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良跃农门(821)+番外

作者: 浮波其上 阅读记录

韦行知不由怔了怔。

杏儿扶着腰,一手端着一个簸箕。见到韦行知傻站着不由笑道:“韦兄弟,你醒了?”

“啊……关二嫂。”韦行知忙伸手作揖。

“不必客气韦兄弟。”杏儿对他笑了笑,说:“韦大娘说你这段时间都很劳累,今早便让你多休息休息,所以大家起来也没见你。”

韦行知忙道不碍事。

“你先洗漱吧,后屋那边儿就是洗漱间。”杏儿道:“大娘这会儿在竹林那边儿散步,顺便说帮我们去鸡棚喂喂鸡。”

韦行知忙点头,杏儿便自顾自去忙活。

在关家的生活很规律,即使韦行知并不是很想来。但来了以后也不得不说,生活地很快乐。他每日只需要温习书本,关家大嫂会做很多好吃的菜给他吃,甚至会给他提供其他所谓的“补脑”的饮品、补品,甚至还有核桃一类的坚果。

他说他不好意思白吃白住,关家大嫂便笑着说让他每日抽出半个时辰来教两个小娃子写写字——韦行知的书法是顶好的。扬儿和小康毕竟是入门级别的,给他们规范规范写字的横竖撇捺对韦行知来说自然是没有什么障碍。

大家相处地倒也很是融洽,尤其是冯德发,似乎与韦行知很有共同语言,时常与韦行知说话。他说他与阿秀之间如何相识,如何订下亲事,如何彼此熟悉,还提如今阿秀不在他是多么想她云云。

韦行知多半是听他说——轮到他说,他却是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他与阿妹,交集甚少。唯一的一次二人正眼相看还是在上一次关家人登门造访韦家时。那会儿,他觉得阿妹将来定会是一个贤惠的好妻子。

四五天时间如此便一溜就过去了。

在关家住了四天,韦行知便要回镇上一趟,收拾东西再往州府去参加秋闱。

韦大娘很是舍不得他,韦行知临走前她嘱咐了一遍又一遍,让他务必保重好自己,路上千万要小心,能找到同行的人最好一起同行。

韦行知一直点头答应,只为宽韦大娘的心。

韦大娘上四十的年纪才得了这唯一立住了的儿子,自然是对他这头一次远行万分担忧,叮嘱的话同样的意思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若不是时辰来不及了,韦大娘恐怕还会拉着韦行知继续嘱咐。

儿行千里母担忧。

李欣扶着韦大娘目送着载了关文和韦行知的马车离开,柔声安慰韦大娘道:“大娘不必太过担忧,还是等着韦兄弟的好消息吧。”

韦大娘便叹了口气:“他头一次走那么远……”

“他是男儿,长大成人总要出去闯荡的。”李欣扶着韦大娘往回走:“再说他是应考学子,当今天下对读书人向来是尊重的,朝中受宠信的也多半是文人出身的肱骨良臣。大娘与其担忧他,倒还不如期盼着他中举归来的那一天。”

韦大娘便笑了,道:“我倒是也希望他能中举,光宗耀祖,但更重要的还是他能平安。”

老关头坐在躺椅上,见韦大娘他们上来了,便绽出一个笑,问:“回,回了?”

“回来了爷爷。”李欣笑说:“刚把韦兄弟送走。”

阿妹帮老关头揉着腿,韦行知走她没有去送,怕自己也舍不得似韦大娘般掉了眼泪。那可就招人笑话了。

阿妹站起身,低低叫了句大娘,又坐了下去埋头给老关头捶着腿。

韦大娘笑着道:“亲家老爷子,你好好休养着。”

老关头点头。乐呵呵地说:“等,回来……成亲……”

韦大娘当即点头道:“是,是。等行知回来,就让他和阿妹成亲!”

阿妹顿时烧红了脸,头埋得更低了。老关头却是当即就哈哈大笑了起来,看那样子甚是满意。

第二日下晌关文才回来,脸色却不大好,倒也说韦行知做了马车往州府去了,倒还真有一个同行的。说是他同窗。彼此之间交流虽然不多,但好歹是一个先生门下的,自然是一起去,好能相互有个照顾。

韦大娘心里的石头便落了地,待关文把韦家大门锁的钥匙给了韦大娘。阿妹挽着她去田埂边上走走说说话了。

关文带着李欣进了屋。

他这种举动一般是他有什么私密的事儿要跟李欣说的时候才会有的,李欣也早就注意到他脸色不大正常,忙依着他退回了屋来,插上了屋门。

“怎么了?”李欣皱眉问道:“你一回来我就觉得你脸色不对。”

关文喘了口气:“昨晚我与韦兄弟在韦家歇,半夜我听到有人尖叫,但那会儿睡得朦朦胧胧的,我也没注意,后来没听到动静,我便以为……”关文顿了顿:“你也知道。有些夫妻做那事儿不知道节制……”

李欣顿时伸手打了他一下,脸色略有些红:“谁让你说这些,说正事儿!”

关文笑了一声,又正经起来:“早上我送韦兄弟去坐车去镇口,碰巧遇上他同窗,两人相伴便往州府去了。韦书生又说他发现他多带了些书本。那些本是无用的,便让我帮他带回家里去,并把钥匙交给我,让我回来给韦大娘,怕韦大娘要什么东西却进不了家门。”

“然后呢?”

“然后……”关文脸上却正经起来,“然后我就回了韦家,这才知道,昨晚上他们那隔壁出了事儿。”

“什么事儿?”李欣顿时紧张起来——她一开始就觉得有些心神不宁:“是不是那乔二姐……”

关文压低了声音:“那家的女人倒是没事儿,不过那家死了三个人。”

“什么!”李欣顿时摇头道:“那家不就只有他们夫妻两个……”

上一篇: 滥情妖妃 下一篇: 论一妻多夫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