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落难公子的发家日常(449)

作者:微生恒绍 阅读记录

一个月前,也就是萧明允打算这样处置的时候,他就跟距离猿关山最近的守军邵俊山,联系过了,让他尽快出发,前来猿关山押送流犯。

山路难行,邵俊山只带了十来个守军,好在萧明允把需要押送的犯人,已经捆.绑好了。

他们要被送去的地方不在一处,等出了猿关山,再由邵俊山将他们分散开,分别押送。

邵俊山见了萧明允,先扑通跪下了,他是萧思谦的属下,可是他未曾给萧思谦作证。

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萧明允只交代他,务必看好这批犯人。

按理说,这些犯人应该由平乡县的衙门,出具审判书,然后才能被押送,没有审判书的话,各路关卡就过不去,流放地也不好接收。

可是萧明允还没有正式上任,就算上任了,他也是文书,不是县令,无权出具审判书。

好在谢澄安带着上瑞侯的府印,笔墨纸砚也都在鲁三泉的仓库里找到了,有着侯府印的审判书,发挥同等效力。

这一个月里,谢澄安在忙着给他们疗伤,萧明允在忙着写判决书,杀了谁,什么原由,怎么判的,都得写清楚,一千多份,他手都酸了。

安置回乡的人,跟着邵俊山离开了猿关山以后,也由官府派人,分别送到了家人身边。

偌大的寨子,一转眼,就只剩下萧明允和谢澄安这十来个人了。

鲁三泉盘踞猿关山许久,他们又都是男人,所以他们抢了不少良家的女子,有的人不堪折磨,早早了结了自己,还有的人在苦苦支撑。

这些姑娘就算被送回家,境况也不会太好,流言蜚语会伴随她们终生,就连她们的爹娘,也可能会嫌弃她们。

这些姑娘都会缫丝,萧明允打算问问李秉文,他家做成衣生意,认识不少纺织厂的老板,看能不能把这些姑娘,送到纺织厂里做工。

从此以后更名改姓,去一个没有人认识她们的地方重新生活,就当以前的自己死了。

可还是有一些姑娘想要回家,萧明允尊重她们的意愿,这些姑娘都暂时住在猿关山,等萧明允把平乡县处理干净了,再来安置她们。

平乡县的顽疾不只是官匪勾结,还有官官相护。

这么大的蚕丝生意,没有知府的遮掩,早就被看出端倪了,平乡县信息闭塞,但并非整个青州都信息闭塞。

萧明允打算先处理县令曹清水,这样他就可以以县令的身份上任,而不是文书了。

大庆的关卡查的很严,行人要查路引,询问他进出关卡的原因。

货物更要查,什么货,数量有多少,从哪里运过来的,贩卖还是送给亲朋好友。

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方便统计经济,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危险物品的运输。

所以进出平乡县的货物,城门处也有详细的记录,就是因为有记录,所以县令的个人所需,才会依靠山匪,从山路上运送进平乡县。

县令让城门处如实记录来往的货物,就是为了有一天,上面派人来查的时候,能拿出一份完整的真实的记录。

可是当这份记录,和县令家里的东西对不上的时候,就成了他们的罪证,比如夏凉箱、洗衣箱、神奇食盒,这样新兴又价格昂贵的东西。

别的还好说,可是凭着县令的俸禄,曹清水是买不起夏凉箱的。

曹清水可以把这些东西藏起来,等风头过去以后,再拿出来用。

可是如果对方有心查他,那么就算没有天眼,他们也会把平乡县翻个底朝天,把他的罪证一个一个找出来。

这些东西是如何运进平乡县的,就算是县令的私人物品,城门处不查,可是他并未有过离开平乡县的记录。

不是自己买的,那就是别人贿赂的,不是走官道进去的,那就是走小路进去的,进出货物的记录,县令当值的记录,都是他的罪证。

猿关山上发生了那么大的动静,曹清水也已经听到了风声。

当年他被萧明允所救,发誓自己一定要成为一位好官,清官。

可是他被派到了这个闭塞的小县城,山匪的势力比知府还大。

威逼加上利诱,他一步一步地,成为了一个鱼肉百姓的贪官。

曹清水身着官服,一动不动地在衙门里坐了整整三天,他既不觉得饿,也不觉得渴,这真是一种奇怪的感觉。

第183章 平乡县频繁地出现凶杀案

曹清水一动不动地坐在县衙里,直到有什么东西挡住了光,他才抬起头来看了一眼。

萧明允云淡风轻地说道:“我夫君的羊脂玉如意,还请你还给我。”

一看见萧明允,曹清水就哭了,他为什么哭,萧明允不想知道,犯了错,就要付出代价,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种话,萧明允不爱听。

不过,萧明允还是愿意尊重他,他会等着曹清水哭完,再说正事。

猿关山上有两千多号山匪,他们组织严谨,训练有素,又知晓兵法,山中又极易隐藏。

所以这么多年,青州的剿匪事业从来没有成功过,反而牺牲了很多人,就连知府都被利益打动,被恶势力震慑,做了他们的保护伞。

曹清水把他所知道的,平乡县官匪勾结和官官相护的细节,全都告诉了萧明允,请求萧明允善待他的家人。

萧明允:“你做的这些事情,他们一定是知道的,他们吃的山珍海味,穿的绫罗绸缎,包括现在正在用来纳凉的箱子,都是从百姓身上,不停地吸血才得来的。”

家人有规劝之职,规劝无用的话,便要及时地上报,可是曹清水的家人,全都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不义之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