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跃农门(1251)+番外
关文道:“回来的路上斐子跟我说了。铭子进京想必要到处活动活动,这银子暂时不能动,一切都先紧着铭子的前程。”
得了这么一大笔钱,李大郎也不敢久留,总要拿回家去方才放心。第二日一大早他就往李家村赶,拐了方向直接叫上李二郎回家去。
这是一件大事儿,全家必须要聚在一起商量。
李欣没有再掺合这事,荀太太下了帖子,几家太太约好一起聚聚,地点在荀家。
人并不多,也就是平日里相熟的几个,荀太太仍旧像是老大姐一样,又因为她是东道主,所以招呼起人来很是热络。
今年却是多了两个李欣认识的人。薛夫人蒋氏和苏夫人关氏。
“苏夫人是你小姑子,我就不用多介绍了。薛夫人你也认识的,大家多熟悉熟悉。”荀太太笑着拉了李欣入座,李欣对蒋氏点了点头。
阿妹面色红润,神态温婉,靠近了李欣轻声叫了句“大嫂”。
“你也来了?”李欣笑着牵了她的手问。
阿妹点了点头,抿抿唇说:“夫君让我多出来走动走动,跟人多说说话,怕我在家中闷着。”
说着阿妹便有些惆怅:“过完年夫君就要启程返京,我也要跟他一起去。虽说最后往哪里去要看他被派往哪里做事,可想到要离开故土,我还是有些舍不得。”
李欣意外地道:“你们要离开辉县?”
阿妹点头:“夫君要回京复命,还要等着他的上官派新命令,自然不能继续待在辉县。我也是才听他说的,他是怕我早知道了胡思乱想。”
李欣恍然,是了,苏延不是在辉县做官的,当然是要回去的。
“过年你总要回娘家的,趁着回娘家的时候我们好好说说话。”李欣道。
阿妹点了点头。
☆、第七百三十五章谢礼
内宅太太们聚一起也不过就是说说闲话,聊聊家常。荀太太喜欢打马吊,自然又是凑了一桌。人数足够,李欣便不去凑这个热闹。
蒋氏也没有打马吊,她未出阁前边喜欢舞刀弄枪,对这种活动自然兴趣缺缺。
丫鬟上了茶,蒋氏与李欣侧对相坐,蒋氏笑道:“关夫人瞧着气色不错,今日来玩怎么没带上悠悠?”
“带上她倒显得累赘了,你瞧大家都没带孩子。”
李欣与蒋氏的交集并不多,但她们将来好歹也是亲家,薛青岩是蒋氏的继子,悠悠以后成为薛家妇,那便是蒋氏的儿媳妇,搞好关系也是必要的。
况且李欣打心里欣赏蒋氏。听说虽然蒋氏已经嫁进了薛家,成了薛家夫人,可她仍旧无拘无束,时常出门。了解内幕的都知道她仍旧保持这练刀耍枪的习惯。
薛谦也并不阻止。
蒋氏闻言笑道:“好久没见了,我出门前青岩还问我今日来赴荀太太的邀请,你会不会也来。听他的意思是想借此机会来看看悠悠。什么时候关夫人带上悠悠来薛府做客?”
蒋氏嘴里虽然是在调侃薛青岩和悠悠,但听着却一点儿都没有玩笑的意思。李欣斟酌地道:“眼下便是要过年了,家中也有许多事等着处理,等过了年,我一定带悠悠上门拜访……”
蒋氏便笑道:“关夫人是大忙人,无妨,那等过了年后,我在府中恭候夫人的大驾光临。”
荀太太那边儿打了几圈马吊,许是今日手气不好,扬声道:“李欣,你来帮我走两圈。撞撞运,我这打了两圈下来怎么尽是输……”
李欣对蒋氏点了点头,笑着走向荀太太,帮她摸了两把牌。
李欣不热衷于打马吊,但兴许是她在这方面运气极佳,帮荀太太打的两把竟然都是赢。打了两圈李欣便让位给荀太太:“运气是给撞出来了,荀太太还要保住这运气呀。”
荀太太笑着点头,目不转睛地盯着手里的牌。
李欣走了回去,蒋氏将茶盏往她这边儿推了推。
“多谢。”
“关夫人不必客气。”蒋氏细细打量了李欣两眼方才开口道:“关夫人做人低调,也不居功。跟你相处实在是舒服。怪不得荀太太她们跟你交好。”
李欣笑了笑:“那是荀太太她们不嫌弃我出身乡野,合该是我感激她们才对。”
蒋氏便又是笑了笑,沉默了片刻后却道:“我回禀了爷。让爷把罗姨娘送回本家去看着了。”
李欣身形一顿,蒋氏继续道:“罗姨娘这些年在府里借着各种名目敛了不少钱财充作自己的私房,挑唆姑娘责打谩骂下人,学得一点儿都不像个大家闺秀,也惹了爷的厌恶。老太太不理事了。内宅里的事情都由我做主,所以我让人将罗姨娘送回京去了。爷说她作孽太多,让她后半辈子就禁闭在佛堂里,吃斋念佛,以赎罪孽。”
李欣看向蒋氏,眼中意味不明。蒋氏倒是显得很坦荡:“也算是。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了。”
这话一语双关,李欣不禁怀疑蒋氏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可蒋氏话说到这儿便打住了,再不提这茬。好像刚才说给李欣听的只是从街上听来的一两句笑话,而不是薛府府内的秘辛。
用了一顿饭,各位太太便乘了自家马车回去了。
荀太太今日打马吊并没有输,从李欣来帮她转运之后,她还小赢了一笔。虽然赢得不多。但足够让荀太太高兴好几天的了。她拉着李欣的手笑道:“下次打马吊,我还叫你来帮我转运。”
李欣笑着说好。
踏上马车。李欣回头瞥了一眼,蒋氏并没有坐马车,而是牵着一匹马,遥遥地向她笑了笑,点了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