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落难公子的发家日常(53)

作者: 微生恒绍 阅读记录

温知严:“不打紧,快请坐。”

曹润章:“自从温兄托了我,我是问朋友、问亲戚、见人就问,还真让我问着了。”

总书局有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回乡探亲,从筑阳县路过,总书局叫曹润章好生招待。

曹润章与老先生聊了几句,觉着先生十分好相处,便为温财主争取了一下。

“你猜怎么着?”曹润章还卖个关子:“同意了!”

说着,曹润章将大中小各个型号的喜字,拿给温知严看。

温知严一眼就相中了,他连连说好,还想去拜访一下萧老先生明允。

曹润章:“先生急着赶路呢,写字已经够麻烦了,去了再说一会儿话,岂不误事?”

“赶紧把喜字写好了要紧,下次再介绍先生给温兄认识,如何?”

温家在城郊有十余亩田庄,并非书香世家,老先生有没有名气、是不是淮安府的人、能不能拜访得到,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字写得好,让他们有面子就行。

喜字买卖敲定,便该曹润章的长远生意了,产质量量没有任何问题,就是书的最末尾,那个铜钱样式的标记,温知严不理解,先生满腹经纶的人,怎么会用这样的标记?

名号可以仙去以后再公示,但是总得有个标记,让萧明允自己设计?不能,这样萧明允就知道,曹润章对他的字有想法。

书局老板也是商人吶,不想给萧明允分太多,曹润章大笔一挥,在书的最末尾画了个、怎么看都很像是铜钱的符号,以后,这就是萧大儒的签名了。

“此标记并非铜钱,而是天地,温兄请细看,”曹润章比划着自己的杰作,说:

“天圆地方,说明先生胸怀万物,天长地久,是先生希望他的学问能一辈辈地传下去。”此处省略三百字的吹捧。

温知严:“先生觉悟就是高,倒是温某,满脑子都是钱了。”怎么看都是铜钱,要不是这字确是难得一见,他才不买。

曹润章为推销萧明允的书,浅浅地努力着,萧明允和谢澄安悠哉悠哉逛着街。

谢澄安本来打算吃干粮的,可是萧明允不想让他喝凉水、吃干饼子,便说自己想吃热的。

一两银子的工钱,已经到了谢澄安的口袋,卖野菜也赚了点儿,抠门掌柜谢澄安罕见地带着他的长工萧明允吃了碗羊肉面。

小天爷:“你不盯着曹润章吗?”

萧明允:“成不成,一会儿就知道了。”介绍生意都要赚的,该赚就让人家赚。

一直盯着曹润章,就知道他在打什么算盘了,可是萧明允不想浪费精神力干这个。

天眼很好用,但是他的脑子也不差,若非迫不得已,他不想监视别人,太变态了。

义薄云天的某天爷却按捺不住了:“他想把你抄的《孟子》,以每本十五两银子的高价卖给温知严!还有喜字,温知严出的价钱是十两,他给你说的却是八两!”

萧明允:……

抄书匠抄的书,是放在书局卖的,这次的纸却比上次高档很多,勉强算得上好。

曹润章不打算把他的书放在书局卖,大概率会像今天这样,卖给一些有钱人。

未时初,两人准时地回到了书局,曹润章却还没回来。

再等下去,他们就要赶夜路了,萧明允告诉伙计,他们要走了,如果事情成了,叫曹润章派个人,去三家村告诉他。

没听错吧李一飞:“你上我们这儿找活计,自己不勤快点,让我们去找你?”

萧明允:……

不好意思,等十分钟吧。

写大字与抄书不同,字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会被放大,所以需要更扎实的功底,要更有耐心,手要更稳,更费时间。

曹润章本打算给萧明允开间上房,让他们两口子在县里住上一晚,等明天写完了喜字再回,可是萧明允半个时辰就写完了。

为了显得自己见过世面,曹润章强忍着惊讶,一个一个检查萧明允的喜字。

出于某种不知名的胜负欲,他很想从一千多个喜字里找到一个错的,或者不好看的,可惜没有。

他盯着写的,还是他研得墨呢,没见什么偷天换日的神通,这人是有真本事,收的值。

酬金十两,曹润章四,谢澄安六。

拿到钱以后,萧明允又往曹润章手里塞了二两,说是感谢他为这桩生意来回忙活,叫曹润章以后有这样的买卖,千万记着他。

怪不得有钱人,都会让孩子读书识字,字写得好看,可以挣大钱,谢澄安揣着沉甸甸的银子,却不知把字写好并非易事。

萧明允也是被敲着打着十几年,才练了这么一手好字,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

两个人牵着冯爷爷的驴,从书局门口路过,不巧听见里头在吵架,好像是有位抄书匠的错字太多,写着写着就潦草了。

李二飞叫他把那几张重抄,还要扣纸张的钱,那人不愿意,就吵了起来。

第21章 输的人要答应赢的人一件事

跟李二飞吵架的,是筑阳县落魄秀才纪端睿之子——纪若愚。

他一直在说筑阳书局看不起他,萧明允和谢澄安跟他没什么交情,就没有再关注这件事,倒是听路过的人,在谈论张师爷那位被算计的小妾。

“说是回家探亲,结果一直没回来。”

“是不是被卖了?”

“听说是死了。”

谢澄安看了看萧明允,眼睛里写着:不是被大师救了吗?

张文通被算计的小妾名唤孙珍,是孙莹的胞妹,比孙莹小十七岁,今年十六。

孙家姐妹确实有几分姿色,一年前,孙珍被张文通看上,做了他第三十六位小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