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道菜被撤下,宫女们送上了水果茶点,不用遵守食不言寝不语规矩后,屋内的气氛马上活跃了起来。
“皇后娘娘,苏娜公主可是吴国的才女呢!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孝义郡主一边说,一边用眼睛瞟宋舞霞。
除了心不在焉的宋舞霞,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孝义的挑衅之意。苏娜急忙欠身对皇后说。因为倾慕中原文化,所以学习过一段时间,只是略懂一二而已。说完朝宋舞霞坐的方向歉意地笑笑。
当事人依然没有感觉。她只想着,按照赵嬷嬷的叙述,估计这种宴会再过半个时辰就散了。到那时,如果金公公当着众人面带她去见皇帝,估计明天就会满城风雨,到时不止她的名节,陆博涛一定会成为笑柄。可是她真的想不出办法,唯一能想到的只剩下装病了。不过理智告诉她,这实在不是一个好办法。
孝义郡主见宋舞霞对她不理不睬地。愈加生气了,尖声说:“孝和姐姐好大的架子啊!”
听到自己的封号,宋舞霞终于有了反应,这才感受到众人的目光。她不知道之前她们在说什么,不敢贸然接口,见苏娜公主也在看着自己,就对皇后赞叹起了她的善心,夸耀了一番她赠米施油的行为。
宋舞霞只是这么随口一说,纯粹无话找话,并无任何上眼药的意图,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苏娜公主心中十分清楚,他们是来俯首称臣的,行事应该谨慎小心。在别人的京城做善事就等于收买人心。宋舞霞的赞叹同时也是控诉。
其实,她也明白,孝义郡主要她们大摇大摆做善事,目标是宋舞霞。说实话,她一点都不想在京城派米,但最后还是“欣然同意”了,一来因为不敢得罪孝义郡主,二来是为了接触外界,打听丁文长的事,完成吴国君主的交代。
她和吉亚随着使节团到达京城已经十多天了,算上今天,帝后只见过她两次,没有任何表示,也没有任何暗示,把她们丢给了一个并不怎么受宠的郡主后,几乎不闻不问了。
苏娜觉得,她自己倒是好办,皇帝无论如何都会给她一个封号,现在关键的难题在吉亚。
她不明白,为什么大楚人人都觉得吉亚应该和她一起嫁给皇上。可按照她们的计划,吉亚应该嫁的是丁文长。确切地说,她们来到大楚,主要目的是为了把吉亚嫁给丁文长。
前几年苏娜就知道自己的父皇有意招丁文长为婿。那时候,因为见丁文长对吉亚爱护有加。她的父皇才认了吉亚当义女,封为郡主。可惜,诏书还没下,准新郎就回国了,只留下商队的管事给了一个含糊其辞的解释。
作为好友,苏娜知道吉亚早已对丁文长芳心暗许,所以一力促成了这次的大楚之行。但直到今日她才知道,吴国的丁大哥与大楚的皇商丁文长根本就像是两个人。他不止有很多女人,而且早已儿子成群,更可恶地,他居然是花街柳巷的常客,可以很多天都不回家,一直在外面鬼混。
稍早之前听闻了这件事,苏娜也劝过吉亚,建议不如将错就错,一起入宫算了,反正她父皇的交代可以循其他途径完成,再说国家的心衰不是她们两个小女人能左右的。
可吉亚根本听不进去,她只在意孝义郡主对她们说的,丁文长的嫡妻是孝和郡主的姐姐,他喜欢的是孝和郡主这样的女人。
第一卷 碧琰山庄 第161章 暗示
第161章 暗示
看苏娜与吉亚不时瞟过来的目光,宋舞霞觉得自己真是冤枉。因为丁文长,吉亚看她的目光怪怪的;因为郑晟睿,亲姐姐居然设计她;因为陆博涛,孝义郡主把她当情敌,皇后直言不容许她成为陆家的媳妇。
想到陆妙彤稍早之前说的话,又想到太后的逼婚,宋舞霞猛然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太后与皇后是姑侄,一向感情很好,相互扶持着,何以一个要她嫁,一个又不许她嫁?除了陆博涛,陆家的人都不希望宋陆联姻的不是吗?
想来想去,她觉得最大的可能便是:太后要她嫁,其实是个阴谋。她们一早商议好了,想借由成婚,彻底割断她与陆博涛之间的关系,之后皇后后悔了,所以赶来阻止,逼婚的事才不了了之了。
表面看起来,成婚了她就是陆夫人,可事实上,一段婚姻,特别是世家之间的婚姻,三个月后才会承认新媳妇的身份,有资格进宗庙,上族谱。在新婚的三个月内,女方的一个小小错误就能导致自己被遣回娘家,以后再也难嫁。想到她早已不是处女,宋舞霞相信,陆家以此逼她自杀也不是难事。
她抬头看着高高在上的皇后。她不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如果是真的,那么陆妙彤今日算得上救了她一命。她和陆博涛是亲姐弟,在某种程度上,她觉得他们很像,她本质上也是善良的,只是后位与家族的责任逼得她不得不做某些违心的事。
陆妙彤见宋舞霞望着自己,礼貌性地微微一笑。宋舞霞知道,按规矩,她是不能直视皇后的,所以尴尬地笑笑,急忙撇开了目光。
两人间一闪而过的小动作被孝义郡主与吉亚郡主瞧在眼中。虽然有很多人告诉孝义郡主,即使宋舞霞与陆博涛解除了婚约,她也不可能嫁入陆家,但她不愿意相信这点,她固执的认为,只要没有宋舞霞,她就是陆家下一任的当家主母。
感受到宋舞霞与陆妙彤之间的平和气氛,孝义郡主觉得自己与陆博涛又远了很多。即使自己输了,也不能让对手太得意!清了清喉咙,她高声说:“苏娜公主是吴国的才女,孝和姐姐的才情大楚无人不知,皇后娘娘,马上就是七夕乞巧节了,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