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懿安长公主说,今年的七夕,太后召了居住京城的所有皇室宗亲女子进宫,为了避嫌,皇帝即便来了也不会久留,再加上当日苏娜公主也会进宫,皇帝的注意力应该在南吴使者团,宋舞霞总算稍稍放心。
可转念想想,她发现长公主好似故意把皇帝可能的行踪说给她听一般,不禁怀疑:难道她知道了什么?从长公主的脸上看不出什么端倪,她只能端起茶杯掩饰表情,压下心中的不安,不好意思地说:“懿安姐姐,自从清儿大病一场,很多事都忘记了,到时如果我做错了什么,姐姐一定要帮我遮掩一二。”
“妹妹多虑了。七夕不过是乞巧,哪来那么多规矩。母后与皇后娘娘也不过是趁机想热闹一下,你不必担心。”长公主并没正面回答。
宋舞霞轻轻点头。她本就没指望她答应,这么说不过是再次重申自己失忆了,希望万一出了什么事,能用“忘记了”蒙混一下。
两人东拉西扯,很快就到了未时末,想起马上就能见到儿子,宋舞霞有些心不在焉。
“妹妹可是有什么心事?”
“没。”宋舞霞急忙摇头,望了一眼窗外,太阳依然明晃晃的。
懿安长公主笑笑,感叹:“你啊,就是太心软了,现在才半个多时辰,他一个山野莽夫,晒个一两个时辰有什么关系。”显然她以为宋舞霞在担心胡三。
“姐姐说的是”
“好了,好了,我这就让人把他送去公主府……”
“姐姐”宋舞霞惊呼。本来她以为长公主只是想给胡三一点教训,所以没有继续求情,可如今要把他送去公主府,她不禁想到了市井流言,传说这位公主可是连上京述职的州官都敢杀的,胡三不过是一个徒有虚名的郡马而已。
“怎么,怕我杀了他?”她笑着问。
宋舞霞只能摇头,低声说:“姐夫口不择言在先,姐姐小惩大诫也在情理之中,只是……其实……姐夫只是习惯了那样说话,他并没任何恶意的……”
“我们知道他没恶意又如何?妹妹难道能让全京城的人都相信他是没恶意的?今日他遇到的是我,他日如果遇上其他公主,郡主,宰相,将军……”
“这……”宋舞霞语塞。京城啥都不多,达官贵人最多,而胡三的个性,不止容易惹事,更容易被利用,否则也不会上京的第一天就被关入大牢。此刻她不禁觉得让胡三一起上京根本是个错误。可是留他在绿石山,她又怕围剿的事再次发生,她远水解不了近渴。
“妹妹放心,我知道他是宋家的女婿,皇上亲封的郡马,我只是请他去和驸马做个朋友。如果两位县主思念父亲,随时可以去公主府探望郡马。”
长公主这么一说,宋舞霞突然想到之前商议的,雁翎,雀翎容貌像她,这是无法避免的,为免让旁人利用这点制造谣言,只能让京城的贵妇圈先入为主,认定她们是宋墨黛的女儿。此事宋舞霞自己操作太过扎眼,如果长公主愿意帮忙……
这事于长公主一点好处都没有,她为什么要帮我?宋舞霞不敢问,直至懿安长公主离开,她依然想不出答案。
因双胞胎午觉未醒,虽然宋舞霞急着见儿子,但为免别人怀疑,只得随便找了一个理由,差了翠羽去西月轩侯着丁立轩,顺便支会桂花,胡三被“请”去了长公主府。
打开胡三留下的地图,她慢慢浏览着,不解缘由。
虽然很想多些了解这个时代,但测量,印刷技术的不成熟,地图在这个时空是稀罕物,这是她第一次看到大楚版本的。相比现代的地图,她手中的只能称为示意图,勉强可以分辨出国界,邻邦。“大楚,北辽,西夏,南吴……”她一个个辨认着,喃喃自语:“好像和北宋的疆域差不多,大哥为什么要给我这个,又是谁给他的?……等等,为什么这两处的墨迹不同?”
很明显,地图上“郑州”,“永平”四字是不久前才写上去的。
第一卷 碧琰山庄 第211章
第211章
永平对宋舞霞来说并不陌生,确切地说,她无数次从旁人口中听过这个地方,因为宋家祖籍永平,如今的宋家族长以及大多数嫡系、旁支依然居住在那里。
据传,百余年前,宋家祖先得罪了前朝皇帝,辞官后举家迁往永平,依山建宅,隐世而居。因宋舞霞的太祖父与太祖皇帝素有私交,故太祖皇帝揭竿起义后,他不顾家族的反对,带着儿子宋铭加入了统一中原的战争。
太祖父死后,宋舞霞的祖父宋铭子承父业,成了太祖皇帝的首席智囊,定都开封后更是坐上了宰相之位。
不知是宋铭忙于政务,亦或是宋家不喜族人入朝为官,卷入政治纷争,宋铭这一支虽未被逐出族谱,但与永平的关系很是疏离,几乎没有往来。至宋舞霞的父亲宋维善这代,在他自请贬为河南牧期间,两边才慢慢恢复了往来。可惜,他回京后复又坐上了宰相之位,两家的关系再次变得不咸不淡,但逢年过节会有节礼往来。
宋舞霞一直以为,当日宋清霜只是仓皇出逃,慌不择路,可从地图上看,开封,郑州,永平几乎在一直线上。如果宋清霜的目的地是千里之外的永平,那么很有可能,她在怀疑宋维德和陆博涛。
宋舞霞不解地看着“郑州”二字。在现代,郑州是交通枢纽,十分重要,可据他所知,在大楚,郑州的地位远远比不上河南府府衙所在地——陪都西京(今洛阳)。
“为什么地图特意标注了郑州?想告诉我什么?”她百思不得其解,只得唤来了赵嬷嬷,问她是否知道郑州。没想到赵嬷嬷的回答居然是:她听绿荷提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