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他,他搞什么鬼?”宋舞霞对丁文长的印象一直很差,即便他曾救过她,也无法扭转他在她心中的负面印象。
碧玉再次摇摇头,“这事陆公子和鲁先生都想不明白,丁家的那些掌柜也闹不明白,只说是大少爷吩咐的。现在很多酒楼都不做庄主的生意了。要不是客栈早已预付了银子,说不定庄主就没地方住了。”
“丁家不过是皇商,能有那么大的能耐?”
“奴婢听人说,丁公子只是吩咐自家的产业不做庄主的生意。可京城之中,商家们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很多还是向丁家拿货的,有碍于他家是深得皇家宠幸的皇商。大家越是不明白为什么,越怕得罪了丁公子,最后索性都不做庄主的生意了。”
宋舞霞点点头,“深得皇家宠幸”这句话虽然有待商榷,但其他的话倒是合情合理,只是丁文长这么做的原因何在?
“难道他去碧琰山庄的时候大哥得罪过他?”宋舞霞只能往这方面想了,却得到碧玉与翠羽一致的否定。按她们的说法,除了在柳县的总账房见过,胡三与丁文长在碧琰山庄压根就没见着。
“那他为什么不让大哥买府邸?”宋舞霞百思不得其解,联想起翠羽说过,昨日在酒楼,胡三揍了宋允琪不过几下,官兵就冲进去了,这事似乎也有些可疑。
宋舞霞几乎可以肯定,虽然不知道苏四娘的计划是什么,但宋允琪那个时间出现在酒楼的包厢应该是她安排的。而胡三突然出现,打乱了苏四娘的某个行动。
听过事情始末之后,宋舞霞一直以为官兵能那么快达到现场,可能是苏四娘安排的。可现在却得知应天府尹是冯家的人,也就是说,冲进去的官兵应该不是苏四娘准备的。
“难道丁文长演了一出黄雀在后?”宋舞霞忍不住想,“他真的那么阴险,有那么大的能耐?动机又是什么呢?”直到马车行驶到了皇觉寺的侧门。宋舞霞依然无法想明白。
大公主陪着太后早就到了皇觉寺。本来她就是坐不住的人,和母亲一起听住持讲经早就听得昏昏欲睡了。正好小厮来报宋舞霞来了,她便迎了出去,亲热地唤了一句:“清儿妹妹,你可来了。”
宋舞霞与她见了礼,两人便一起往禅房而去。虽然太后微服前来,但身份摆在那里了。皇觉寺早在几日前就开始清扫,打理,今日更是关了大门。宋舞霞以为“太后专场”应该是见不到旁人的,但她眼睛的余光却看到丁文长正在和一个和尚说话。
第一卷 碧琰山庄 第120章 惊艳
第120章 惊艳
宋舞霞低着头,所以懿安长公主并没看到她的目光。但是丁文长稍稍一愣的动作她看到了。京城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当日皇商丁大少在闹市巧遇郡主小姨子,敲锣打鼓把她迎回家探望儿子,一路上万人空巷,才子文人争相一睹才女宋清霜风采的故事已经传遍了整个京城。虽然时过半月有余,但茶馆酒楼日日都要说上几场,然后便会有人扼腕,长吁短叹一句:奈何佳人早已名花有主。
从皇宫到昌平王府,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两人怎么就碰上了?按理说,无论他们之中的谁都不会从那条龙蛇混杂,终日车水马龙的富宁街而过,可偏偏他们就在那里相遇了。再说那些文人墨客,喝酒吟诗都来不及了,怎会关心街上发生了什么事,还心有灵犀地一拥而上?
很明显,这是做给旁人看的,制造舆论而已。至于每日都有人在说孝和郡主是陆家未来的当家主母,两人郎才女貌,珠联璧合。恐怕——公主微微一笑,她知道这大概就是她的皇上弟弟这几日心情不好的原因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多人只是难得糊涂而已。
她放慢了脚步,对着丁文长站立的方向瞧了一眼,吩咐丫鬟:“去把丁公子请来。”她很好奇,事事利益为先的商人为什么要做这么多事?因为想巴结空有虚名的郡主?她觉得丁文长不像这么蠢笨的人。正觉得无聊的她决定八卦一回,总比听老和尚讲经来得有趣。
丁文长没料到公主会叫他过去,还在回廊下等着,只得恭敬有礼地见过两人。宋舞霞虽然不喜丁文长,但面子上也不能失礼,轻轻唤了一声“姐夫”。
“不知公主唤小人过来有何吩咐?”丁文长垂首问道,目光却没离开宋舞霞的裙摆。
自她跨入院门,他便有些移不开眼睛。成婚之日她虚岁十四,身体还未长开,穿着大红喜服,虽然漂亮端庄,却有小孩穿大人衣服的感觉;进宫那日,初时她穿着郡主朝服,虽雍容华丽,但略显高傲,让人难以近亲;之后丫鬟为她换上了时下流行的白底墨绿棉淡粉碎荷纹对襟襦裙。
这款襦裙是他家的成衣铺子中卖得最好的,穿在她身上当然是更加清丽脱俗,浓淡得宜。可怎么都比不上她此时的穿着。
白色真丝中衣外配剪花真丝半臂,粉绿色真丝双绉襦裙,裙襕由白色真丝双绉与绿色剪花四经绞罗拼接而成,腰带是与襦裙同色的真丝双绉。大概是为了与衣服配色,或者她习惯简单。头上只插了一支绿玉银丝簪,垂下的头发用小颗的珍珠串子轻轻拢住。头上除了耳朵上的祖母绿耳环没有多余的装饰,至于身上,只有裙摆上垂挂着一块玲珑剔透的玉佩。
这玉佩——丁文长眯起了眼睛。他认识这块玉佩,这是甘州陆家的信物,中宫皇后有一块,太后娘娘也有一块,据说她们死后玉佩要归还陆家,因为信物是不可外传的,更不能给外姓人。她现在带着这块玉佩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