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良跃农门(773)+番外

作者: 浮波其上 阅读记录

白慧不是死脑筋的人,自然也知道李欣说的是正确的。再多的钱,也禁不住这样当爹的来败不是?

白慧问道:“那你公爹这会儿到底在哪儿?”

“没人知道。”李欣摊手说道:“去老屋那边儿找过了,没见到人,房门关得好好的,还做出一副家里有人的现象,门是从院里边儿插的门栓,外面没有落锁,谁会知道家里没有人?”

白慧张了张嘴:“你那小六叔不是要考举人的吗?这个时候你那公爹弄这么一出来,是想搞什么名堂?”

李欣动了动唇,却不知道怎么说。

这事情太过复杂,她倒是百分之一千相信关止承和关明是拿了钱跑路了,但是这事儿能说吗?更别提还牵扯到了沈安两家大户。

所以李欣只能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谁知道他怎么想的,阿文也气得不行。这样的热天儿……”

李欣摸了摸额头,也是一副头疼的样子。

白慧忙拉了她的手道:“好了好了,事儿不想发生也发生了,你也不要想太多。既然是你当家的都找到何伯那上面去了,想必何伯会好生斟酌斟酌的。你们家的事儿我也知道一些,从前你那公爹做得就太过分了些。也的确是他首先不讲情面。”

白慧安慰李欣道:“何伯那边儿怎么想我是不知道,不过要是真的要问鸿雁的意见,我倒是可以帮你们跟他说说。”

李欣顿时笑道:“那就多谢你帮我们吹吹枕头风了。”

“客气啥。”白慧摆手,眨了眨眼笑道:“不管是帮理还是帮亲,我都站你这一边。”

说着白慧便看了看日头,道:“好了,就说到这儿吧,等鸿雁回来我也问问情况。你也别太心焦了,放宽心,事情总得一步一步慢慢来。”

李欣点头,和白慧肩并肩走回去,直送到坡口才跟白慧道了别。

杏儿迎上来问:“白姐说什么了?”

李欣沉了沉气,道:“她答应帮着在孙鸿雁跟前儿说说。”

“这挺好的。”杏儿道:“有一个人帮着说话,到底是好的。”

李欣也点了点头,只是脸上仍旧有些惆怅:“这么一来,恐怕真的要闹得全村皆知了。关文他爹也要颜面扫地。”

杏儿默了默方才说:“那帮赌场的人来得声势浩大的,想必一早就惹了大家的猜忌。再加上他们还找了几个公爹的赌友来见证,他们也知道大哥大嫂你们当场就还了钱。这事儿想不闹大也不可能。”

杏儿抬头说道:“要是再开了宗祠,更是大家都会知晓了。”

李欣苦了苦脸:“我还从来就不想出风头。”

“这风头出得也不得劲,兴许大家还会说些难听的。”杏儿叹了口气:“不过钱家和罗家肯定是帮着我们这边儿的,到底我娘家和舅家在这荷花村还算是有些地位。”

“是,出过读书人的。”

李欣看向杏儿笑道,又叹了口气:“真开了宗祠,也怕跟我们一向不和的人家会与我们抬杠,坚决不同意什么的……”

杏儿神情一怔:“大嫂的意思是……孙家?”

“还有侯家。”李欣心中默了一下:“这两家也算是村里的大户。”

杏儿伸手拍了拍李欣的肩:“走一步,算一步。再说,孙、侯两家也算不得多登得上台面的人物。”

李欣微微点了点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四十九章 刺眼

关文和关武回来,带来了何泛常的说法。

“何伯说他要考虑考虑。”关文坐了下来,接过李欣递来的帕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这毕竟是件大事,他开始也劝了我两句,见我坚持,便沉默了会儿,听我跟二弟说了一通后,给了我这么一句话。”

李欣点头道:“碰上这样的事儿,何伯自然是为难的。”

又端了水给他,问:“那孙鸿雁也在的吧?他是个什么说法?”

“他没提他的意见,不过在旁边问了我跟二弟一些问题,大多是爹他这些年做了什么让我们兄弟都不满的事儿之类的,我们也就捡着一些说了。”

关文拉开凳子让关武也坐,杏儿挨在了一边,说:“没多前儿白姐也来过一趟——就是孙鸿雁他媳妇儿,她倒是跟大嫂说,会帮着跟孙鸿雁说叨说叨。”

关文只点了点头,李欣沉声问道:“何伯有没有什么时候给你答复?”

“让我后日去找他。”关文说道:“应该是婶子娘家有点儿事儿吧,明日何伯没空。”

李欣点了点头:“那正好,后日你再去找何伯问。”

关文问道:“欣儿,让你写的信写好了吗?”

“写好了,在阁楼上搁着的。”李欣答道:“你这时候就托人带去平沙县去?”

关文点头:“正好我明日带去镇上,顺便跟姑他们把事情给说了,让他们腾出时间回来。”关文叹了口气:“这事儿要办成总要大家都聚在一起的,我们都同意。何伯那边儿才能说得下去。”

“会不会太赶了些?”

“不会。”关文道:“早些说,让姑他们也早些有个心理准备。姑还不一定会同意,多空出点儿时间来,才能好好劝劝姑。”

关武拍了胸脯说:“大哥你放心。家里的事儿有我看着!”

关文对他笑了笑,却仍旧止不住自己心里的沉重。

关全和阿秀那儿倒是好说,但是姑那儿。他真怕自己说不出口。

休整一晚,第二天清早关文就起了身。天早早地就亮堂了,关文什么都没带,只在怀里揣了点儿银子,草草地吃了早晌饭,便赶着往镇上去。

上一篇: 滥情妖妃 下一篇: 论一妻多夫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