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遇见重生世子,我只想跑路(120)
吴一飞微微摇头,“目前还没有人。”
“我知道了,粮食收的怎么样了?”
陈子玄追问道。
“差不多了,原本粮食不够,后来‘来云阁’那边忽然出了一大批粮食,我就带着兄弟都收了过来。”
吴一飞继续道。
“来云阁?他们怎么会有粮食?”
陈子玄眼中浮现出一抹诧异。
“听说是其中一个胡人带来的,我们查过,那个胡人的背景没问题,才收的。”
吴一飞对着陈子玄解释道。
“没问题就好,杨家收了多少粮食?”
陈子玄忽然这里,就直接问出了口。
“具体的数目我们不是很清楚,但是属下查过,最近有很多通过水路送来的粮食都进了杨家。”
吴一飞继续道。“想来以杨家的财力,不会少的。”
“嗯,若是他将粮食都收了过来,对于百姓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陈子玄说完,便继续弯下腰收起他的土豆来。
“那属下就先告退了!”
吴一飞对着陈子玄拱手道。
“嗯,去吧,密切关注城内外的情况,若是有什么事情,第一时间来通知我。”
“是!”
陈子玄带着佃农们,整整挖了十天,才将种下去的土豆全都挖了出来。
看着满满当当堆了几仓库的土豆,陈子玄心中这才有了些安全感。
"公子,吴首领来了。"
茱萸站在门外喊道。
“让他进来吧。”
陈子玄的话音刚落。
吴一飞就急匆匆的从门外走了进来,对着陈子玄拱手道。
“公子,难民们已经抵达京城了。”
“进城了吗?”
陈子玄转过身,看着吴一飞问道。
“没有,难民都被关在城门外了。京兆尹直接将城门关了,里面的人也出不去了。”
吴一飞面色有些难看。
“唉,每逢天灾必然有百姓受苦,先等等吧。”
陈子玄不知道是在安慰自己,还是在安慰吴一飞,喃喃的道。
“等上面有反应了,我们再动作,你叫人看着那边的动静。”
“是!”
烈日炎炎,火辣辣的太阳照射在城门底下。
城门下人头攒动,站在烈日下的人,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
年轻人抱着小孩,老年人杵着树枝做成的拐杖。
双眼无神的望着那高高矗立在眼前的城门。
眼中的落寞和绝望几乎能将人吞噬进去。
随处可见哀嚎声,孩子的哭闹声,却都十分的细微。
一个老人佝偻着脊背,杵着树枝,颤巍巍的拿着一个带着缺口的碗。
慢慢挪到,一棵小树下。
她将手中的碗放在地上,将一个半大的小男孩抱进怀中。
拿起破碗一点点喂到小男孩嘴里。
小男孩原本已经干裂到蜕皮的嘴唇在这一刻,才得到些滋润。
他伸出双手捧着碗,大口大口的将清水往嘴里倒。
不一会碗便见了底,小男孩睁着一双清澈的大眼,声音有些嘶哑。
“奶,娘不是说我们到了京城就不会死了吗?我们什么时候能到京城?”
老人那浑浊的眼中划过一丝悲哀,嘴角却还上扬着。
“快了,很快就能到京城了,等到了京城我们就能活下去了。”
“奶,京城 是什么样的?我听隔壁大丫说,京城是最美最大的地方,对吗?”
小男孩嘴角带着笑,躺在老人怀中,眼中全是憧憬。
“是的!京城可漂亮了,里面都是些有善心的大老爷,只要到了就好,到了我们就没事了。”
老人说这句话的时候,目光不停往那紧闭的城门看去。
“那我想去看看皇帝老爷,大丫说皇帝可威风了......”
小男孩的话还没说完,眼睛慢慢的合上,一头栽倒在老人怀中。
老人立刻低头向怀中的孩子看去,将自己的额头贴上了孩子的额头。
面色肉眼可见的慌乱起来,她抱着孩子立刻从地上站了起来。
大声对着不远处的一对夫妇喊道。
“村长!我家牛儿发热了!您给想想办法啊!”
老人边喊边抱着孩子跑向那对夫妇站立的地方。
“李婶儿!牛儿怎么了?”
那村长面如土色一瘸一拐的走向老人,伸出一只瘦骨嶙峋的手覆上小牛儿的额头。
“这么烫!婶儿,赶紧把孩子抱到阴凉处,我去打些水来,你先给孩子敷一敷晾帕子。”
村长一瘸一拐的捡起地上的一个破铁锅,往林子里走去。
村长媳妇,连忙上去陪着老人将孩子放到阴凉处的泥地上。
“婶儿啊,你别着急,玉儿他爹帮你打水去了,一会敷一敷就会好的。”
老人眼眶有些红,连连点头。
“村长媳妇,这一路多亏了你们了,否则,我们这老的老,小的小。
哪里能走到京城来,只是没想到......”
村长媳妇从自己的衣服下摆上,扯下一块布。
“婶儿都是一个村儿的,说那些做什么?
你不用担心,我家那口子说了,要不了多久等皇帝知道了,就会打开城门放咱进去的。”
“唉,那就好,那就好。牛儿他娘死在了路上。
若是我这把老骨头连牛儿都没能护住,等以后下去了,拿什么去见牛儿他娘哦。”
老人的话,让村长媳妇眼眶也红了起来。
“婶儿你放心吧,牛儿娘是为了帮大家找吃食才丢了命,我们不会不管牛儿的。”
两人的话逐渐淹没在高耸的城墙下,那紧闭的城门却丝毫没有打开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