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难公子的发家日常(73)
郑丰年站在人群的最外围,十分悠闲地靠在树上,想看看萧明允会怎么解决。
“澄安,你向来懂事,怎么由着他做出这等恃强凌弱之事?”
谢澄安:“他们抢我钱、”
谢澄安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打断了。
“这当中一定是有误会,他们几个调皮,是不是撞到了你们?”
“或者突然冲出来,吓到了你们?所以你们误认为他们是想抢钱?他们家里都不缺钱,不可能去抢的。”
就是、就是、就是乘以一万次。
“先把人放开,让他们喝口水,我们也得听听他们怎么说啊。”
他们怎么说?几个人没想到行动会失败,所以没有准备狡辩词,但是有人现场教他们了,不管那个人是有意还是无意。
就说,他们正在玩江湖大侠惩凶除恶的游戏,根本没有看见驴车。
他们才刚走到大路上,萧正洋突然就被踹飞了,他们想过去扶一下,结果全被撂倒了,都没有看清楚是谁。
魏兴田和郑丰礼交换了一个眼神,懂了,放心吧兄弟,魏文成?魏文成?!急死了,魏文成半天都不看他们。
第29章 一起干坏事也太刺激了吧
萧明允没有再说什么,谁的家长靠近,就把谁往后拉,他可是下过狱的大奸大恶之人,人在他手上,家长们不敢强抢。
谢澄安也没有再说什么,他突然发现,用萧明允的方式解决问题,胸不闷了,手不抖了,脑袋也不涨了。
脸上的肌肉也不用为了强装微笑而抽抽了,甚至可以吃一块点心,喝几口水,再晃一晃脚。
半个钟以后,躁动的人群渐渐地安静了下来。
萧明允把魏文成拎了出来:“你说?”
八岁的魏文成第一次去离家那么远的地方,真是一次难忘的旅行。
口干、腿软、眼皮打架,他能一觉睡到明日午时,看到曹成惠,魏文成立刻就清醒了,曹成惠是一位严格的祖母。
曹成惠:“怎么回事?”
相比之下,稳重得体得多。
魏文成低着头,捏着衣角。
曹成惠:“说吧。”
萧二婶和萧二叔并不穷,但是他们舍不得花自己的钱,他们喜欢借钱,而且别人不催,根本不还。
上次去萧明允家借钱,用的借口是要给萧正洋教束修。
可是萧正洋在书塾启蒙了两年,字还不认识几个,他爹娘觉得他不是块读书的料,便不想供了。
正好萧正洋也觉得读书太苦、太枯燥,这些年里,萧正洋除了跟朋友们掏鸟蛋、弹石子、斗蛐蛐、玩江湖大侠惩凶除恶的游戏,偶尔也帮他爹种种田。
他爹娘想的是,过两年,他们给萧正洋娶了妻,萧正洋自然就知道干了,家里的田地足够他生活,男孩都这样,所以就不怎么约束他。
那次借钱没有借到,家里的丑事又被萧明允抖了出来,萧二婶一时气愤,和萧二叔闹了起来,整个三家村的人都知道了。
人活一张脸,回到家以后,萧二婶就把气撒在了萧正洋的身上,不管这两件事情有没有关联,她现在急需一个发泄的对象。
萧二婶:“要不是为了你、我能到处跟人借钱?!我拼死拼活供你读书!受尽了别人的冷眼!两年了你一个字也不会写、对得起我吗?!”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怎么就生出你这么个窝囊废!”
那天,萧二婶破口大骂了半个时辰。
虽然其中大部分的话,是骂萧二叔的,但是萧正洋是唯一的承受对象,因为萧正洋不会对她动手。
平白无故受了一顿气,萧正洋便把仇记在了谢澄安和萧明允的头上,要不是因为他们不借钱,他就不会挨这顿骂。
再加上谢澄安暗算他的那块藕粉糕,萧正洋一直想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听说萧明允打死了一头野猪,分完钱还有二十多两,萧正洋就有些不高兴。
结果还没两天呢,就看见他们提着一对大雁去了县里,好家伙,又是二十两,凭什么他挣钱这么容易?
萧正洋当然不会说,他是因为被他娘骂了,才这么记恨萧明允和谢澄安。
他是这样说的:“山里的大雁又不是他们生的、更不是他们养的,他们嘎嘎嘎地哄上两下,把雁一捉,就赚了二十两?”
“他们要是不捉这对大雁,大雁明年就能生更多的小雁,到时候咱们人手一对,人人都能赚二十两,所以这二十两银子不能让他们独占,应该见者有份。”
怎么见呢?抢。
萧正洋念过两年书,尽管大字不记得几个,但他还是获得了很多人的崇拜,尤其是魏兴田和郑丰礼这样的。
家族的旁支,在家族的内部并不怎么受重视,但是他们姓魏/郑,所以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萧正洋鼓动得又欢,他们脑袋一热,当真觉得是萧明允抢了他们的钱,那把钱还给他们就是天经地义。
几个人一合计,就有了这次“劫富济贫、替天行道”行动。
至于魏文成,他总是待在家里写字、写字,都不怎么和人说话,他们觉得男孩不能这样,魏文成应该练练胆子。
魏文成八岁,魏兴田和郑丰礼十四,大哥萧正洋十五。
魏文成在去的路上,才知道所谓的练胆计划是抢劫,想回去却不认识路,想扶一下萧正洋,却被踢倒了。
想说话,却被萧明允绑住了嘴,现在还疼,脸蛋上两个红红的印子,像偷吃了西瓜,又像两根红色的胡子。
这种场合怎么能少了孙莹?只不过,她刚喊了一声萧二婶同款我的儿啊,就被曹成惠拉住了,曹成惠不说话,只看了她一眼,她便不敢再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