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良跃农门(1001)+番外

作者: 浮波其上 阅读记录

日子又回到以往那种状态,每天的事儿她还是在做,只是身边亦步亦趋地跟着了一个小碧,总是会提醒她让她不要那么操劳。

家里每个人都将她当成了重点保护的对象,想必是关文打过招呼的,不单是不让她劳心劳力,甚至是做饭这类她做惯了的事儿都不让她动手,说怕灶间的油烟气熏着她了,让李欣哭笑不得。

人闲下来就总要琢磨着要做点儿什么事儿,帮朱氏相看姑娘就又提上了日程。

这天白慧等人来李欣家做客聊天,说着村子里边儿最近发生的趣事儿,李欣便适时提了出来,问她们认不认识有年纪合适,要出嫁的姑娘。

杏儿叹道:“做媒人可不是这么好做。”

李欣点头:“可不是吗,我也不想给人做媒……”

“那你就直接找媒婆呗。”银环不以为意:“多花点儿银子,请个媒婆来,保管四乡八邻的合适姑娘都给你掏出来。”

姚华掩嘴笑道:“俗话说。姑娘长得美不美,全凭媒婆一张嘴。媒婆说的可不一定就是真的,不然好多人家都不请媒婆,直接自己去相看姑娘呢。”

说着便问李欣:“你这是为谁做媒呀?”

“我娘家堂弟。”李欣皱眉叹道:“以前也问过杏儿。也看过其他家姑娘,都觉得不合适。”

杏儿在一边附和地点头,真觉得李欣大伯娘给她出了一个老大的难题:“差的人家看不上,好的看不上人家,你说这要怎么办?”

姚华迟疑道:“难不成你娘家的伯娘还是婶子的,自己个儿不去相看姑娘?全靠你看?”

李欣细细说道:“我堂弟要守孝呢,这还有两年功夫才出孝。伯娘也不敢去问这事儿,我大伯要一个孝子的名声。”

姚华恍然大悟,戴孝的家里边儿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去寻姑娘相看吧?

又问:“你堂弟多大岁数了?”

“……这么一算,都十*要跨二十的坎儿了。”李欣想起这茬方才正色道:“本来是打算在我阿嬷过世之前,把他的亲事儿给办了的,结果一直没有说成姑娘。等我阿嬷一走,他守孝三年,硬生生要等三年时间……”

姚华唏嘘道:“这生老病死也不是谁能掌控的事儿。你堂弟也确实倒霉。”

“谁说不是呢。”

几人叹息了一番,姚华道:“我看呐,你还是花点儿钱找个媒婆来帮你看看好了。找那种嘴巴严实,办事儿妥当的,多许点儿好处,让她不动声色地去周边儿问问,有好的人选你再去看看,没有好的,你就直接回了你伯娘。一直为这事儿伤神可不好。”

“是这个道理,本来这事儿就跟你没多大的关系。”

银环也应和着。李欣想了想也觉得只有这样的办法了,荷花村中的姑娘她认识地不多,这时候她也没这个心思和力气去为朱氏跑这个腿。花点儿钱请媒婆来帮忙是个不错的主意。

只是最开始的时候朱氏就跟她透了底。表明了不希望李桃子这个十里八村都知道的媒婆来操心这事儿,她自然也不好请桃子大娘来了。

杏儿主动道:“我帮你去请曾媒婆出来。”

银环愣了下,道:“曾媒婆不是很少说媒了吗?”

“很少说也不是不说,这还不是说媒呢。”杏儿道:“让她去寻访寻访有哪些要嫁闺女的人家,给的钱丰厚些,她不会不应下来。”

李欣有些疑惑。好像从来没听说过有个媒婆姓曾。

白慧见她不解,从旁解释道:“曾媒婆……怎么说呢,她心地不错,说话有些直,说实在的其实当媒婆她不大合适。”

杏儿接口道:“不过她说媒也是照着自己良心说的,说成的媒也不算少,大部分过得和和美美的,只是因为那年那件事儿,她就极少再说媒了。”

“什么事儿?”李欣好奇了,媒婆要是不说媒,靠什么生活?

姚华叹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媒婆媒婆,说的就是媒,结两姓之好。那会儿曾媒婆接了个活,替男方给女方说媒,那男方本是有个喜欢的姑娘的,想说的也是那家姑娘。这多简单的事儿,她就是个从中穿针引线的人。谁知曾媒婆那天儿喝了点儿酒,糊里糊涂地去了另外一家,跟那家姑娘的爹娘交换了庚帖,订下了婚书。”

这就是酒后失职误事了。

“说错了,给纠正过来了吗?”

姚华摇头:“第二天曾媒婆看到自己手上拿的那家姑娘的生辰八字还有婚书,就直接给吓瘫了。她也是个正直的人,当即就去了男方那边儿承认错误,说这次谢媒钱她就不要了,再去女方那边儿给道个歉,毕竟还没正式去衙门那边儿入册的,只要两家不说破,这事儿完全可以揭过去。”

“男方虽然恼怒,但是曾媒婆态度诚恳,这事儿也只能这般给扭过来。谁知道曾媒婆去了女方家里把这个情况一说,女方不干了,说已经换了婚书庚帖的,怎么可以反悔?硬是不同意说这婚约无效。”

李欣皱眉:“明显是个错误,那女方怎么……”

“哎,那男方的家底厚,女方家底薄,能攀上这样的亲事儿,谁不乐意?”

李欣恍然地点点头,心里却不耻那女方人家的做法。

“那结果呢?”

“结果女方的人拿着婚书和男方的庚帖,说要是男方要退婚,就要见官。男方无奈,只能娶了那女方的闺女。”

李欣觉得荒唐,却也只能无奈地苦笑:“曾媒婆这真的是喝酒误事啊,明明很简单的一件事儿,她给办成了这样……”

上一篇: 滥情妖妃 下一篇: 论一妻多夫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