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夜幕降临,白日的喧闹渐渐散去。何欢在自己的屋子检查何靖与林诺言的功课,忽听二门外传来隐隐约约的琴声。她知道,弹琴的人一定是沈经纶。
待到何靖与林诺言回了自己的屋子,何欢招来白芍,问道:“你有没有打听到什么?”
丝竹摇头道:“回小姐,沈大爷送走了吕太太、吕老爷,就一直在书房,晚饭都是文竹从厨房取了,送去书房的。至于吕八小姐那边,她没有离开房间半步,是丝竹亲自送了晚餐过去。奴婢看到她和吕八小姐的丫鬟早春在廊下说了好一会儿话,具体说了什么,奴婢就不知道了。”
“那有没有人往庄子外面送吃的?”何欢觉得,以沈经纶的脾气,就算他很生气,但他既然知道谢三在山洞中,就一定会给他送食物。倒是谢三,以他别扭的性子,沈经纶邀他来庄子上住,他定然是不肯的。
白芍迟疑地摇摇头,满脸不解地看着何欢。
何欢努力告诉自己,不要太多疑,或许沈经纶什么都不知道。退一万步,就算他知道谢三没有回北方,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他们又没有深仇大恨。她挥手示意白芍退下,独自枯坐在桌前,听着断断续续的琴声。
大半个时辰后,就在何欢觉得奇怪,为何琴声依旧没有止住的趋势,就见丝竹在院子里徘徊。她正欲上前询问,丝竹举步向她走来。
“你这样的表情,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何欢侧目。
“表小姐。”丝竹突然跪下了,“大爷弹了一晚上的琴,一直没有停歇……”
“你想让我去劝一劝表姐夫?”何欢万分惊讶。
正文 第211章 酒醉
何欢惊讶归惊讶,但她正愁找不到借口去找沈经纶,自然不会推辞,不过面对丝竹,她还是做出犹豫之色,说道:“表姐夫一向喜欢弹琴,应该不用大惊小怪吧?”
“表小姐,大爷已经弹了一个半时辰,文竹还替大爷取了两壶白酒。大爷从来不曾像现在这般。”丝竹一脸担忧,低着头说:“这会儿亲家太太已经睡下,奴婢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办,这才过来求表小姐劝一劝大爷。”
何欢深知,沈经纶虽偶尔小酌,但从不嗜酒,在她的印象中,他一向自律,从不曾借酒浇愁。直觉告诉她,沈经纶心情不好应该与谢三无关。难道是因为倭贼?
何欢一时无法确定,只能询问丝竹:“知道是为了什么事吗?又或者,先前在蓟州或者陵城,发生过特别的事吗?”
丝竹迟疑地摇头,不甚确定地说:“奴婢问过文竹,大爷自送了亲家太太和表小姐来庄子上,就一直在陵城。除了吕家的事儿,大爷只是帮着县丞大人处理城内的琐事,安抚百姓,除了……”
“除了什么?”
“除了四天前倭贼再次出现,与谢三爷、林捕头率领的手下打了起来。文竹说,大爷看到死了很多人,就连谢三爷也负伤北上,一直很难过。若不是吕小姐突遇强盗,受了伤,大爷应该还在陵城帮着安置伤员。”
何欢听着这话,立时心生愧疚。沈经纶一心忧国忧民,为百姓担忧,她却只想着如何隐瞒他,欺骗他。她亲手泡了浓茶,送去沈经纶的房间。
虽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扑面而来的海风带着令人不适的咸湿气息,却也吹散了灼热的暑气。何欢端着白瓷茶杯,轻轻敲了敲房门。
门后的琴声并没有中断。只是传来略带不耐烦的男声:“你先去睡吧。”显然沈经纶误以为敲门的人是文竹。
何欢轻声回答:“表姐夫,是我,我给您泡了一杯热茶。”
琴声止了,片刻才传来沈经纶的声音:“我没事。你回去吧。”
“表姐夫,我进来了。”话音未落,她已推门而入,扑面而来的凉气令她不自觉打了一个冷颤。她莞尔,情不自禁记起她与沈经纶一起渡过的唯一一个夏天,她经常因为他命下人在房中置放了太多的冰块,让她不得不添衣裳。
沈经纶看到她,不自然地别开目光,低声说:“你把茶杯放下吧。”他的态度大有逐客之意。
何欢看到了桌上的七弦琴及右手边的酒壶酒杯。想来沈经纶的琴声时断时续,是他一边自斟自饮。一边弹琴所致。因房间内只点了一盏灯,昏黄的光线令何欢看不清沈经纶的表情,但屋内的酒气明明白白告诉她,沈经纶已经不是微醺的状态。
“表姐夫,我替您把酒壶拿出去吧。”说话间。何欢已经放下茶杯,伸手去拿酒壶。
“不必了。”沈经纶欲拿回酒壶,手指覆在了何欢的手背上。短短一秒钟的接触,两人同时抽手。
“你不用管我!”沈经纶的声音带着几分恼怒。他站起身,背对何欢说:“我想,是丝竹告诉你,我在饮酒吧?”
“表姐夫。你从来不会一个人喝闷酒的。”
“你又知道?又是曦言告诉你的?”沈经纶的语气带着淡淡的讽刺之味,“你劝也劝过了,茶也送了,你可以走了。”
若不是亲眼所言,何欢几乎不敢相信,沈经纶居然会用赌气的语气。说出这样的话。她忽略他语气中的不友善,说道:“表姐夫,我可以安静地听你说,发生了什么事。您放心,出了这个房门。我会忘记您说过的话。”
“你还没放弃?”沈经纶嗤笑,猛然转过身,双目炯炯盯着何欢,“实话告诉你,我知道你一心想回蓟州。我故意安排吕八娘来庄子上,又去找你说那番话,就是想把你留在这里……”
“表姐夫,你喝醉了。”何欢打断了他。其实早前她也想过这种可能性,可是她想不明白,有什么理由值得他大费周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