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着沈沧的原则,是断然容不下那个孩子的,但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有错在先,他犹豫了一晚上,思量是不是留肖氏一个活口。结果就是这一晚上的时间,沈佑居然把事情闹开了,口口声声要娶肖氏,而肖氏怀上沈家骨肉的事也不胫而走。
沈沧是遇强则强的脾气,容不下这样的事情,立时就要命人杀了肖氏,把她的兄长也赶出京城。结果当时还是皇子的皇帝不知道怎么得知了这事,亲自来劝沈沧。
那时候皇帝也不过十几岁的年纪,但因为先帝尚未立太子,沈沧不想自己与皇子的关系闹僵,便打算拖一拖,等事情慢慢被淡忘了,再处置肖氏。结果这一拖就拖到了黄氏怀孕。
黄氏看着老实温顺,事实上却是个有野心的。她直至自己怀孕三个月,随时可能被揭破,才当众公布了这桩“双喜临门”的事。
若是长房已经有了嫡长子,主母与通房同时怀孕当然是喜事,可那个时候,谁能保证史氏肚子里的一定是男丁?沈沧想到自己尴尬的处境,没有告之史氏,直接让妻子派人给黄氏灌了堕胎药。不过一个多时辰,黄氏便小产了。
当天夜里,先帝突然把沈沧和他妻子招入宫中。明面上是得知了肖氏的事情,责备沈沧治家不严,纵容幼子,又隐晦地警告他们,不要为了名声就草菅人命,谋害沈氏子孙。
那一天太皇太后虽替他们解了围,同时也告诉了沈沧,先帝十分忌惮他,已经有除之而后快的心思,而这一次的借题发挥不过是开端。
由此及彼,沈沧忽然意识到,若是他杀了肖氏,令肖家的人不得不离开京城,一旦被先皇拿住把柄,一定会无限放大整件事,闹得整个京城沸沸扬扬。而黄氏被逼流产一事,谋害子嗣罪名是小,谋害皇家子嗣可是大罪,毕竟再怎么样他都姓沈,而实际上他和先帝更是亲兄弟。先帝可以堂而皇之借故治他妻子的罪。
在这样两难的境地,沈沧只能暂时压下黄氏已流产的消息,对外只说她的胎不稳,正在养胎。而肖氏那边,暂时依旧只能拖着。那时候的他觉得自己必须好好想一想先帝到底想怎么样,再做决定。
第632章 解释
虽说逝者已矣,但想起先帝的种种行为,沈沧的心中除了怨恨,只剩叹息。当初,他自知身份见不得光,一心辅助先帝登上帝位。可先帝坐上了龙椅,对他却只有猜忌与打压。
肖家的事原本是极简单的,但是因为先帝与皇帝的涉入,沈沧不敢妄动。他甚至曾经怀疑肖家根本就是受了先帝的指使。考虑再三,他接受了皇帝的建议,主动向先帝请罪,承认自己教子不严,恳求先帝一定要在沈佑娶了正妻之后,才能纳肖氏进门。
那时候先帝到底还是顾着脸面的,只是不痛不痒地教训了他两句,要他多加管束子孙,随后又问他,如何处置肖氏肚子里的孩子。听先帝的意思,是不想让肖氏堕胎的。当然,他在乎的不是沈家的名声,他大概只是想让全天下都知道,德高望重的沈沧生出了好色纨绔的儿子。
虽说沈佑不可能承爵,但他未满十五岁就弄出个私生子,可能连带影响两个未成亲的兄长,沈沧唯有按着皇帝的建议,搬出了太皇太后,哀求先帝让他把肖氏的孩子养在黄氏名下。
其实当时沈沧只是在赌。若是史氏生下嫡长子,那么长房多个孩子根本就无所谓,若是史氏生下女儿,而肖氏生下儿子,他唯有厚着脸皮去求太皇太后,让肖氏“难产”。
结果出人意料的,“难产”的居然是史氏。沈沧一直对史氏这个媳妇是极满意的。他一怒之下抱走了早已出生的沈君烨,做成了肖氏一尸两命的假象。
太皇太后对沈沧怀着愧疚,她与先帝谈过之后,先帝再没有提及此事,就连沈佑也以为肖氏和孩子都死了。十几年来,一切都风平浪静。黄氏虽时不时向沈伦邀功,但到底是不敢泄露秘密的。沈沧猜想,在薛氏对付黄氏的时候,沈伦其实暗暗松一口气。甚至是默许与支持的。
至于皇帝那边,沈沧也曾经想过,他与肖家可能有某种关系,而他涉入此事,应该是为了当时的太子之位。沈沧经历了先帝对他从信任到猜忌,再到提防压制,早已厌倦了政治纷争。他对仍是皇子的皇帝直言,他欠他人情。但就争夺龙椅,他谁也不帮。
皇帝虽对这个结果不甚满意,但怎么都比沈沧帮着其他皇子来得强。之后皇帝虽堂而皇之在沈沧的眼皮子底下把一批官银据为己有,但并没逼沈沧为他办事,也再未提及肖家或者沈君烨的身世。
随着先帝、黄氏和太皇太后的过世,知道此事的只剩下皇帝,沈沧和沈伦。沈沧一直以为这事会变成永远的秘密,却未料到最终还是让陈公公和沈君昊知道了这桩往事。
其实沈沧决定对他们公开秘密,陈公公那边,他是想试探一下皇帝到底意欲何为。而沈君昊,他多次追问。而他越来越觉得自己老了,沈伦又是散漫优柔的性子,家里的事是时候让他慢慢接手,因此他不想再瞒着他。
沈君昊静静听着沈沧叙述往事。直到此刻他终于明白沈沧为何对沈佑特别的不耐烦,远远超过了恨铁不成钢的境界,而沈伦对沈君烨又特别的疏离,仿佛客人一般。从不打骂说教。只不过,还有一事他不明白,只能问沈沧:“祖父。其实皇上大可以用二弟的身世,逼着您交出那笔银子的。甚至,他可能早已把此事告诉了二弟或者四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