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在手机上戳两下:“好啦,照片发你啦。”
孟宁在自己手机上点开。
她手机几年前的款式了,还摔过一次换过一个屏,这会儿温泽念的侧颜照在她手机上,色彩总觉得偏了几度。可那让温泽念一张脸调子更沉了些,侧脸的线条雕塑一般,好似所有的情绪都凝于鼻尖的那一点。
在“最适合盘发的人”这一定义之外,单凭这张照片,好像就能再给温泽念加个新的定义——“最适合穿正装的人”。
除了不太正经的玩笑方式以外,孟宁想不到还有什么合适的方式让祁晓把照片发给她。
她看了会儿,点按保存,将手机重新丢回兜里。
没人看过她的手机,所以不会有人发现,这是她保存的第一张照片。
当然这不是她第一次使用相册功能,她也会截图记录一些信息什么的,只不过那都是即用即删,目前在她的相册里,这是第一张也是唯一一张照片。
祁晓提醒她:“快过年了,小偷都冲业绩呢,你把手机放好,小心一不留神被人给摸走了。”
孟宁问:“那些找不到主人的手机,最后怎么办了?”
“恢复出厂设置后卖二手市场呗。”
孟宁点了点头。
两人又闲扯一阵,宋宵急匆匆跑来:“久等了!”
“你可算下班了。”祁晓站起来时腿都打了晃,孟宁扶她一把:“咱去哪儿啊?”
“去喝酒吧,我太需要喝酒了。去上次那酒吧?”
“我没问题啊。”祁晓问孟宁:“你怎么说?”
孟宁犹豫了下。
“去吧。”宋宵劝:“这是我年前最后一个愿望了。”
孟宁笑笑:“行,那去吧。”
“嘿,宁啊,我怎么有时觉得你疼宋宵比疼我还多呢?”
三人笑闹着打了辆车。四天后便是春节,孟宁坐在车窗边,望着流光溢彩的街景,她的脸投射在车窗上,二次曝光一样被包裹进一片热闹里。
酒吧招牌上“3rd”字样挤在小小一角,后面跟个圆点,无论看多少次都显得低调。三人推门进去,孟宁习惯挑角落的桌子。
酒单上的价格不算便宜,考虑到是春节前的庆祝,又变得还算能接受。
孟宁遥遥望一眼吧台,一名梳脏辫儿的男调酒师正把雪克壶摇得酷炫。
岑玫瑰不在那里。
第17章
“今晚咱们运气不错诶。”祁晓兴致很高,听着远处小小一方舞台上,酒吧老板正对新老客人致答谢词,又有请今晚的特邀嘉宾登场。
是一支来自北方的摇滚乐队,女主唱一把烟嗓,孟宁没听过,但祁晓说在网上还挺火的。
她和宋宵打算过去,问孟宁,孟宁摇摇头表示怕吵。
她也知道孟宁不爱凑热闹,便放孟宁一个人待在这。乐队的吉他手开始扫弦,小舞台边的人越聚越多,也有不是为了听歌的,倚在舞台边端着酒杯跟朋友聊天,好像越热闹的地方越放松。
孟宁她们出手不阔绰,酒之外只点了一盘开心果,桌上零星的散落着一点壳。
孟宁手上没着落,手指将那些壳拢到一堆垒着玩。但壳的弧度太明显,往往不出四五颗,一准倒下来。
可见创世纪中的人们想建起一座巴别塔有多不易。
她乱七八糟的想着,发现自己这样只是在逃避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她想把手机掏出来,再看一看温泽念的那张照片。
周围喧闹得让人觉得安全,谁都不会留意谁,于是她真的这样做了。
乐队女主唱的烟嗓不断让孟宁想起一个人。其实两个人的感觉很不一样,女主唱是沉,温泽念是飘,说话间没那么多重音,只对着一人说话时语调就更轻些,像一个云端的梦。
孟宁垂眸看着屏幕上的温泽念,忽然很想动手把她露出半边锁骨的衬衫领口拉拉好。
忽然手机响了。
孟宁盯着那手机上的陌生号码。
大概她的经济状况显而易见,她这手机连打来推销的电话都很少。上一次打来的陌生号码还是温泽念,挂断电话后她给温泽念发了条信息,温泽念没回,她就逃避什么似的把那号码删了。
全程也没特意去看那号码,只记得最末尾的两位数好像是“89”。
“还是98”?真的记不清了。
而这时打来的陌生号码,最后两位数赫然就是“89”。
孟宁犹豫了下,接起来。
说不上什么心态,她一时没说话。
想不到对方也没说话,只好像有很轻微的呼吸声传来。
其实她也不确定,也有可能是微微的电流声。毕竟酒吧里信号不佳,周遭又喧嚷。她握着手机,指腹捏紧。
忽然想:如果去洗手间的话,是不是能听得更清楚些。
然而还没等她站起来,电话便断了。
那末尾为“89”的十一位数,变成了躺在孟宁手机里的一个“已接来电”。孟宁没有再看,将手机锁屏丢回口袋,看着祁晓和宋宵向她走来。
坐回桌边,祁晓先给自己灌了口酒,又被烈得龇了下嘴,笑问孟宁:“你知道我们刚才在舞台边听人说什么?”
“什么?”
这会儿乐队重新唱起来了,说话全靠吼。祁晓低吼着问孟宁:“看见舞台边那黑长直发的姑娘了么?”
“嗯,怎么?”
“我和宋宵刚才听她跟朋友说,她决定把你当成她的幻想对象。”
孟宁愣了下:“我不认识她。”
“就是不认识才好幻想啊,认识的人你连她中午吃了几块洋葱都知道,还幻想个屁啊!”