萧明允,他不睡觉。

“不用,”谢澄安打了个哈欠,眼角就挂上了泪珠:“你是不是也想去?那一起去吧。”当着萧明允的面尿尿?不可能。

萧明允知道,作为一个成熟的老公,他应该说:是啊,他想去,但是他不敢一个人去,有夫君陪着真是太好了。

这样,谢澄安就能义不容辞地“陪自己的媳妇”上茅房了。

可是萧明允还是舍不得谢澄安跑这一趟:“外头冷。”

谢澄安:“不冷,都四月了。”

说他醒了吧,他软软的,一点力气都没有,说他没醒吧,脑袋还是那么机灵。

萧明允好想把谢澄安就床正法,但只是帮他抹掉了眼角的生理性金豆豆。

萧明允:“眼睛都睁不开,怎么去茅房?”总不能是害羞吧,以前给他擦身子,哪儿没看过?

谢澄安:“我就是要去,你陪我去嘛。”前几天院里进了狼,他害怕。

萧明允可太喜欢惹谢澄安了,惹急了会跟他撒娇,但是憋尿不健康。

虽然不知道谢澄安为什么非要去茅房,但萧明允还是陪着去了,用不用看着他?不会掉下去吧?可是偷看太变态了,用天眼?

小天爷死鱼眼凝视:“用天眼更变态。”

萧明允:……

那倒是。

谢澄安对这个家很熟悉,从茅房出来,他闭着眼睛就往屋里走,这怎么行?萧明允一手搂着大腿、一手护着背、把人抱进了屋。

要醒不醒的人没有什么力气,谢澄安不仅懒得挣扎,甚至在进屋之前就睡着了。

萧明允:……

睡吧,好好睡觉才能长身体。

他要多抱抱小郎君,等小郎君长高了,就不能像现在这样趴在他的肩头睡觉了。

有田螺老公萧明允偷偷地帮他涂药,不出几天,谢澄安就能活蹦乱跳地给别人熬药了。

一换季,感冒的人就多,魏家六房的婶子着了风寒。

不喜欢这家人,也不能跟钱过不去,谢澄安一大早就去了,他前脚刚进门,魏广田后脚就回来了。

魏广田是魏家六房的大儿子,跟郑丰收是同窗,前些日子忙着县试,吃住都在县里。

如今回来了,应是放完榜了?不知道郑丰收考得怎么样。

第17章 大型阴阳怪气现场

在三家村这样以体力劳动为生、以勤俭节约为美的地方,雇人熬药这种奢靡的风气从何而来?这要从谢澄安说起。

四年前,小机灵鬼谢澄安跟着师父梁知水来到一户人家复诊,还没进门就闻见一股糊味,两人一对眼,得,又有钱了。

熬一副药少说得半个时辰,那时正值夏日,谁都不想守着炉子。

那家的媳妇便靠在阴凉处,悠哉悠哉扇扇子,结果一不小心睡着了,醒来一看好家伙,药罐子熬干了。

这副药算是白瞎了,梁大夫复了诊,调整了药方,叫谢澄安再给这家送来。

那家的媳妇放下手中的针线,准备给她婆婆熬药:“大夏天的,哪里是熬药,分明是熬人。”

说完突然反应过来,连忙瞧了眼屋里,说:“还好没听见,别再以为我不愿给她熬,那误会可就大了。”

谢澄安不接此话,只是说:“澄安可以帮婶婶熬药,一副药只要三文钱。”

一个素包子的价钱,寻常人家也出得起,熬坏一副药就远远不止三文了。

家务活繁琐得很,人们往往是一边熬药一边做其他事,这样一来就容易忘,家家户户多少都有把药熬糊的时候。

三文钱就能让专业人员帮忙熬,还能把时间节省出来干点别的,挺划算,于是,谢澄安多了份收入。

起初,人们只在农忙时雇谢澄安熬,闲时还是自己熬。

可是由奢入俭难啊,一旦享受过某种便利,就很难再自己动手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