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良跃农门(801)+番外

作者: 浮波其上 阅读记录

山子有些挫败:“你知道的哇……”

小兜赶了上来。山子和扬儿一人牵了他一只手往家里去。

朱氏恨瞪了李厚伯一眼:“你发什么疯?把你二弟妹给气着了,她要是真的铁了心让你侄子侄子不过来,你这脸上就有光了?受过一次教训还不够?”

李厚伯知道朱氏指的是那一次他说话不妥当被自己二弟二弟妹给赶出家门儿的事儿,今儿的事儿他也自知理亏,当即就没言语,由得朱氏数落。

朱氏见李厚伯一副知错的沉默态度,心里也稍稍宽了宽。正想让李厚伯去找他二弟二弟妹回来,大不了赔个礼道个歉——那二弟妹本就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你做大哥的低声下气说两句,她怎么着也不好意思继续生气。再说这老太太大丧,她也知道个轻重。不然怎么会有事儿也急急忙忙赶回来——虽然并不知道是什么事儿,但二弟妹挂在心上的,肯定也是大事儿。

朱氏正要说话,金氏却抢先开了口说:“大嫂怎么说起大哥来了?二嫂自己不尊长幼有序的,跟大哥顶嘴,哪还是大哥的错了?再说大哥也说得在理不是,那九儿不也是婆母的子孙后代,留在这儿给婆母守孝啥的,那也是正儿八经的道理……”

仗着李厚仲家的人没一个在这儿。金氏便开始背地里说闲话了。

朱氏恼怒,金氏却仍旧在说:“而且从昨儿到今儿,我就没瞅见二嫂做了些啥事儿。昨晚晌蒲团铺上了,二嫂不过就是跪了跪,晚上没守着,在外边儿打了一宿的盹儿。今儿一大早的就跟她闺女一道出去了。这会儿才回来,还不知道在家里睡了有多久呢……躲懒也不是这么个躲法啊……”

金氏字字句句说得理直气壮,朱氏虽然知道她后边儿说的这段话是事实,但也不能就认定了人家不在就是回去睡觉的不是?

当即朱氏就这般回了金氏。

金氏哼哼唧唧地说:“谁都知道二嫂疼闺女,不是回去睡觉是什么?这会儿还能有什么事儿比得过婆母大丧的……”

李厚伯本觉得自己理亏,听了金氏这番话后倒又挺了胸,重重地哼了一声,往桌上一拍:“老二家的是要反了不成!”

金氏脸上便露出得意的笑来。

小邱氏轻轻拉了拉李厚叔的袖子,说:“相公,我瞧着……二嫂也是疼孙女儿,没那么大的过错……”说着就有些低泣起来,想来是又想起跟自己没缘分的那孩子。

李厚叔喜欢小邱氏这软软润润的说话声音,小邱氏并不是江南那边儿的人,说话却有一种江南女子才会有的吴侬软语的味道。

这话儿听在李厚叔耳里就有些痒痒,也对金氏在中间挑拨离间又添了一丝厌恶。

昨晚他跟自己大哥差点打了一架,大哥挠自己还有几下是被二哥挡的,李厚叔心中就有些感激自己二哥。他心里也有几分明白大哥这是把怒气转到了侄子侄媳妇儿身上,所以听他们说要抱了九儿走才发了脾气。

心里更是看不起李厚伯。

李厚叔阴阳怪气地说道:“人家两口子的事儿,你掺和啥掺和?二嫂要真的不来这边儿,你也拿她没办法。要拿你大哥的威势来吓唬人?也就二哥怕你些,你瞅二嫂啥时候听你多说过啥话?”

李厚叔又瞪了金氏一眼:“你消停点儿成不?整天跟个长舌妇似的跟人面前说三道四挑拨离间,小心你以后死了下拔舌地狱去。”

金氏顿时唬了一跳,李厚叔哼了一声拉了小邱氏去坐。

李厚伯顿时骂道:“你刚说啥!”

李厚叔皱眉:“我说啥你听到了的,又问我做啥?”

“大哥,二哥一会儿必定会回来的……”小邱氏懦懦地回道:“到时候让二哥劝劝二嫂好了……”

金氏怒瞪向小邱氏,小邱氏脖子微微一缩,人往后稍稍又退了一步。

李厚叔自然有所察觉,“腾”地一声站了起来骂道:“你他娘再敢跟老子横!”

金氏如今不敢惹他,一则是因为李厚叔现在对她极其不满,隔三差五就会说要休她来吓唬她,她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被李厚叔真的休了。二则更是因为李厚叔现在怀里揣着不少的银钱——昨日老太太可是给了一手的金子!就算是为了这些银钱,她这会儿自然也要围着李厚叔团团转,不能惹他不快,还要想方设法哄着他。

就怕李厚叔某一日把钱给了那小贱人。

金氏压制着怒气,不敢再多说话。

李厚伯指着李厚叔:“你他娘的……老子是老大!你们都得听我的!”

“你倒是试试,你的话对二嫂有没有用。”李厚叔毫不客气地讥讽他道:“你让着点儿二嫂,二嫂还会给你一点儿好脸色。你要是不让着点儿二嫂,只给你甩脸子那也是给你留了两分面子了。”

以往李厚叔对李厚伯还挺谦让,因为那会儿李岳氏还没死。如今李岳氏死了,她藏的钱什么的也都分给他们兄弟了,李厚叔这会儿自然就不怵自己大哥了。

相反的,自己那二哥还得多巴结巴结——二哥他大儿子可是村子里的村长呢!

大哥是个糊涂的,没看斐子出去的时候也没给他好脸色?他还在这儿摆他当大伯的谱。

李厚伯“啪”的一声摔了个海碗。

另一边儿李厚仲家里也是气氛阴沉。

刘氏坐在堂屋里边儿一声不吭,李厚仲见自己儿子都不理自己,也知道这回自己又是招了家人不痛快,说话也越发小心翼翼。

但他心里却没觉得自己有多错的,孙女儿他也疼,但也不至于说怕吵着她就把她抱离开吧?隔远些不就好了?

上一篇: 滥情妖妃 下一篇: 论一妻多夫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