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落难公子的发家日常(442)

作者:微生恒绍 阅读记录

他们在老家的名声已经坏臭了,所以纪若愚安葬了他的父亲以后,就卖掉了宅子。

他带着他的母亲一起,在淮安府租了一小间宅子,母子两个靠着打零工维持生活。

帮老王给鹿鸣书院送米,就是纪若愚找到的零工之一,可是他深深地恨着那个地方。

纪若愚是在七年以前,以秀才的身份,考入鹿鸣书院的,可是他一直没能考上举人。

书院的教室有限,座位也有限,每年都有很多学子想要考进鹿鸣书院,所以一直没有进步的纪若愚,被劝退了。

书院规定,连续五年都没有进步的学生,都会被劝退,可是人的想法总是千奇百怪。

纪若愚刚刚考入鹿鸣书院的那一年,因为一些胡思乱想,就把谢澄安推下了城墙。

那件事没有证据,所以他们没有报官,也没有大肆宣扬,只有萧明允警告了一下他。

不论是书院还是苏文景他们,对待他,都跟对待别的学生一样。

可是从那以后,纪若愚就总是觉得,有一双眼睛一直在打量他。

是这位同学,还是那位同学?

纪若愚觉得路过他的所有的同学,都在打量他,他们全都在背地里说他品性不好,表面上的友好和说笑都是他们装出来的。

他总觉得他被同学们排挤了,他们一定是有一个群,所有的同学都在,只有他不在。

那个群就是他们建来,专门议论他和嘲笑他的。

就连关系好的那几个,纪若愚也觉得他们有着关系更好的朋友,他不是最好的那一个。

可是为了读书,他一定要忍,他好不容易才考进了鹿鸣书院。

有着这样疑神疑鬼的心态,能把书读好就奇怪了。

五年以后,书院就根据规定,劝退了纪若愚,同一批劝退的,还有十来个学生。

那十来个学生后来过得怎么样,纪若愚不得而知,他觉得鹿鸣书院就是在针对他。

只有自己不想读的,哪有书院劝退的?他一直安分守己,也按时交了束修,这项规定就是为了撵走他才设立的。

还说什么一直都有,他们全部都在骗他。

苏氏四子和萧明允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一定知道那件事。

他们一定是为了给谢澄安出气,所以才劝退他的,好深沉的心机,为了他们的名声,还装出一副友善的样子,硬生生地忍了这么多年。

纪若愚承认,苏氏四子确实是人中楷模,他要学习他们的优点,比如从容不迫,他要挑选合适的时机,在实施行动以前还要友善。

纪若愚一直在寻找机会,不过在饭菜里投毒这个方案,是在纪若愚接上送米这个零活的时候,突然萌生的。

在老王询问纪若愚的姓名,和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的时候,纪若愚脸不红心不跳地撒了个谎,说他叫刘阿景。

他的心理素质,比起当年在北城楼上,和苏时景对话的时候,强大了好几个层次。

他或许还是羡慕并且崇拜着,苏氏景字辈的这四位公子的吧。

帮老王送米的那几天,纪若愚便观察了一下书院买米的规律。

几天买一次,走哪个门,到后厨有多远,绕了几个弯。

谁查的严,谁查的不严,只要用心观察,这些问题就都能得到准确的答案。

这些年来,纪若愚学会的最有用的东西,就是要沉住气,他要等到四月份,新科进士们回乡报喜的时候。

他要用他的方式来惩罚这个虚伪的书院,虚伪的望族,和他们收来的虚伪的学生。

今日,又是给鹿鸣书院送米的日子,老王在去书院的路上碰到了纪若愚,他觉得纪若愚是个挺好的小伙子,就和他攀谈了几句。

可是纪若愚早在前一天晚上,就把砒.霜掺在了这批大米里。

砒.霜微溶于水,如果直接将砒.霜粉末掺在大米里,那么厨师在淘米的过程中,砒.霜就会流失掉一大部分。

所以纪若愚事先将面粉揉成了米粒大小的颗粒,把砒.霜包在了里面,这项工作,纪若愚进行了整整一个月。

馒头在完全干透以后,会变得非常坚硬,可以用来砸核桃的那种,所以砒.霜馅米粒的外壳在完全干透了以后,也会变得非常坚硬。

淘米也只需要搅上几下,不会让它们的形态发生太大的变化。

它们和大米一起被蒸熟,盛进了学生们饭碗里,很多学生吃饭的时候不会那么仔细。

不论是计划,还是实施,纪若愚的内心都没有什么波澜,他的心理素质强大了太多。

但是他知道,官府迟早会查到他的,他也早就受够了这个不公平的、满是虚伪的世界。

小黑球:“事情的经过,和纪若愚内心的想法,就是这样,现在,他打算服毒自杀了。”

萧明允:……

这对父子真是绝了,萧明允磨了磨后槽牙,他用天眼找到了正要吞服砒.霜的纪若愚。

害了这么多人,还想偷偷地自我了结,萧明允拎着纪若愚的后衣领,就把他拎到了书院。

那个神圣的,令所有学子都向往的书院,充斥着墨香和读书声的书院,如今却只能听到痛苦的呻.吟,浓重的草药味和血腥味,让这里就像人间炼狱一般。

萧明允把纪若愚扔在了地上,纪若愚起身就扑向了苏文景,萧明允赶紧又把他摁住。

纪若愚先是苦笑了几声,然后不解道:

“你为什么没事?你这个虚伪的小人为什么没事?!不对,你不是虚伪的小人,你是虚伪的大人物!是虚伪的头子!”

“你是装腔作势的祖宗!逢场作戏的高手!只有我看透你的真面目!你们!的真面目!”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